设疑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三、示“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36-36÷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36-36”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36÷3=36-12=24。出现这两种情况,正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人,女同学16人”,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1)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2)女同学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3)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分之几?(4)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5)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植与社会对职业人素养的高标准需求的迅速提高,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全日 制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强势。职业学校的办学思想与社会对职业需求的高度一致性也吸引了不少适龄的年轻人做出了比较客观和准确的学习与未来职业的选 择。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专业化、企业化,注重实用与职业技能的职前培训,实效性很强。多媒体介入学生的学习更使得职业学校的各类课程直观、趣味、高效。 这就给我们作为信息技术课程
期刊
没有互动,你就是带上一百个互联网广告的光环,也还是那个让受众避之唯恐不及、必先屏蔽而后快的讨厌鬼。  据广告巨头Interpublic的预测部门测算,美洲广告主今年投入到互联网的广告预算可能首次超过电视;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互联网广告预算可能在2017年超过电视广告。  回过头来看互联网广告的历史:第一阶段是门户广告,内容控制权在门户,推送给用户的内容千人一面;第二阶段是搜索广告,依关键词排序,屏幕
摘 要: 由于受汉语思维的影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无论是在词汇方面还是句法方面都普遍存在着汉语负迁移现象,致使英语论文中充满了很浓的汉语味道,从而影响了论文的质量。为了减少汉语负迁移对学生论文的作用,就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认识中西思维差异,强调跨文化意识;加强文学作品阅读,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关键词:高校 毕业论文 思维差异 负迁移  毕业论文撰写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
摘要:本文提炼归纳了学术界关于电子商务的内涵解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综合定义了电子商务的概念内涵,进而对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更好地利用各自的优点实现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 传统商务  电子商务将传统商业活动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传递方式利用网络科技整合,企业将重要的信息以全球信息网(www)、企业内部网(Intranet)或外联网(Extranet)直接
摘要:新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技的飞速进步、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资产结构自身变化都促使商誉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自创商誉,作为商誉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的价值往往远大于其他资产。但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仍是争论的焦点,因而研究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核算等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字:自创商誉 确认 计量  一、自创商誉的概念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都是不完全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
期刊
在社会经济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向多层次、高层次方向发展的的今天,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的矛盾已严重影响到职业教育稳定健康的发展。如何加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工作。  一、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但是对
期刊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不断更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他们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内涵,更加关注数学课堂中教的行为和学的方式的有效性。如何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呢?以下结合本人几年来实践新课程的经历,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的探索实践与反思。  有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真是有喜忧,有笑有泪。  小学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的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和欲望被抑制(存在的问题)  作文是一种表达,它应该像说话一样自然愉快。美国教育学者认为,孩子在学习写作之前,认为自己本来就会写作,他们甚至能出版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