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层面的象似性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近年来,象似性在语言学和认知科学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探索语言的象似性有助于接近甚至揭示语言的本质。本文试图揭示音义之间的映象象似,即音义间有规律的对应及一形式与另一形式的关联。音义之间的联系(声音代表语言之外的事物)是指声音和意义以某一特定的方式所呈现的外在关系。在自然语言中,语言与现实的最直接理据表现为拟声词。“象声是初民最基本的语音活动”。[1]p262由于不同的物体在震颤中会发出不同的音响,因而感叹抒情和象声命名的方式便成为本能的、基本的认知方式,语词的形式就直接摹写现实。
  
  二、拟声词
  
  拟声词也就是模拟客体声音的词。“语言形式与事物的本质有着内在和自然的联系,如构成基本词汇之核心部分的拟声词就是真实地代表了事物的状态和行为特征”[2] 98。尽管在语音系统的规约下,语音与实际音响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但基本上是在固定范围内波动,生成一个近似值,成为加强语言形象使之生动地摹写现实的直观性手段。拟声词在进入文字系统之后,不只是简单机械地描摹自然音响、纯粹的声音复制和再现,而是一种重创和升华。拟声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摹拟人的声音摹拟人宣泄情感时发出的声音或行为举止,在这一点上,它与语言起源于劳动喊声说是一致的。英语中该类词数量非常丰富,如表叹息的ha, oh, hey, Ssh, pooh, hi, haa, ouch, alas, lo, hoo-hah;表情状的mumble, burble, babble, jibber, jabber,chatter, chuckle, chortle, prattle, giggle, snigger, titter, guffaw, grunt, groan, jingle等等。
  2.摹拟动物声音的词该类词的对应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类是描摹动物的声音,另一类是直接用声音指称事物。前者如The crow caws. The bee buzzes;后者如The cuckoos are in the cage.
  3.摹拟自然现象及其它模拟物体及自然音响如tinkle, rattle, clatter, clink, clank等,具体有the rumbling of the truck,tick of the clock,click of the rails 等等。
  另外,在描述声音情景时,为了充分表现描写对象,常以某些辅音或辅音连缀来描摹现象,连同主观感受共同创造语音效果。当外界音响与主观体验者的感受一致时,自然产生了同频共振,在反复的体验反映中就获得了对语符形式的特定指称的认同。这常用语音联觉来描述。
  
  三、语音联觉
  
  语音联觉是重要的语音层面的象似体现。一组词在语音上有模糊的相似之处,即某个语音或一组语音与某种意义相联,这是一种间接的近似的模仿。布鲁姆菲尔德[3]:245提出了17种词的形态类型,包括词首连缀(initial root-forming morpheme)和词尾连缀(final root-forming morpheme),其语音有固定的语义联想,通常带有拟声特点。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声音到光线,从声音到视觉,从声音到声音,从声音到重量。如rump, plump, chump, mump, lump stump, thump, bump。-ump常用来表示“大块”、“滞重”的物体。这是一组辅音和尾音相同的三个双音节词产生的音响效果。
  一定的声音会产生与之相应的音响效果,演讲者和诗人在遣词造韵上往往更为敏感,他们善于利用声音的组合来制造听觉上的奇妙效果,这是因为某些排列组合的顺序会因其物理特性的刺激而产生生理功能上的反应,引发一种潜在的情感效应。如济慈的“That dolphin torn, that gong-tormented sea(那白波翻腾,喉声如雷的大海)”就表达了咆哮海洋的爆发力。这种激昂的爆发力的体现不仅由句中措辞所致,而且产生于象/d/、/t/等词头辅音的效果,即声音象征。这种声音象征使诗意得到强化。具体地说,元音或浊辅音在传达轻柔的情感场合中经常被使用到。再如,the murmurs haunts of flies on summer eves. 诗句以元音突出静谧的环境,以浊辅音有节奏的出现来渲染蚊虫的困扰,很有效果。
  何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名称有与参照物类型相似的特征。苏格拉底认为希腊语中的某些音有颤感(shaking or quivering),某些音有穿透性(penetrating),另一些音则有动感(articulational movement)。[5] 英语作为希腊语的亲属语言(同属于印欧语系),这种普遍特性也当然是同样适用的。如印欧语言中的father都以清辅音/f/、 /p/开头,mother、mum都以/m/开头。这种发音方式和部位都在特定范围内的例子决不会是巧合使然。人类相同的生理结构和共同的发展过程所导致的共同特征和行为,产生了某些自然生成因素。
  一定的声音和一定的意义表达相联系,这是一个物理过程经过生理感受的自然运用。Morris Waddash (1972)[8]经过实验发现不少语言中/i/表近距离,小物件,与小而轻的意念相联系。如tiny, little, slim, piglet, teeny;/a /表远距离,大物件,且和重的物体相联系。如largest, vast, grand, maximum等。这是偶合还是有某种内在维系因素?Stanley Newman(1933)[9]分析语料发现,象征空间大小的诸元音排列顺序依次为/a,, e, i / ,且符合下列三条规律:1.发音时舌位逐渐前移;2.共谐震频递增;3.口腔逐渐变小。以上三点告诉我们,舌位前移过程中,口腔变小,音响冲击力度减弱,同时由于共谐振频递增,致使这些元音的力的作用空间变小,自然它们象征的语音空间也就相应变小。由此它们所代表的意念的大小也就与发音空间的大小、音频的高低以及舌位的前后大致吻合,即英语发音对元音所表达的事物的心理感觉与产生这些元音的生理解剖方式密不可分。Dwight 认为假如某个词代表某件事物,如果其他代表相似事物的词在声音上与这个词相同,那么,不管在开始时声音和意义的关系有多么大的任意性,意义和声音显然已经紧密相联了。[10] 鲍林格以动词过去时的两种词尾为例说明它们与客观世界也存在着象似性。如/d/多表示“逐渐的”,/t/则表示“突然的”。试比较:
  (1)he water spilled drop and drop over the rim. (水从边上一滴滴地溢了出来)
  (2)The milk spilt all over the floor when she dropped the pitcher.
  例(1)用spilled比spilt自然,例(2)用spilt比spilled合适。
  这是因为浊辅音/d/不如清辅音/t/那么突然,事件发生的节奏与语音节奏相一致;再比较jolt(震摇)、volt(闪避)、bolt(射、窜)、halt(停止)都含有/t/,都和急速进行的动作有关系。
  可见,音响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性质是完整的认知链上的一个环节,即自然物-感官-综合感觉-发音器官-模拟声音-自然物的再现,“语言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现象,语言基因与后天经验相互作用形成各种表现型,即各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人类语言的基因大致是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也是大致相同的”。[11]整个链条上感官参与认知是音义呈现象似关系的主要原因。
  
  四、心理感受与副语言的象似
  
  声音作为特定的符号是和具体的心理状态相联系的。心理现象诸如情感、动机、意志等作为客观存在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以喜怒哀乐等作为具体表征通过心智活动对来自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摹写,在语言形式中固化而成副语言概念。换言之,在交际中,将语气、语速、音高、停顿、重复等交际方式与一定的意义相联系。如故意放慢语速:It’s a long-long way. 暗示路程之遥远;非但如此,句中的long、way在语音效果上也给人一种无限延伸、连绵不尽的感觉,倘若换成quickly则给人一种急促短小的感觉。这和语音本身的物理特性有关。作为滑音的/kw/和舌侧音的/l/有快速移动感,造成迅猛传递的效果。/i/短促,作为短元音,响亮而又不迟钝。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流”(音liu)也同样给人一种语音延伸的感觉,暗示语音代表的实体无限延展。另外,副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中介手段在连接语音形式和现实指称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用韵象似于对称
  
  对称作为一种对等和平衡现象,以人的生理活动尤其是呼吸为基础的节奏在语音上具体体现为用韵。即把抑扬的气息化为结构上的均衡美移植到语言中,表现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英语的用韵以头韵和尾韵较为常见,前者指的是在诗行或词组中,开头的音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可以是元音,主要是辅音),起到声韵相当、节奏相配的作用。如:The fair breeze blow, the white foam 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柔辅音/f/出现6次,爆破音/b/出现2次,/f/的柔和宁静/b/的刚硬洪亮及其重复呼应使人感到像微波轻抚中航船的自由漂流。头韵具有音律节奏美,能充分重复对客体的渲染而使表达简练生动、气势无穷。
  
  六、结论
  
  音和义在外力的相互作用下,经过人的生理体验存在着内在的和谐统一。语音直接体现参照物的本质,按照某种自然的倾向来处理声音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因此,声音是现实的直接编码体系。对语音的感受性是基于共同的生理基础的,因此语音在影射客观外界时,留取的是共同的、本质的、相似的特征,只有这样,语言才能使交际更顺利、更便捷地进行。
  
  注释:
  [1] 李葆嘉.当代中国音韵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262.
  [2] [5] [8] [9]朱文俊.人类语言学精神论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98.32.33.35.
  [3] Bloomfield, L. Language ,London: George Allen &Unwin Ltd. 1935:245.
  [4] 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96-197.
  [6] [7] [10]鲍林格 语言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36.337.337.336.
  [11] 程 工.语言共性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59.
  (李 越,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我国传统印刷企业普遍面临着生产经营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受快速发展的电子传媒的冲击,印刷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
在q-开集、q-覆盖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新的概念-Q-闭空间.拓扑空间(X, )称为Q-闭空间,如果对于X的每个q-覆盖{Va |a∈I},存在一个有限子族{Kai| i=1,2,…,n},它们的闭包的并集为
根据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对《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04年间载文被CNKI数据库来源期刊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目的是从文献引证的
论述对称场的基本自伴性和频谱投射的局域对易性.从自由场的Borchers类构成对于任一算子的局域vonNeumann环,论述了Borchers-Zimmermann限定与对称场的基本自伴性的关系,并讨
模的Total根包含模的Jacobson根,并且满足Tot(MR)+J(MR)Tot(MR).特别的零Total的模是一个半素模,零Total的模类是一个弱特别模类,从而零Total的环类为弱特别环类,其上根为超级幂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