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效果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实效是教育领域所关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明显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学工作创新提供了全新技术,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实效,而文章也是就此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合理运用
  一、 引言
  《新课程标准》之中明确指出,现代多媒体技术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与探索活动之中。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可谓是广受关注,成为教学热点问题,如何有效应用多媒体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也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教学知识本身抽象度较高,利用多媒体来优化教学,则能够将文本、动画、视频以及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效整合在一起,这能缓解知识抽象程度,让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得以有效提升。为了能够有效发挥出多媒体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文章就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展开了如下探究。
  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多媒体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产物,是教学常用工具,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起到理想的教学状态。首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作为学生投入一门课程学习的重要动力,对于学生能否学好数学而言十分重要,也是有效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则能够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成为具象、直观且有趣的视频,抑或者是其他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这能有效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其次,能够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有些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理解起来十分吃力,因为其十分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是小学生明显还是以具象思维为主,而多媒体技术则能够将抽象、繁杂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生动有趣的课件或者是动画,这样学生就能在观看过程中有效感知数学知识,降低数学教学难度,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最后,能够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呈现出更加形象、鲜活的画面,这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现状
  (一)盲目运用多媒体
  分析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运用现状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于多媒体认识不足,在教学课堂盲目运用多媒体,将多媒体使用作为课堂装饰品,甚至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的运用十分表面,教学过程依然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数学课堂依然是教学中心,学生只是从之前被动接受知识讲解,转变成为被动观看多媒体课件。数学教师多媒体的运用只是单纯地运用,没有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合理的课件设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与探究的空间,这种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依然无法保障,多媒体价值无法有效发挥。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展示功能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优化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可是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利用计算机便于呈现这一特点,将教学内容、动手活动、探究过程直接以计算机呈现来替代学生操作动手与探究,整节数学课成了多媒体展示课堂,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和空间。这明显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无法真正将多媒体教学辅助价值有效发挥出来。
  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合理措施
  (一)认真分析教材,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要想有效发挥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与研究数学教材,针对教学内容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为了做好这一项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抽象概念教学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需要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逐渐发展。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还是以具象思维为主,而中高年级学生在知识面不断增加的时候,也会逐渐有所发展,开始过渡到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很多概念性知识都是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即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知识转化成为具象、动态且直观的图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抽象概念理解,同时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与观察能力。以“平行和垂直”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之上即可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以及三维空间中的不同关系直接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在多媒体图片中准确理解“同一平面”的必要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将原本的抽象概念变得更加生动。
  2. 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本就源自于实际生活,最终也会运用于实际生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课堂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数学,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连加连减”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即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常见情境,即生活中喂小鸡的情境:“小红在喂5只小鸡食物,又跑来了2只,从中你看到了什么?总共有多少只小鸡?”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直观视频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同时促进学生对于这一课时教学内容的把握。
  3. 静态知识转变为动态知识
  教师在数学课堂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优势来将静态化数学知识转变成为动态化数学知识,这能将数学知识清楚地呈现出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生成,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以“圆锥”教学为例,在为学生讲解其“高”概念的时候,为了促进学生对于定义的理解,即可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进行一场动画演示,即将圆锥从中间切开,然后准确从顶点向底面圆心作垂线,这样就能让学生对圆锥的“高”形成有效感知和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课程教学重难点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对于学生能力与思维有着一定要求,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则能改善这一现象,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将教学重难点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在直观感知中产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有效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学习通常都需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一个过程,而多媒体技术在其中的有效运用就能将教学重难点生动展示给学生,这能有效内化学生理解和把握。以“速度和”为例,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是理解较为困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计算机,将线段图中甲乙两地每分钟的路程分别拖出来,然后再将其合并成为一条线段,这样学生就能在直观感知中正确对这一重难点形成有效认知,促进学生对于这一类问题的理解,有效突破学生固有的思维障碍。
  (三)变化练习模式,提高练习实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期间,练习可谓是有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变化练习模式,这能让数学练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学生自然会主动参与到习题练习之中,从而有效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自己数学解题能力,同时有效提升练习实效。为此,在小学数学练习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借此来有效优化数学练习,强化学生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练习期间,采用动态视频将“鸡兔同笼”“小蝌蚪找妈妈”动画展示出来,借助于这一形式来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习题,借此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而学生在做出正确答案之后,还会呈现出笑脸,说出“你真棒”,这样学生整个练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最大限度优化练习对于学生的促进作用。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与操作能力
  在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之后,数学教学面临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教师不能只是局限于数学基础知识讲解,还需要强化对于学生能力以及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可以针对小学生个性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一些创造性元素,之后再运用多媒体課件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抑或者是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能够激发学生新奇感的学习情境,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创造、主动思考与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获得创新意识与操作能力发展。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是一个开放、动态化、交互式的教学手段,将其合理运用于数学课堂,能够让数学学习因此而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且生动,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实效。身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形成有效认知,在教学课堂避免盲目使用,立足于小学生数学思维、教学目的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这样才能有效为学生打造出一个生动且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全红忠.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效果分析[J].文渊(小学版),2019(8):87.
  [2]冯顺华.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3):93.
  [3]李涛.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体会[J].新丝路:上旬,2019(8):1.
  作者简介:
  于晓红,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回民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教育阶段,数学的地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新的教学形式下,各种教学方式理念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为小学数学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现阶段,教学核心问题设计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手段,文章就此开展相应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问题;设计;数学素养  一、 引言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来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一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提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应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质量。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一、 引言  新颖的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多选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选择更丰富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以及深度学习理念的不断渗透下,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显得格格不入,如何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促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逐步发展。信息技术作为高新的科技产业,在很多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其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同样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群体的认可。其中,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适配性极高,巧妙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文章将简单介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并对如何将其具体落实到实际教学课堂中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摘 要:计算机科学的不断进步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出现的智慧课堂在小学教育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之一,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丰富的教育理论创新教学方法,基于数学智慧课堂探索数学教学的实践方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促进思维发展,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