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价值出口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我到一个社区采访。
  一位群众问:“你是记者,你说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沉声回答:“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群众说:“这不是政府的事吗,干嘛让我们学啊?”
  这已不是我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反问了。
  “离我们太远了,看不见,摸不着。”
  “太空太虚,觉得没什么实在价值。”
  “这是政府的事,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些人眼里就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
  三危机来袭
  2月24日,大雨滂沱。
  浙江省乐清市,两名小伙同撑雨伞,穿马路到对面买夜宵。
  一辆轿车飞驰而来,将两人撞飞。
  两人躺在泥水里,不能动弹,等待救援——一段时间后,交警赶到现场。
  “这段时间里,50多辆车经过,但都没停下来救人。”交警观看视频发现。
  3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
  一位老太太遭遇连串车祸,被接连碾压4次。
  可恨的是,四位车主皆迅速逃逸。
  “在我们赶到之前,有20多辆车经过,但没一辆停车施救。”交警观看视频发现。
  这样的事件反复重演,昭示中国道德生态正面临恶化的危机。
  2013年6月,武汉一位男青年溺水身亡。
  打捞队捞起尸体后,通知其父亲。
  “打了56个电话,可他就是不相信。”打捞队哭笑不得。
  2014年5月,长寿区居民王强开车去万州区办事,车到半路没油了。
  不得已,王強求助于过往车辆。
  “徒步走了三公里,但没有一个驾驶员相信我。”王强一脸郁闷。
  2013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中国已出现信任危机,社会总体信任程度只有59.7分,跌破及格线。
  这种信任危机,弥散于社会各个方面。
  2010年,某电视台一档相亲节目。
  男嘉宾问:“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
  女嘉宾答:“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如此回答,把这个时代的信仰危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2013年,著名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对20个国家进行了财富观调查——71%的受访中国人会“以拥有的东西(金钱和物质)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在受访国家中名列榜首。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拜金、享乐、功利,已成为很多人追求的信仰。”
  为什么失范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
  此书是现代经济学奠基之作——《国富论》强调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追逐利益:“个体通过追求自身利益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逐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的价值和利益得到充分认可,人的欲望被激活,百舸争流,竞相奋战,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
  市场经济激活了人的私欲,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将不择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奉为圭臬,于是,“公地悲剧”诞生了。
  在一个牧场,草地是公有的,羊群是个人的。出于私利,每个牧民都想通过多养羊以提高收益,于是悲剧上演——草地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所有牧民破产。
  这就是英国哈丁教授提出的“公地悲剧”理论。
  道德危机、信任危机、信仰危机,就是“公地悲剧”的产物。
  食品安全问题就是一个例证。让别人去吃染色馒头,让别人去喝三聚氰胺奶粉……都以为不吃自家产的东西就没事了,结果每个人都吃上了问题食品。
  市场经济激活人的私欲,私欲泛滥就会产生“公地悲剧”,如何化解“公地悲剧”?
  《国富论》首版时,亚当·斯密这样署名:《道德情操论》作者亚当·斯密。
  为何这样署名?
  因为亚当·斯密太看重《道德情操论》了——31年中,他六修此书。
  “我们应以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情感和意图。”如果说《国富论》的出发点是利己主义,那么《道德情操论》的出发点就是利他主义。
  一利己一利他,学者们称这为“斯密悖论”。
  相悖吗?不。亚当·斯密只是想说:只求个人利益不讲道德情操行不通。
  如果不讲道德情操,所有依赖合作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东西,婚姻、教育、医疗等等,统统不可能出现。
  相反,人人皆无约束地利己,会因“公地悲剧”而毁灭世界。
  “私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私欲必须得用道德情操来引导和规范——唯有如此,人类才能永恒延续。”亚当·斯密说。
  这个道德情操,就是核心价值观。
  一场及时雨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辛巴杜做了一个实验。
  他找来两辆一样的车,第一辆停在平民街区,第二辆摘掉车牌,停在中产街区。
  结果,第二辆车很快就被偷走,第一辆车摆放一周仍完好无损。
  辛巴杜找来锤子,将第一辆车窗子砸个大洞。结果,这辆车转眼也被偷走。
  犯罪学家凯琳根据这个实验,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一扇窗户被打破,若没有及时修复,会导致更多窗户被打破。
  “不良环境或氛围会产生强烈暗示,诱使人们作恶或效仿。”凯琳说。
  近年,中国社会出现道德、信任、信仰危机,正源于私欲泛滥引发的“破窗效应”。
  如何破解这三大危机?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弄得人人自危。
  警察拼命打击犯罪,可收效甚微。   这时,犯罪学家建议——先改善诱人犯罪的环境,遏制“破窗效应”,使人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
  于是,纽约市政府开始大力整治“诱人作恶”的环境。
  这个做法,引来很多人嘲笑:“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
  但几年后,纽约成了美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要破解道德、信任、信仰危机,中国就该如此遏制“破窗效应”——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诱发危机的环境氛围。
  英国社会大转型时期,靠的是绅士精神来引导和规范国民行为;美国社会大转型时期,靠的是美国梦来引导和规范国民行为……
  每一个大国的崛起,皆与其培育核心价值观有关,就像《大国崛起》里说的,大国的兴衰绝不仅仅奠基于物质上,一定要有精神的支撐。
  社会越变革,价值观念越多样,就越需要核心价值观在多元多样中建立主导,形成鲜明价值导向,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现在,中国迎来社会大转型时期。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一场及时雨——以统领和整合社会多元价值,释放最深厚的精神力量。”德国政治学家阿勒曼说。
  你塑造他人
  每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往往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获得的。
  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群士兵去一所军校接受训练。
  把士兵交给教官前,卡尼曼告诉教官:“这些士兵已进行过测试,以判断其潜在指挥能力,成绩分为‘高’‘一般’‘不确定’三类。”
  实际上,这些士兵根本没做过测试。
  三个月后,这群士兵进行结业考试——潜在指挥能力被随机赋予“高”的学员,平均得分为79分;潜在指挥能力被赋予“不确定”与“一般”的学员,平均得分为72分与65分。
  成绩差异源自于教官——当他拿到测试成绩时,就在潜意识中给每位士兵贴了标签。在后面的训练中,他就以不同方式对待不同成绩的受训者。
  受训者也接受了这一暗示,慢慢变成了教官潜意识中所认为的那个样子。
  卡尼曼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结论:当一个人被周围人打上某种烙印或标签后,他就很容易接受这种心理暗示,成为周围人认为的那种人。
  你就是他人的环境——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同时在塑造他人;我们对社会的看法,同时也在塑造社会。当我们用善意看待他人时,他人会回敬以善意;当我们用阴暗心理看待社会时,社会就会越来越阴暗。
  很多人以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是政府的事情,跟我们普通人没有关系。
  其实不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谁都不能成为局外人——因为“你就是他人的环境”。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再大的社会,亦由个人组成。每个人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涓流汇海、积土成山,集小气候为大气候,塑造一个国家的时代气质。
  我们每个人都是价值出口。
  做你之所盼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当做什么?
  一位父亲在准备演讲稿,小儿子却吵闹不休。
  父亲把一张世界地图撕碎,对儿子说:“你能拼好地图,我给你100元。”
  父亲以为这会花费儿子半天时间,但儿子只用十分钟就拼好了。
  父亲惊呆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地图另一面是一个人,我把这个人拼好就行了。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正确的。”
  不错,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是正确的。改变世界很难,但改变自己却较为容易。当你自己改变后,世界也就跟着改变了。
  今年2月某天,我从单位打车回家,坐上“渝B1T792”。
  一上车,我就发现这辆车很温馨,里面挂着香包和装饰。
  我刚坐下,司机就问:“您冷不冷?我备有暖手宝。”
  车一启动,司机又问:“您饿不饿?我备有零食。”
  遇到堵车,司机又递上几本杂志:“您翻翻。”
  这样的服务让我大吃一惊:“你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服务的?”
  司机说:“从我觉醒的那一刻。”
  以前,他是个喜欢抱怨的人,抱怨政府无能,抱怨路况不好,抱怨孩子不听话……
  有一天,他听一档广播节目说,如果你想改变生活,首先就应改变自己。如果你觉得日子不顺心,那么所有发生的事都会让你不开心。
  “于是我决定停止抱怨,善待每一位客人。我自己改变后,世界真的变得美好起来,遇到的每个人仿佛都是我的贵人。”司机说。
  这个司机,叫陈周礼。
  人生就像驾车,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司机,迎来送往生命中的过客。当我们总是期待别人改变时,其实是交出了手中的方向盘。
  要想改变生活,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怎么开始呢?很简单,就像甘地所说:“你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就可。”
  前不久,在广东经商的巴西青年路遇扒手行窃,一冲而上,头破血流也不退缩。
  “我有个妹妹,如果她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希望有人帮她。但在此之前,我应该先帮别人。”他说。
  你希望看到别人微笑,就先将微笑给人;你希望城市整洁,自己就先行环保;你希望别人诚信,就先诚信待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这么简单。
  我们每个人的改变,也许不能让社会立马发生巨大变化,但它至少会改变一点点。持续多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改变”对这个国家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许多人提到德国时,大多想到工业发达,刀具、汽车尤其著名;但提到德国食物,不免犹疑。德国并不以美食著称,印象所及,除了香肠、猪脚以外,似乎没有甚么具体美食代表。德国幅员广阔,各地都有些好吃的东西,咖哩香肠随处可见,算是家喻户晓。德国各地都有特色香肠,您要问德国有多少种香肠?肯定没有人答得上来。德国猪脚也称得上名号,但各地做法不一,有的先烤再炖,有的腌制后炖煮,有的直接炖煮,各地都有特色,哪种口味才能
市委、市政府作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工作抓手。作为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重庆唯一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区,大渡口将抓住发展机遇,找准角色定位,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以产业转型、文旅
编者按: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各领域政府服务效率,提高市场主体办事满意程度,倒逼改革提质增效。  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以全球视野对标国际一流水准,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再提速。重庆应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重庆市委党刊(CQDK)全媒体特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董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实行“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实力逐渐进入鼎盛时期,六国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眼看统一大局已定,秦王却逐渐松懈下来。  某日,一位老人来到宫中,向秦王说道:“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听闻此言,秦王幡然警醒,把全部精力放到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上。  所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同样是在提醒我们,当前正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关头,不可有任何松懈、麻
2014年5月18日以前,陈光琴很乐意听到摩托车的引擎声。  她丈夫罗昭义在綦江区郭扶镇人大工作。每天清晨,他就会骑摩托车下村,常常深夜才驾车归来。  可是,5月18日以后,陈光琴却突然对摩托车响心生恐惧。  因为她知道,不管车声如何轰鸣,都唤不回她的丈夫了。  “57岁怎么了?我愿意干”  2012年,郭扶镇团结村党总支因软弱涣散被评为后进基层党组织。  镇党委决定派遣得力干部去担任村党总支书记
把“目的”扔得远远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设置价值不同的激励奖品,让被试者给绣花针引线。结果发现,被试者目的性越强,手就颤抖得越厉害,线越不容易引入。  心理学家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目的颤抖”。  生活中常会出现“目的颤抖”:太想写好字,你的手就会抖!太想进球,你的脚就会颤抖!太想做出创意,你的大脑会颤抖!神射手后羿,原本有身百发百中的功夫,但在夏王面前表演时却脱了靶,就因为他太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无法在风中相依。”泰戈尔的诗句,正是以往黔江区中塘乡兴泉村干群关系的写照。  多年来,干部下村来到这里,连杯水都喝不到。    杯水之距    大山熟睡了,兴泉村一间村舍还亮着灯。  灯光下,七个神色诡异的汉子,嘴里正念念有词。  对面,几位村民眼神迷醉。  “行动!”一声大喊划破暗夜寂静。  公安干警应声而入,将七个汉子按倒在地。  这七
影响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最大障碍是思想。  因为坚信“当第二名会饿死”,迪拜这个毫无资源的荒漠小邦,采用兼收并蓄、大胆开放的战略,20世纪70年代开运河、80年代做贸易、90年代推观光,到21世纪,这里已经是中东地区的转运中心、观光购物城、科技网络城,甚至被誉为“新纽约”的机会之城,全球超过7000亿美元热钱流进,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85%。迪拜突破了自己的“思维城堡”,将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村
工作太忙没时间运动吗?没关系,研究证明,每天站立三小时,一年下来的锻炼效果就相當于跑了10个马拉松。  专家称,许多关于运动量的建议,都是很难实现的。例如建议人们每周运动五天,每天30分钟,事实上仅有7%的男性和4%的女性能达到这一标准,1/4以上的成年人,每周仅运动半个小时。  专家认为,即使每次少量的运动,比如只是站立,积少成多对身体也是有很大益处的。站立时,我们需要依靠腿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肌
英国作家阿蘭·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里说:“废墟是无限的时间的代表,与无限时间相比,我们虚弱的、短暂的生命与飞蛾或蜘蛛的生命一样微不足道。  随着世界经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太多太多的人和事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然而有一些,或许已经被抛弃,或许已经荒废,在今天,隐约还留有一些痕迹。  那些被时代遗忘的废墟,成了远离喧闹的净土,让人们很容易被其中蕴含的故事和魅力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