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a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的《飞鸟集》是不是曾使你安静思考?“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容的诗句是不是也曾让你动容落泪?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浓缩,在休闲时阅读,净化心灵,感悟菩提。
  一、古诗词阅读
  唐诗、宋词和元曲陪伴我们成长,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网站,进一步领略诗词的美好。首先“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这里不仅有最经典的精选,还有描写不同场景的古诗的合辑,比如描写夏天,描写月亮,等等。以后在作文中引用一下这些词句,绝对加分不少。再推荐“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这个网站是根据诗人的合辑排列的,要是对某一个诗人特别感兴趣,不妨通读他的作品过一下瘾,这里还有诗人的故事,了解多一些对于理解他们的作品还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是从牙牙学语时听的《静夜思》还是到现在所学的李白杜甫的壮丽诗作,这些诗歌都带我们领略了中国文化的波澜壮阔,其实在很多诗歌里面还有巧妙的构思,动人的故事待我们细细品读。
  二、现代诗歌阅读
  现代诗是用我们现在熟悉的语言编织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扣人心弦。虽然现代诗比较年轻,但是还是有很多诗人,形成不同流派和多种风格的。怎么样?想知道得更多些吧,那就来“中国现代诗歌大全”(http://www.shigeku.org/xlib/xd/sgdq/),这里收录了从20世纪20年代起的各种流派的诗人创作,绝对能激起你的求知欲。如果你觉得这个网站太专业了,那就再给你介绍一个平易近人的网站“九九文章网诗歌版”(http://www.jj59.com/shige/),这里的诗歌更贴近生活,相信也更能打动你的情感,比如“我该怎么感谢你”“花儿的心事”。如果你也有温暖的小情怀,就来这上面转转吧,说不定一下子就看到了感动你的文字。
  三、歌词阅读
  有人说歌曲是音乐和诗的结合,那歌词一定就是歌曲中的诗了。有很多歌词不仅押韵而且表达出了细腻刁钻的情感,我们时不时都要引用一下,似乎只有它们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既然这样,那平时遇到喜欢的歌词,为什么不积累一下呢?首先介绍“我爱歌词网”(http://www.5ilrc.com/),这里面有各种流行歌的歌词,大家可以根据歌手或者歌名查找,点开即看到,十分方便拷贝和欣赏。然后再来“中国原创歌词网”(http://www.cnycgc.com/),这里有热议的话题,各路神人的各种风格的创作。如果你突然也有灵感,或者对别人的作品有一些建议,那来这里就对了,让思想碰撞出更美的歌词吧!
  四、英文诗歌阅读
  语言是有国界之分的,但是情感却是全世界互通的,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后,强烈推荐大家读一些英文的诗歌,好好品味异域文化和不一样的情感诉说。那先介绍“英文阅读网”之英文诗歌(http://www.enread.com/poems/),在这里可以找到外国原汁原味的名人名言和经典诗歌,比如泰戈尔、费雯丽等人的经典段子,这比看译文更具另一番滋味;再推荐“原版英语”的英文诗歌(http://www.en8848.com.cn/read/poems/),这个网站的杰出之处是按着不同的热门范围分类,比如:英国人最爱的诗歌,双语励志诗歌等等,大家上去看看,不仅有利于学习英语,还能受到国际化文化的熏陶。
  品味诗歌,感悟生活,在诗情画意的岁月中品味自己内心的那一份恬静与潇洒,在语言的碰撞中领会他人的妙思才情,诗意人生,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本栏责任编辑 陈土宏
其他文献
石湾窑瓷器历来以塑雕人物造像著称,其烧造的“石湾公仔”名闻天下。笔者藏有石湾窑陶塑和合二仙像两尊。  现将其介绍如下:  此和合二仙为童子形象。和仙塑像高19.6厘米(图1),上身着紫红色宽袖长袍,袒胸露腹,下身穿紫红色宽裳,是跣着脚的童子形象。双腿下垂坐于一石台之上。一手撑于台面,另一手则持着一枝荷花和一茎荷叶。头上梳的双髻裹以黄锦,满面喜容的他露齿而笑,把眉毛笑成了两轮小弯月,黑白分明的眼睛也
寿州窑是我国古代烧造青瓷的著名窑口之一,按权伯华先生在《古瓷考略》中指出唐寿州窑在今安徽寿州。这里所指的寿州,即今安徽寿县、淮南市上窑镇等地。因为这些地区在唐代隶属寿州府,故名。  追溯历史,寿州窑烧造延续时间较长,它创烧于我国南北朝,历经隋唐的繁荣时期,唐末开始衰落,大约350多年。早期隋代寿州窑的产品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到了唐代才改烧黄釉瓷,由青釉改为黄釉便形成了隋唐寿州窑不同的时代风格。本文
年初,我来到新学校,接手五年级班主任。由于不熟悉情况,我没有加班级的任何微信群,只加了家长委员会秘书林斌一人为微信好友,我把各种通知、提醒、图片发给林斌,让他发到家长群中。  可不到两个月,林斌就说不想干了,他说,微信群中本来只有两个群体:家长和老师,他现在成了第三个群体,已被其他家长孤立了,面对这种被孤立的无形压力,他怕儿子也会被同学孤立。  为了跟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了发通知、留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