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森林病虫害主要指森林害虫或者病原体大规模扩散导致森林植物大面积的枯萎或者病死。森林病虫害由于其难以预防和突然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使得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本文就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探究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以此改善我国的森林防治工作系统。
  [关键词] 森林 病虫害 防治管理 思考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22-01
  引言
  近几十年来,环境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于1973年至2013年先后召开了七次环境保护会议,世界上也举办了多次全球性的气候、环境大会,这些都在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各地环境问题频发,人们也越来越多的注意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也逐渐深入人心。在环境问题中,森林环境问题无疑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多样化的森林系统拥有无可替代的空气净化功能和气候调节的能力。所以,保护森林环境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现状与问题
  1.1 缺乏病虫害预防措施
  我国现阶段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措施,主要还停留在发现问题后再解决问题的阶段。然而,如果运用这种方式的话,将会让我们在应对森林病虫害时始终处于被动之中。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预防,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尽人意。缺乏对病虫害的预防措施,这将会导致我们一直处于奔波于解决各种森林病虫害问题之间,而在面对源源不断的问题来临时毫无办法。
  1.2 内检工作存在诸多漏洞
  对于天然林而言,它一般拥有较为稳定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较强的自我保护和恢复能力,很多的天然林中发生的病虫害问题是由于检查和监测存在的诸多漏洞而引发的。检疫人力资源的缺乏,检疫设备的简陋、不规范等都是内检工作存在的不足,对检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工作中的疏忽、失误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1.3 境外有害生物入侵问题严重
  近现代以来,现代化建设导致的森林资源被大量过度消耗,天然林面积大幅缩减。在人们发现这个问题突出后,及时采取大量的人工造林方法来进行补救。然而,这只是暂时解决了森林资源被过度利用的问题。但通过人工栽培的森林由于其物种的单一性,使得人工林的抗干扰能力大幅下降,在面对境外难以绝对避免的生物入侵时,生态系统将会变得无比脆弱。我国近年来由于大量的人工林的产生,使得我国的森林系统受到境外有害生物入侵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也是我国森林遭受到病虫害侵扰的一个主要原因。
  1.4 监测预警工作严重滞后
  现在的森林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就很脆弱,不论是对于自然林还是人工林,不仅需要人们齐心协力的保护,而且需要相关的监测预警部门更加严谨认真地工作。不管是对森林规模较小,抗病虫害能力弱的林分的保护,还是森林在成型时的防护等都需要有关部门和人们一起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在森林病虫害问题逐渐严峻的今天,我国对于森林的监测预警工作却严重滞后,这无疑增加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1.5 气候变化导致病虫害增多因素和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增强
  全球气候问题已经演变成了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就是敲响在人们头顶上的一记警钟,气候变暖、空气质量下降和各种极端气候事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导致森林植物的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病虫害也随之增多。而大量的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了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使得病虫害变得愈加难以控制。
  2 优化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的思路探讨
  2.1 转变防治理念,建立协同御灾机制
  长久的病虫害问题不能得到完整的解决,那么传统的防治观念必然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存在。科学改变落后,进步源于创新。所以,要寻求较好的防治方法,就必须转变防治理念。由于我国的病虫害爆发地点并不集中,比如南方的“马尾松毛虫”,北方辽宁等地的“美国白蛾”等等。目前的防治方法都是单方面的解决问题,导致各地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不能统筹协调,致使御灾效率低下。建立协同的御灾机制,将会大为改善这种状况。
  2.2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林木的抗逆力
  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人工林,而这些人工林最大的弱点就是抗逆力太低,在面对病虫害入侵时显得无比脆弱。所以,面对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强对森林的人工养护管理,尤其是人工林更是要进行重点养护管理。使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增加,提高林木的抗逆力,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问题。
  2.3 提倡推广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森林病虫害问题由来已久,早年基本都是依靠大量的化学药剂很快的压制。但是,由于化学药剂的长期大量滥用,不仅危害到了病虫天敌,而且导致了病虫渐渐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使得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愈加困难。而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如果让人们用上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让全民都积极地参与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上来,那么,将极大地降低了病虫害爆发的可能性。所以,推广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势在必行。
  2.4 加强检疫防止从境外传入新的病虫害
  由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各国之间都有着密切的来往,而这将会导致有意或无意的、直接或间接的将外来物种带入国内。外来物种在新的环境中没有天敌的威胁,大肆繁衍,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所以,要预防外来物种入侵,就必须重视检疫工作。
  2.5 营造混交林,进行生物防治
  森林病虫害爆发的根源在于天敌的减少,没有控制病虫的生物链,导致了一系列病虫害的发生。营造混交林,建立完整的食物链体系,以此来进行生物防治,将会是很好的防治方法。
  结语
  森林是地球的空气净化器,是野生动物的美好家园,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我国在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今后应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防患于未然,使森林远离病虫害威胁。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任重道远[N].中国绿色时报,2000-02-28.
  [2]宋玉双,韩少敏.对加强我国病虫害治理工作的思考[J].森林病虫通讯,1999(2):42-44.
  [3]周民国.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图形渲染速度目前已成为复杂场景漫游的主要瓶颈,为满足漫游系统的实时性需求,在详细分析传统LOD模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差值信息渐增的改进思想,解决了传统LOD模型算法中存在的重复渲染和多次建模的问题,减少了数据冗余,进一步提高了虚拟场景的漫游速度。
提出一种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舆情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灰色模型GM模型对网络舆情进行预测,然后采用BP神经网络对GM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同时采有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做好土壤质量的研究工作,提高地区土壤质量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
简要介绍了氢氧化锂的性质、应用以及锂资源现状,重点论述了氢氧化锂的生产工艺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劣及应用特点,指出了氢氧化锂制备工艺未来发展趋势。
香港三联书店的《男孩危机?!——男孩家长必读手册》自去年3月问世后,不但成为三联书店2011年全年最畅销的图书,更间接推动了业界争先出版同类读物的热潮。迄今为止,亲子书仍然在
提供准确的风速估计模型对电网的安全性、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风速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智能数据处理系统的综合方案,该方案采用广义回
提出将基于二维Otsu算法的分割方法应用于大壁虎脑切片彩色图像背景区域的"漂白"处理中及保护目标区域的方法,并对一维和二维算法进行了比较。首先构建二维直方图,然后利用二维直方图建立二维Otsu算法,并对大壁虎脑切片彩色图像进行分割,最后恢复分割完成的二值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彩色特性。这一方法在生物医学彩色图像处理中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同时,本文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普通彩色图像处理中的可行性。
传统的数据库下挖掘方式以建立分类小区域为主,但是都以数据属性简单分类结果进行数据结构的划分,分类过程较为粗糙,存在冗余干扰,小区域内本身也存在着多余区域干扰。为此提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