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激发人的创造本性为前提,以训练创造性思维为内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数学教学的质量息息相关,而数学教育可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经过自己的不断思考独立地发现了他前所未知的事实或者找到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特殊方法。学生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解决方法是一种创新,独立地发现或者是证明了某一定理也是一种创新。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应该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让他们那种潜在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限度发挥、挖掘和培养,而不能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应试教育的重大负荷下压抑和消亡。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励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活动的开展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孕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创新能力的体现使活动本身更具创造性。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想与课本上基本一致时,他们会感受到猜想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对新知的探求中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反之,如果在紧张、严肃、压抑的环境下,学生只会封闭自己的心灵,根本谈不上创新。教学时怎样才能营造宽松、和谐、自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创新呢?首先,课堂上我热爱、信任、尊重每个学生,注意从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多鼓励,少批评,真正地去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如果教师“喜”优“厌”差,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受到“冷遇”,他们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和自卑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从厌恶教师进而发展到厌恶该教师任教的学科。现代教育中,教育创新是社会和时代的任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二、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正是从质疑问难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小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旺盛等特点出发,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首先,浅显的问题学生自己解答,日常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大多提出的问题是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解难。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有解疑,以树立信心。其次,难点问题学生讨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面积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教师先教学认识“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摸课本的表面、桌面等直观感知。由于教师举的实例其表面都是规则的长方形,学生也很容易看出面是有大小的,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质疑,提问:我们认识了物体的表面,你还想到什么?这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具盒的表面有6个都是长方形的面,一个足球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苹果、茶杯的表面是指哪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就有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对“物体的表面”作了颇有新意的描述:“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物体的表面。”这样新奇的回答,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得学生从生疑到释疑过程思维活跃,并能自己解决。最后,争议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争辩过程中可以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三、设计开放性练习, 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中的许多有趣规律、迷人的魅力, 单纯从数学课本中学生是很难领略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还应该结合教材内容, 开展数学课外话动, 拓展书本知识。叶圣陶说得好:“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 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多。”数学实践活动, 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 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意:⑴要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练习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题和形式新颖、入口宽、解法灵活的开放题;⑵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设计练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技能。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采用各种合适有效的方法,狠抓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虽然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大乐观,但随着各种教学新课改的介入,我相信我国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将会取得突飞猛进的,从而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大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经过自己的不断思考独立地发现了他前所未知的事实或者找到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特殊方法。学生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解决方法是一种创新,独立地发现或者是证明了某一定理也是一种创新。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应该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让他们那种潜在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限度发挥、挖掘和培养,而不能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应试教育的重大负荷下压抑和消亡。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励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活动的开展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孕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创新能力的体现使活动本身更具创造性。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想与课本上基本一致时,他们会感受到猜想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对新知的探求中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反之,如果在紧张、严肃、压抑的环境下,学生只会封闭自己的心灵,根本谈不上创新。教学时怎样才能营造宽松、和谐、自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创新呢?首先,课堂上我热爱、信任、尊重每个学生,注意从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多鼓励,少批评,真正地去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如果教师“喜”优“厌”差,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受到“冷遇”,他们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和自卑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从厌恶教师进而发展到厌恶该教师任教的学科。现代教育中,教育创新是社会和时代的任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二、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正是从质疑问难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小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旺盛等特点出发,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首先,浅显的问题学生自己解答,日常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大多提出的问题是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解难。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有解疑,以树立信心。其次,难点问题学生讨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面积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教师先教学认识“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摸课本的表面、桌面等直观感知。由于教师举的实例其表面都是规则的长方形,学生也很容易看出面是有大小的,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质疑,提问:我们认识了物体的表面,你还想到什么?这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具盒的表面有6个都是长方形的面,一个足球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苹果、茶杯的表面是指哪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就有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对“物体的表面”作了颇有新意的描述:“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物体的表面。”这样新奇的回答,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得学生从生疑到释疑过程思维活跃,并能自己解决。最后,争议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争辩过程中可以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三、设计开放性练习, 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中的许多有趣规律、迷人的魅力, 单纯从数学课本中学生是很难领略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还应该结合教材内容, 开展数学课外话动, 拓展书本知识。叶圣陶说得好:“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 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多。”数学实践活动, 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 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意:⑴要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练习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题和形式新颖、入口宽、解法灵活的开放题;⑵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设计练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技能。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采用各种合适有效的方法,狠抓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虽然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大乐观,但随着各种教学新课改的介入,我相信我国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将会取得突飞猛进的,从而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大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