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石。诚信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作出以下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诚信教育;高职院校;诚信意识;探微
前言
高职院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诚信更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生活稳定协调,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坚决抵制诚信失范行为,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抉择,是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1.依托思想政治课,加强诚信思想教育
在高职学生诚信素养的培育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应该是主阵地。诚信问题是一个思想道德和价值尺度问题,最主要的途径还是通过对高职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思想和意识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要将诚信的核心内容和要求灌输给学生。当然,这种灌输不是生硬的,而是灵活的、富有情感的灌输。由于思想政治课内容的多样和涉及面的广阔,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诚信知识体系的依托,采用高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把诚信教育同陶冶个人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易于接受,并充分体验和领悟其内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1]
2.教师率先垂范,发挥诚信教育的榜样力量
诚信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诚信意识,是否坚信诚信的巨大力量,是否严格恪守诚信操守。教师对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讲诚信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学生。教师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甚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就必须加强师德素养,言传身教,全面凸显并充分发挥诚信教育的榜样力量。教师必须遵循“既言传,又身教,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时刻注意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来影响学生;以过硬的业务本领来指导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技艺来征服学生;以高尚的诚信人格来感染学生,率先垂范,成为学校的诚信标兵和学生的诚信榜样。这就要求教师诚实守信、身体力行;要求教师忠于职守、率先垂范,绝不能敷衍塞责;要求教师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绝不能偏袒歧视。
3.开展多样的“讲诚信”思想教育活动范式
诚信教育活动应该贯穿整个大学生活,融“教、学、做”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效果。从大学新生入校时开学典礼中的“讲诚信”宣誓,到“讲诚信”的主题班会和黑板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开展“讲诚信”文化月,包括以“讲诚信”为主题散文、词歌、英语演讲、辩论、知识抢答比赛,以“讲诚信”为主题的座谈会、讨论会到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站的内容刊载等。教学管理部门以禁止抄袭为切入点,从禁止抄袭作业开始,禁止抄袭论文,严肃考试纪律。同时,学校通过校园网站、宣传栏、学报、广播等,加大诚信宣传,树立诚信典型,抨击不诚信的人和事,在校园内开展多种“讲诚信”思想教育活动的范式。让大学生时常受到诚信教育的激励和熏陶,让诚信最终成为一种习惯。适当开展一些校外诚信活动,如社区或公共场所的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4.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
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等。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职院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目前有很多大学如上海部分高职院校已建立了大学生信用档案,天津高职院校也推出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等。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二是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三是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2]
5.倡导诚信意识,构建和谐校园
强调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就是使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大家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事实上,一部分人的诚信缺失,必然影响着周围的同学,影响着大学校园整体的氛围。因而必须倡导诚信意识,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健全校园诚信评价机制。没有良好的评价机制,诚信问题始终不会得到学生们的重视。其次,加强诚信典型的宣传教育。不仅要在学生的班会或主题宣传中积极开展诚信教育,而且学校的专栏刊物还要对校内发生的诚信事件做快速、充分的报道和评价。要及时公布如考试、贷款、工作信用、家庭欺瞒事件的处理意见。第三,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大学生从小事做起。现在常说的一句话就“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本来就是个精细活儿,需要我们从细节处着手,从小事做起的,比如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生活中说话算话等。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小事,重视细节,发现小的问题并及时督促改正,才能避免学生犯更大的错误,才是对学生最大的爱护。培养自觉地按诚信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3]
结语
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合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苏茂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J].中南林科大学学报,2011,8(4):43-44.
[2]谭佳.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J].出国与就业,2011(16):128-129.
[3]毛红英.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7):155-156.
作者简介:毛哲成(1974—),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师。
【关键词】诚信教育;高职院校;诚信意识;探微
前言
高职院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诚信更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生活稳定协调,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坚决抵制诚信失范行为,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抉择,是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1.依托思想政治课,加强诚信思想教育
在高职学生诚信素养的培育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应该是主阵地。诚信问题是一个思想道德和价值尺度问题,最主要的途径还是通过对高职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思想和意识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要将诚信的核心内容和要求灌输给学生。当然,这种灌输不是生硬的,而是灵活的、富有情感的灌输。由于思想政治课内容的多样和涉及面的广阔,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诚信知识体系的依托,采用高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把诚信教育同陶冶个人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易于接受,并充分体验和领悟其内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1]
2.教师率先垂范,发挥诚信教育的榜样力量
诚信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诚信意识,是否坚信诚信的巨大力量,是否严格恪守诚信操守。教师对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讲诚信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学生。教师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甚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就必须加强师德素养,言传身教,全面凸显并充分发挥诚信教育的榜样力量。教师必须遵循“既言传,又身教,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时刻注意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来影响学生;以过硬的业务本领来指导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技艺来征服学生;以高尚的诚信人格来感染学生,率先垂范,成为学校的诚信标兵和学生的诚信榜样。这就要求教师诚实守信、身体力行;要求教师忠于职守、率先垂范,绝不能敷衍塞责;要求教师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绝不能偏袒歧视。
3.开展多样的“讲诚信”思想教育活动范式
诚信教育活动应该贯穿整个大学生活,融“教、学、做”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效果。从大学新生入校时开学典礼中的“讲诚信”宣誓,到“讲诚信”的主题班会和黑板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开展“讲诚信”文化月,包括以“讲诚信”为主题散文、词歌、英语演讲、辩论、知识抢答比赛,以“讲诚信”为主题的座谈会、讨论会到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站的内容刊载等。教学管理部门以禁止抄袭为切入点,从禁止抄袭作业开始,禁止抄袭论文,严肃考试纪律。同时,学校通过校园网站、宣传栏、学报、广播等,加大诚信宣传,树立诚信典型,抨击不诚信的人和事,在校园内开展多种“讲诚信”思想教育活动的范式。让大学生时常受到诚信教育的激励和熏陶,让诚信最终成为一种习惯。适当开展一些校外诚信活动,如社区或公共场所的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4.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
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等。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职院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目前有很多大学如上海部分高职院校已建立了大学生信用档案,天津高职院校也推出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等。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二是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三是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2]
5.倡导诚信意识,构建和谐校园
强调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就是使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大家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事实上,一部分人的诚信缺失,必然影响着周围的同学,影响着大学校园整体的氛围。因而必须倡导诚信意识,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健全校园诚信评价机制。没有良好的评价机制,诚信问题始终不会得到学生们的重视。其次,加强诚信典型的宣传教育。不仅要在学生的班会或主题宣传中积极开展诚信教育,而且学校的专栏刊物还要对校内发生的诚信事件做快速、充分的报道和评价。要及时公布如考试、贷款、工作信用、家庭欺瞒事件的处理意见。第三,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大学生从小事做起。现在常说的一句话就“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本来就是个精细活儿,需要我们从细节处着手,从小事做起的,比如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生活中说话算话等。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小事,重视细节,发现小的问题并及时督促改正,才能避免学生犯更大的错误,才是对学生最大的爱护。培养自觉地按诚信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3]
结语
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合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苏茂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J].中南林科大学学报,2011,8(4):43-44.
[2]谭佳.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J].出国与就业,2011(16):128-129.
[3]毛红英.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7):155-156.
作者简介:毛哲成(1974—),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