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信息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在教育方面。不管国家还是个人,对教育都越来越重视,教育开支已成为家庭最重要的开支之一。但是,教育投资中的一部分往往被我们忽略掉,即家长对自身教育的投资。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会影响到子女的受教育程度。父母实行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和品质形成非常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模范和榜样,家长的文化修养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身为父母,家长也要注重对自己的教育投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说家长也是家庭投资的对象之一,也该是社会教育投资的重要对象。但是,如今我们对于此点的认识还不足,重视程度还不够。就此现况,笔者想从家庭教育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提高家庭教育主体(家长)的文化程度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可以从各个方面影响家庭环境,从而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质量,影响下一代的体格和智力的发育。家长文化程度低导致其科学知识不足,使其容易走入养育子女的误区。有人做过调查,文化程度低的家长职业多半不稳定。此类家庭中有71.1%的父亲和41%的母亲外出务工,大都是从事一些收入很低且很累的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文化程度低的父母,会更看重孩子的婚育和劳动效益,影响孩子的智育的发展。不能否认,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也能教育出好的孩子,但更普遍的情况是,家长的文化程度底下导致家庭教育失败。
二、提高家庭教育主体的教育思想,加强对教育主体的教育观念的教育
社会上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令人深思: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知识学习,很少注重孩子的德育。有些孩子在人格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而家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孩子需要,他们就要尽其所能去满足,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有些家长甚至用金钱诱惑孩子去学习,说成绩好了买衣服,去旅游,买玩具……让孩子从小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还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害怕自己孩子比别人差,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不留一点娱乐时间。这样下去,孩子的学习兴趣早早地被扼杀了。
甚至一些家长很少关心孩子,把一切推给学校。再者,一些家庭教育是隔代教育,祖父母溺爱孩子,对父母的教育进行干涉,甚至取而代之。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中很多父母因为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农村很多年轻的夫妇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给自己的父母去教育。而老人给孩子更多的是溺爱,会成为家庭教育的绊脚石。
这些状况在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家长进行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1)家长自己在这方面进行投资,学习教育理念,使自己了解教育的规律。(2)国家可以让各机关单位建立家庭教育培训班,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开展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向他们传授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3)政府可以定期派出一些教育专家到农村去,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去引导孩子。(4)对于外出务工人员,国家可以出钱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的培训。 三、联合学校和社会,增强家长对自身教育投资的意识
增强家庭主体教育观念不仅对一个家庭,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因为孩子的事情天天烦恼,怎么谈得上提高工作效率。对孩子的教育是长期的过程,家长言行举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再者,良性教育也遵循继承的规律,良好的教育方式会代代相传,传承发展。
所以我们呼吁国家给这种家庭教育投资提供环境,创造社会条件,同时联合学校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如果,每个家长都正视并重视自身教育的投入,力争给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我们的家庭势必给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就能使得孩子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良好的思想,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会影响到子女的受教育程度。父母实行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和品质形成非常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模范和榜样,家长的文化修养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身为父母,家长也要注重对自己的教育投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说家长也是家庭投资的对象之一,也该是社会教育投资的重要对象。但是,如今我们对于此点的认识还不足,重视程度还不够。就此现况,笔者想从家庭教育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提高家庭教育主体(家长)的文化程度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可以从各个方面影响家庭环境,从而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质量,影响下一代的体格和智力的发育。家长文化程度低导致其科学知识不足,使其容易走入养育子女的误区。有人做过调查,文化程度低的家长职业多半不稳定。此类家庭中有71.1%的父亲和41%的母亲外出务工,大都是从事一些收入很低且很累的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文化程度低的父母,会更看重孩子的婚育和劳动效益,影响孩子的智育的发展。不能否认,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也能教育出好的孩子,但更普遍的情况是,家长的文化程度底下导致家庭教育失败。
二、提高家庭教育主体的教育思想,加强对教育主体的教育观念的教育
社会上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令人深思: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知识学习,很少注重孩子的德育。有些孩子在人格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而家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孩子需要,他们就要尽其所能去满足,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有些家长甚至用金钱诱惑孩子去学习,说成绩好了买衣服,去旅游,买玩具……让孩子从小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还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害怕自己孩子比别人差,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不留一点娱乐时间。这样下去,孩子的学习兴趣早早地被扼杀了。
甚至一些家长很少关心孩子,把一切推给学校。再者,一些家庭教育是隔代教育,祖父母溺爱孩子,对父母的教育进行干涉,甚至取而代之。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中很多父母因为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农村很多年轻的夫妇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给自己的父母去教育。而老人给孩子更多的是溺爱,会成为家庭教育的绊脚石。
这些状况在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家长进行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1)家长自己在这方面进行投资,学习教育理念,使自己了解教育的规律。(2)国家可以让各机关单位建立家庭教育培训班,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开展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向他们传授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3)政府可以定期派出一些教育专家到农村去,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去引导孩子。(4)对于外出务工人员,国家可以出钱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的培训。 三、联合学校和社会,增强家长对自身教育投资的意识
增强家庭主体教育观念不仅对一个家庭,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因为孩子的事情天天烦恼,怎么谈得上提高工作效率。对孩子的教育是长期的过程,家长言行举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再者,良性教育也遵循继承的规律,良好的教育方式会代代相传,传承发展。
所以我们呼吁国家给这种家庭教育投资提供环境,创造社会条件,同时联合学校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如果,每个家长都正视并重视自身教育的投入,力争给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我们的家庭势必给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就能使得孩子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良好的思想,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