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银行近日在其发表的政策建议报告《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目标——迈向绿色未来》中称“无论以哪种标准衡量,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中国应实现‘绿色跨越’”。
中国进步令世界侧目
《纽约时报》早前的一篇文章称,中国已超越丹麦、德国、西班牙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生产国,未来这一优势还将继续扩大。过去的几年中,中国超越西方成为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同时,中国在建造核反应堆和最高效的燃煤发电厂方面,也同样发力。
中国在努力主导可再生能源科技,这使得人们不由地猜想,西方或许在未来某一天,不再依靠中东石油,而是转而依赖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和其他设备。
北京一家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私募公司——圆基环保资本(Nature Elements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陈家强表示,“未来这些能源设备中的多数将贴上写有‘中国制造’的标牌。”
奥巴马总统曾在其国情咨文讲话中警示美国在能源方面,正落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他对国会说,“我不能接受未来的工作和产业在我们的领土以外生根发芽——我知道,你们也不希望如此。”
美国和其他国家正在推出刺激措施,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奥巴马呼吁美国加倍努力。然而,很多西方和中国的主管预测中国会在能源科技竞赛中拔得头筹。
面对迅猛发展的中国市场,跨国公司也在中国建造大型的、最先进的工厂。丹麦的维斯塔斯公司(Vestas)已在东北建立世界最大的风机制造厂通过技术转让建造最新的电子控制装置和发电机。
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唐玛勒表示,“你不得不紧随这个市场,没有人见过风电市场如此迅猛的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协会表示,可再生能源产业正在迅速催生就业机会。2008年,产生的就业岗位达112万,每年增长10万。
但可再生能源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或将大于对环境的作用。2012年,中国的总发电量将超过美国,虽然其中的大部分仍将来自燃煤发电。
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使得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在发电中的比重达到8%。目前,在中国和美国,这一比重均低于4%。届时,燃煤发电仍将占到发电量的三分之二,而剩下的大部分来自核能和水电。
中国优势日渐发力
文章分析,中国争取主导能源设备的出口。其优势之一便是中国是电力设备的最大市场。政府投入巨资进行电网升级,仅2009年,就投入450亿美元。国有银行在借贷方面,也颇为慷慨。
中国的高层领导人也对能源政策日益关注。去年年初,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这是目前中国最高规格的能源机构,由国家总理温家宝担任委员会主任。
电力监管机构也发出指令,发电公司应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全国范围内,消费者得到慷慨的补助,也纷纷在自家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热水器,一时间成为潮流。
中国最大的优势或许在于国内年增长率达15%的用电需求。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为满足未来10年的需求,中国需要增加9倍于美国的发电量。
因此,当美国人习惯于认为自己在很多行业的市场已经最大时,中国的电力设备市场却使得他们相形见绌。这意味着中国生产商在大规模生产方面享有很高的效率。
在美国,电力公司经常遇到两难选择:是购买可再生能源设备还是继续使用已经建造并付费的火电站?而在中国,电力公司却要购买大量新设备,可替代能源如风电、核电在价格方面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同时,较低的贷款利率、40%的储蓄率,加之政府在可再生能源借贷方面的政策导向,也造成了中美之间很大的不同。
如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在能源领域,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是一种优势。尽管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的工资大幅上涨,维斯塔斯付给装配线工人的年薪仅为4100美元。
路漫浸其修远兮
文章指出,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承诺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尽管大规模生产使得成本下降不少,但风电价格依然比煤电贵20%-40%。太阳能价,格至少是煤电的两倍。
中国政府对所有的电力用户收取一定的可再生能源费。这项费用使得居民电费增加了0.25%-0.4%。对于工业用户,2009年11月,这一费用翻了一倍,增长约0.8%。
这项费用将用来支付给电网运营公司,以补偿可再生能源与燃煤电力之间的成本差价。中国一家工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可再生能源费用不足以影响中国在能源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
然而,电网运营公司似乎不太高兴。他们购买可再生能源以替代燃煤发电的额外成本得到了补偿,但在常年风沙的偏远地区建造风机和其他能源设备的输电线的巨大开支却无法得到补偿。将电力输送到城市的长距离传输损失很大,而且,近三分之一的风机尚未与国家电网并网。
没有联网的风机建造之时,电网建设没有跟上。根据规定,电网运营商如未将可再生能源运行与电网连接,需要补偿的数额为未输送电价的两倍。
另一方面,随着价格大幅下跌,中国风电和太阳能行业也在逐步寻求海外销售市场,但却要面对西方公司对于其不公平优势的指责。2009年11月,一家中国公司与德克萨斯州的一家大型风电场签约之时,就有声音在国会呼吁停止联邦对于进口设备的支出。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常务副会长马玲娟表示,“每个国家,包括欧美,都希望得到低廉的可再生能源。现在中国达到了这个水平,却遭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非议。”
为尽快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目标,世界银行也建议中国加快水电发展,尽快改善风电的开发质量,鼓励省及区域之间的可再生能源交易,推广绿色电力认购机制。
中国进步令世界侧目
《纽约时报》早前的一篇文章称,中国已超越丹麦、德国、西班牙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生产国,未来这一优势还将继续扩大。过去的几年中,中国超越西方成为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同时,中国在建造核反应堆和最高效的燃煤发电厂方面,也同样发力。
中国在努力主导可再生能源科技,这使得人们不由地猜想,西方或许在未来某一天,不再依靠中东石油,而是转而依赖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和其他设备。
北京一家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私募公司——圆基环保资本(Nature Elements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陈家强表示,“未来这些能源设备中的多数将贴上写有‘中国制造’的标牌。”
奥巴马总统曾在其国情咨文讲话中警示美国在能源方面,正落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他对国会说,“我不能接受未来的工作和产业在我们的领土以外生根发芽——我知道,你们也不希望如此。”
美国和其他国家正在推出刺激措施,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奥巴马呼吁美国加倍努力。然而,很多西方和中国的主管预测中国会在能源科技竞赛中拔得头筹。
面对迅猛发展的中国市场,跨国公司也在中国建造大型的、最先进的工厂。丹麦的维斯塔斯公司(Vestas)已在东北建立世界最大的风机制造厂通过技术转让建造最新的电子控制装置和发电机。
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唐玛勒表示,“你不得不紧随这个市场,没有人见过风电市场如此迅猛的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协会表示,可再生能源产业正在迅速催生就业机会。2008年,产生的就业岗位达112万,每年增长10万。
但可再生能源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或将大于对环境的作用。2012年,中国的总发电量将超过美国,虽然其中的大部分仍将来自燃煤发电。
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使得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在发电中的比重达到8%。目前,在中国和美国,这一比重均低于4%。届时,燃煤发电仍将占到发电量的三分之二,而剩下的大部分来自核能和水电。
中国优势日渐发力
文章分析,中国争取主导能源设备的出口。其优势之一便是中国是电力设备的最大市场。政府投入巨资进行电网升级,仅2009年,就投入450亿美元。国有银行在借贷方面,也颇为慷慨。
中国的高层领导人也对能源政策日益关注。去年年初,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这是目前中国最高规格的能源机构,由国家总理温家宝担任委员会主任。
电力监管机构也发出指令,发电公司应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全国范围内,消费者得到慷慨的补助,也纷纷在自家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热水器,一时间成为潮流。
中国最大的优势或许在于国内年增长率达15%的用电需求。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为满足未来10年的需求,中国需要增加9倍于美国的发电量。
因此,当美国人习惯于认为自己在很多行业的市场已经最大时,中国的电力设备市场却使得他们相形见绌。这意味着中国生产商在大规模生产方面享有很高的效率。
在美国,电力公司经常遇到两难选择:是购买可再生能源设备还是继续使用已经建造并付费的火电站?而在中国,电力公司却要购买大量新设备,可替代能源如风电、核电在价格方面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同时,较低的贷款利率、40%的储蓄率,加之政府在可再生能源借贷方面的政策导向,也造成了中美之间很大的不同。
如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在能源领域,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是一种优势。尽管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的工资大幅上涨,维斯塔斯付给装配线工人的年薪仅为4100美元。
路漫浸其修远兮
文章指出,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承诺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尽管大规模生产使得成本下降不少,但风电价格依然比煤电贵20%-40%。太阳能价,格至少是煤电的两倍。
中国政府对所有的电力用户收取一定的可再生能源费。这项费用使得居民电费增加了0.25%-0.4%。对于工业用户,2009年11月,这一费用翻了一倍,增长约0.8%。
这项费用将用来支付给电网运营公司,以补偿可再生能源与燃煤电力之间的成本差价。中国一家工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可再生能源费用不足以影响中国在能源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
然而,电网运营公司似乎不太高兴。他们购买可再生能源以替代燃煤发电的额外成本得到了补偿,但在常年风沙的偏远地区建造风机和其他能源设备的输电线的巨大开支却无法得到补偿。将电力输送到城市的长距离传输损失很大,而且,近三分之一的风机尚未与国家电网并网。
没有联网的风机建造之时,电网建设没有跟上。根据规定,电网运营商如未将可再生能源运行与电网连接,需要补偿的数额为未输送电价的两倍。
另一方面,随着价格大幅下跌,中国风电和太阳能行业也在逐步寻求海外销售市场,但却要面对西方公司对于其不公平优势的指责。2009年11月,一家中国公司与德克萨斯州的一家大型风电场签约之时,就有声音在国会呼吁停止联邦对于进口设备的支出。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常务副会长马玲娟表示,“每个国家,包括欧美,都希望得到低廉的可再生能源。现在中国达到了这个水平,却遭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非议。”
为尽快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目标,世界银行也建议中国加快水电发展,尽快改善风电的开发质量,鼓励省及区域之间的可再生能源交易,推广绿色电力认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