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登高”绝句及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tephenmengste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13日—14日,我参加了金沙县教育局教研室在西洛中学组织的“深化群文阅读。构建有效课堂”初中乙组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作为一名参赛教师,在西洛中学八年级(5)班尝试执教了一堂“登高”绝句阅读、赏析课,荣幸获得了二等奖。在两天的时间里,我认真聆听了其他八位优秀教师执教的群文阅读优质课,结合之前听过的几节群文阅读展示课,对本次参赛及这种一节课内阅读多篇文章的教学方式有了一些思考。
  一、教学内容概述
  我这次执教选择的内容包括一首“登高”五言绝句,三首“登高”七言绝句的阅读、赏析,《登鹳雀楼》《登飞来峰》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诗歌背诵篇目,《登岩孔白云山》是我现在任教的八(6)班学生张敏创作的,《登兰州皋兰山》则是我2013年岁暮在即将结束兰州学习之旅时即兴写的。
  第一首绝句《登鹳雀楼》前面写景,后面抒情,诗里激荡着对光明的留恋和追求,并阐释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第二首绝句《登飞来峰》则是通过虚实结合写景言志,表达诗人不畏艰难、自信的博大情怀。第三首绝句《登岩孔白云山》写景兼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热爱家乡的愉悦心情。第四首绝句《登兰州皋兰山》叙事、写景后直接抒发难舍难分的感伤。这四首“登高”绝句,登高望远,思深抒怀,表现豪迈、自信、愉悦、伤感的情怀。我依次展示唐宋诗人的千古登高绝句和两首师生的诗作,使学生从阅读、赏析诗歌中得以情操的熏陶和绝句创作兴趣的激发。根据格律诗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授课课型定为以学生阅读感悟为主的综合性诗歌学习赏析课。
  二、教法及教学过程
  我采取的是“一带三”的群诗阅读、赏析方式,用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后,在幻灯片上展示阅读、赏析诗歌“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阅读注释;第二步:描述诗句;第三步:品析字词)。创设情境导入后,我采取了多形式的读(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读、起立读等),让学生真正积极参与阅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紧接着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学生共同赏析第一首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结合我校“学、教、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大胆放手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圈划,赏析、批注其他三首“登高”绝句,让学生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主动积极发言持续了约10分钟,当学生赏析中遇到阻碍时,我适时简要点拨启发。课堂上,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精美的朗读音频和视频,从听觉、视觉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作了相应的拓展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以“登高”为话题,试创作一首五言或七言绝句的作业。整堂抑扬顿挫的诗歌阅读、赏析课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达到了阅读与速读结合、思考与讨论达成、合作探究、赏析提高的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教后反思
  绝句较精短,诗歌赏析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如果时间足够,我还应该关注标题、作者、背景、题材及语言风格等。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诗歌教学的特征,立足诗歌本身,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日积月累,学生的赏析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我在教学中有需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口语表达中有表述不够简洁优美,有方言音,板书没有起到画龙点睛、贯穿始终的作用,教态中手势运用和面部表情的不和谐,对学生表扬鼓励与评价不及时等。这都需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相联结,力争更上一层楼,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四、关于群文阅读的一些思考
  群文阅读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就是把一组文章(诗歌),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提出观点,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师生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诗歌),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2013年12月9日—10日,树人教育研究院、教育部西南课程教育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举办“第三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推进群文阅读的发展。现在的群文阅读实踐探索大体上分为五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为代表;第二个层级突破教材,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增加课外阅读,“一篇带多篇”基本上是这个思路;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或者“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第四个层级提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以“主题阅读”为代表;第五个层次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具体形式以“班级读书会”为典型,更加灵活的则以“书香校园”的建设为典型。最后一个层次的“书香校园”是一种境界,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氛围、一种文化。我们经常说的群文阅读往往是指第四个阶段,在课堂内围绕某个主题选文后组织学生阅读。
  群文阅读确实能够让师生回归“阅读”的本源,真正走进阅读,这是对真实阅读状况的模拟,能够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从而落实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要求,但是怎样把群文阅读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之日常化,而不是作秀似的表演,是我们现在应该多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学生、家长能否适应群文阅读。教师与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适应对每篇课文的精讲精读、条分缕析,任课教师唯恐知识点没有讲深讲透,家长也认为教师讲得太少是不负责任。
  (二)怎样处理选文与课文的关系。现行的教材主要是以主旨与文体为线索编排单元课文,而群文阅读可以以中心、作者、写法、文体甚至语言特色等为线索,因此现行的教材不适合完成群文阅读教学,这就需要学校另外印制相应的教材。但是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群文阅读研究的条件,因为不可能每个学校都能够出配套的群文阅读教材,既有经费的问题,又有教师研究水平的问题。
  (三)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编排群文阅读的主题顺序。现在的群文阅读,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如何选择并组织阅读材料?按作品风格、写作对象、写作技巧、突出特点组材等,这种完全由老师个人确定的分类选择,科学吗?是否随意性太强?学生的成长是有连续性的,我们的教学活动往往也是有连续性的,怎样才能把这种连续性融会群文阅读中?还有教师的培训、评价系统的跟进等。目前,有一个环节是我们不太容易解决的,因为没有配套的群文阅读教材,图书馆书籍分类还不够规范,不便于学生借阅。教师可以把需要的篇目收集好,设计好阅读思考题,印制成资料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群文阅读的出现,赋予普通一线教师“编者”的身份,拥有“选择”的自由,同时也赋予责任。因此,“群文阅读”对一线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充分挖掘群文阅读的长处,争取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力。
  执教四首“登高”绝句及对“群文阅读”的一些思考,脑海中再次浮现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朴实话语,我陷入沉思,同样,我会在群文阅读及教育教学之路上充满百倍信心,且行且实践。
其他文献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竣的挑战.企业为了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则会通过开展信访工作与企
期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信息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需要引入到档案馆融入智慧城市的建设、相关
期刊
合并会计报表反映了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业绩,可以使投资者更加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目前,一些企业集团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用成本法与权益法相结合的方式粉饰财务报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绿色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就促进了环保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当中使用环保型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环保性.本文首先分
孙颖迪,一位出生于1980年的青年钢琴家,2005年4月因一举夺得第七届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桂冠而蜚声海内外,之后应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组委会的邀请,于2005年至2007年间在世界各
摘 要: 现代民间绘画是我国农村群众美术创作活动的产物,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是坚持文化创新的结晶。作者主要分析了现代民间绘画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民间绘画 特征 群众性  现代民间绘画又称农民画,发端于农村,生长于民间,是中国特定历史与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画种。它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和演进、继承与创新,以特有的性质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受到中外艺术界的关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方面发展都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国际间的经贸交流变得尤为重要,如中日之间.鉴于此,目前社会对于商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