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之舞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oab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楼兰古国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鸟,传说羽毛丰满后会一直追着太阳飞,直至炽热的太阳将其羽毛点燃,化为灰烬,楼兰的子民称它为火烈鸟。
  
  肯尼亚西部,著名的东非大裂谷贯穿其中。在那深壑万丈、险景不绝的峡谷中,隐藏着一潭潋滟的湖水,湖不大,只有62平方千米,水也很浅,只有两三米深。但是,这里是地球上最冷酷无情的火山湖,湖水的成度超过死海,湖水的高温和高碱性使这里几乎成为不毛之地。不过,有一种动物却生活在这里,其数目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它们的筑巢之地如此偏远和荒凉,以至于直到1 959年,欧洲一个鸟类专家才发现这片充满毒气的鸟类栖息地。这里竟聚集有至少400万只火烈鸟,它们仿佛一群天外来客,悠闲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短暂的雨季结束了,旱季又回来,湖水蒸发得如此之快,湖面上很快就结成了一层盐;风一吹,盐层变成盐山,在湖中央形成20千米长的浮“冰”。成千上万只火烈鸟就在那里筑巢,它们把巢穴修筑在隆起的盐堆上,避免鸟卵被洪水淹没或者被高温烤熟。
  
  红羽之谜
  
  鸟类学家常常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湖称作“世界上最令人称奇的鸟类大观园”。地壳剧烈运动形成火山湖,火山喷发后飘散的熔岩灰,经雨水的冲刷流入湖中,而这些湖泊都没有出水口,如此长年累月,造成湖水中盐碱质沉积。由于火山湖水中富含苏打(碳酸钠),这里成为大多数生物的生命禁地。只有一种当地的碱水罗非鱼依靠水中的微生物生活在湖水的边缘地带。湖水中的另一种生物是螺旋藻,这种暗绿色的水藻富含红色素,湖水因此呈现出鲜艳的红色。火山湖的湖水也许是世界上“最刻薄”“最吝啬”的水体,这却给火烈鸟筑巢和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里,至少它们不用担心来自掠食者的骚扰。不过,即便如此,它们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因为有时候湖水对它们来说也可能变得致命:降水不足的时候,湖水的含碱度甚至可以达到氨水的浓度,而当地下火山水涌出时,温度常常超过60℃。腿上厚厚的鳞片,可以帮助火烈鸟在涉水觅食的时候抵御高温。
  火烈鸟的羽毛之所以呈现红色,就是由火烈鸟摄取的螺旋藻造成的。螺旋藻中除含有大量蛋白质外,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红素。一只火烈鸟每天大约吸食0.5千克螺旋藻。天长日久,这些色素积存在火烈鸟的血液里,血液沸腾,急速流动,它的羽毛就渐渐如火焰般鲜红,而一旦羽毛脱离它的身体,血液断流,火焰熄灭,红色自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方面,火烈鸟以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另一方面,这些水藻正是吸收了火烈鸟的排泄物在温暖的碱性湖水中生长起来的。就是这种动植物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造就了东非这片贫瘠土地上的自然奇观。曾经有人为了弄清楚火烈鸟红色羽毛的成因,对饲养在动物园里人工喂食的火烈鸟进行过观察,发现时间长了,火烈鸟的羽毛就会从粉红色变成纯白色。
  
  爱情之舞
  
  火烈鸟往往成千上万只聚集在一起,一个挨一个紧密地排列着,远远望去,红腿如林,似蜘蛛一般。火烈鸟与雁类相似的叫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如果从飞机上向下看,遍地通红,绵延好几千米,就像一块巨大的红地毯,又宛如一片在泥沼原野上沸腾的红色波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火烈鸟在一年中的每个时段几乎都会繁殖。每到繁殖的时候,火烈鸟们就会成群结队地来到火山湖。没有人知道它们从哪儿来,将在这里停留多长时间,最终又将去什么地方,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将有超过4D0万只火烈鸟聚集到这里。
  火烈鸟实行一夫一妻制,求偶活动十分壮观。火烈鸟因其在恋爱期间由粉白色变为火红色,故称火烈鸟。每到求偶期,雄鸟竞相追逐雌鸟,雌鸟则假装躲避,展翅逃窜。几经周折,雄鸟追上雌鸟,双双展翅舞蹈,交颈嬉戏,远远看去,就像火山湖边两团熊熊燃烧的烈火,非常壮美。
  爱情舞蹈过后,雌鸟便在火山湖边浅滩衔泥做窝,为产卵和孵化做准备。一般一次只产一个卵,一个月后,雏鸟破壳而出。在火山湖边,火烈鸟幼雏会经历生命中的两个重要阶段。最初,它们的日常饮食由亲鸟提供,随后,等它们的爪子长出结实的蹼,它们就离开鸟巢学习飞行。等到能像成鸟一样起飞并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迁徙的时候,它们会重新回到由成鸟轮流守护的栖息地——那里有成千上万只小鸟,它们3个月后才能长出丰厚漂亮的羽毛。3年之内,几经换羽,最后出落成身披红羽的成鸟,加入鸟群活动。火烈鸟是世界珍稀鸟类,寿命可达到50岁。
  
  金鸡独立
  
  火烈鸟是鸟类中的四不象,如何为它分类是鸟类学的一个著名难题,已困惑了几代鸟类学家。简单来说,在分类学家眼中,火烈鸟似乎是一个由一部分鹳的结构和一部分鸭子的结构拼接而成的怪物。火烈鸟不是严格的候鸟,喜欢群居。只在食物短缺和环境突变的时候才会迁徙。迁徙一般在晚上进行,白天时则以很高的飞行高度飞行,目的都在于避开猛禽类的袭击。每到需要迁徙的时候,总有少数火烈鸟率先飞离湖面,拉开迁徙的序幕。然而,其他的火烈鸟好像并没注意到,于是这一小群火烈鸟又飞回到湖面上。可是第二天,这少数的先行者会继续尝试。这一次,有更多的火烈鸟会和它们一道起飞,然而绝大多数的火烈鸟依然是毫不在意。所以,这些先驱又飞了回来。这样的尝试要持续好多天。每次都有更多的火烈鸟加入飞行的大军,可是终因大多数的火烈鸟依然没有注意到,大迁徙的计划一再搁浅。但有一天,情况终于改变了。和以前一样,那些少数的火烈鸟再次扇动翅膀,有一小部分火烈鸟加入它们的行列。这一次飞起来的火烈鸟还是少数,但它们的行动已经足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整群的火烈鸟都飞了起来,大迁徙开始了。那是十分壮观的一幕,数万只火烈鸟同时腾空而起!
  在观赏火烈鸟时,人们一般会注意火红的羽毛和修长的脖颈,却忽略一个看似简单却高深莫测的谜团:火烈鸟为什么总是单腿站立?人们起初注意到,火烈鸟睡觉时喜欢把脑袋插入右侧翅膀。所以就联想到,火烈鸟单腿站立是否也有左右偏好。经观察发现,火烈鸟站立时似乎没有左右腿偏好。研究发现,相对于在陆地上,火烈鸟更喜欢在水中单腿站立。简单地说,火烈鸟单腿站立是为了“保暖”。火烈鸟喜欢在水中歇息,如果把两条腿都伸进水里,它会失去更多热量。火烈鸟在水中会两腿轮流站立,以防一条腿由于过冷而冻伤。如果一直用某一条腿站立,它们会失去更多热量,而且可能造成软组织冻伤。由于重力对身体循环系统的影口自,单腿站立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火烈鸟保存更多能量。
  
  逃生绝技
  
  火烈鸟鲜艳的红色很容易被攻击。鬣狗是一种强悍的中型猛兽,它们集体猎食瞪羚、斑马、角马 等大中型草食动物,甚至可以杀死半吨重的非洲野水牛。鬣狗犬齿、裂齿发达,咬力强,是唯一能够嚼食骨头的哺乳动物。它们的感觉器官十分敏锐,尤其是它们的嗅觉和听觉。鬣狗通常会在早晨对火烈鸟群发动攻击。早晨大量火烈鸟聚集在湖畔饮水。一只鬣狗悄悄地来到湖边,小心地朝离湖岸最近的一群火烈鸟潜去,然后猛然前冲。鬣狗在身后的湖面上留下了一条狡猾的S形水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迅速逃离湖畔并飞上天空的火烈鸟能够免于捕食,而那些体弱行动迟缓的火烈鸟往往就会被捕杀。
  在盐的王国,火烈鸟的生活并不总是玫瑰色的。它们最凶残的敌人并不是这个会发出令人生厌笑声的杀手,而是秃鹳。这种巨大的飞禽,以捕杀其他动物为乐趣。动物保护者曾亲眼目睹一只秃鹳一次连续捕杀了15只小火烈鸟,它并不把这些小鸟吃掉,而是为了从中取乐。通常,只要有食肉动物出现,对于火烈鸟就意味着一种危险:担惊受怕的火烈鸟父母不得不逃到远处,避开猛兽的正面攻击。回来之后,如果找不到它们的子女,那些逃过猛兽利爪的小鸟有时也会被活活饿死。
  一群红色的火烈鸟正在火山湖畔悠闲地踱步,捕食小鱼虾。突然,气氛紧张起来。开始,火烈鸟呆立观望,紧接着在浅水中快速奔跑起来,振翅起飞。原来一只狒狒悄悄地靠近了火烈鸟群,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了鸟群。它疯狂地追赶逃跑的火烈鸟。狒狒速度惊人,它在半空中把一只想要飞离的火烈鸟抓住。火烈鸟擅长飞行,但是它们需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能起飞,那些跑得慢来不及起飞的火烈鸟,通常就会成为捕食者的口中餐。狒狒一旦捉住火烈鸟就会拖到岸上分食。显然,一只火烈鸟喂不饱几只狒狒。于是,狒狒又缓缓地靠近火烈鸟群,想故技重施。这么密集的鸟群,一扑就能猎到一只啊。然而,一次次地失败了。每次,狒狒扑上去总是落空,只见火烈鸟几乎总是同时冲向天空。那么多、那么密集的火烈鸟,冲上去怎么连一只也逮不住呢?原来当鸟群惊吓过后,就会保持高度警惕,如果鸟群中一只火烈鸟作出反应,身边的同伴就本能地跟随,根本没有思考同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正是这种对同伴的信任,才让它们及时逃生。缩短逃命时间,才是这种群居动物的生存绝技。
其他文献
近年来腐败行为入罪的比例越来越低,腐败犯罪轻刑化现象更加严重,其原因是立法不完善,犯罪构成过于严格,执法不严,放纵犯罪.刑罚惩治力度的不断减弱,影响“不敢腐”效应的形
科技与宗教的结合,让“互联网宗教”呈现出一门当代显学的发展潜质.从宗教界一线实践出发来看,互联网宗教的研究与治理有必要在上层理念架构上确立认识论基础、可行性基础和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以微波消融时间在2009年6月1日~2012年5月31日间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
会议
分析了铸钢件裂纹、球铁件缩孔缺陷成因。防止铸钢件裂纹缺陷的措施是设补缩筋和拉筋,适当增大铸造圆角,熔炼时选用含硫、磷较低的废钢及合金;在工艺设计时,采用同时冷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