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增强高中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gang8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来的高中教学过程中发现,普遍学生认为,物理太难学。要解决物理难学的问题,摆脱物理教学的困境,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出发,帮助他们逐步走出困境。
  【关键词】信心 培养 注重 开拓
  
  近年来,高考理综的物理学科成为的多数学生最头疼的学科,近乎是谈"物"色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来自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难度加大产生的极大心理压力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高一物理的运算又迅速地从单纯的算术、代数运算过度到函数、图像、向量、极值等运算。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应用数学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优化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质量,这对于刚上高中的只有形象思维或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中质量上的飞跃。高中物理难学是确实存在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觉得成绩比初中退步了,对现在的成绩感到不满意,而且对学习高中物理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在高考各科成绩中,物理学科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而在学生当中’物理难学’成为抹不去的阴影。不良的竞争,过大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结果"台阶"的跨越更显艰难。
   二、一成不變的学习方法,造就极强的依赖性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高中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事实上,学生学会物理,到自己会用物理差距还非常大。从我多年的调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这已是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只限于课堂听讲,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课后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公式,生搬硬套。少了求知的热情,成功的喜悦,只靠考试、升学的压力是无法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反而会出现"惰性心理",完全依赖老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思路狭隘,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框约束,只能套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只能模仿,不能创新,思维僵化。"满堂灌"教学法和"题海战术"是产生惰性心理的温床。
  三、思维定势,缺乏变通迁移
   思维定势的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负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的为正向迁移;起干扰、抑制作用的为负迁移。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负迁移的消极表现:
   1.在解决新问题时,盲目地照搬旧经验,不注意新旧问题间的差异 。
   2. 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思维方式的僵化,不利于思维的发散,缺乏创造性。
   3. 在建立概念和规律时,学生因未真正掌握其内涵和外延,便会造成"定势错觉",而极易迁移到应用中去。不能区别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物理概念,如电压和电动势,电势与电势能,质量与重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等。
   4. 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时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差,理解不透切,将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上相近、相似、或相关的概念或规律混淆,产生晕轮效应,成为学习的障碍。如在对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认识上,学生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所受的重力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问题的认识上,学生对鸡蛋碰石头这一物理现象,认为鸡蛋碎了是由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分不清变化和变化率,如速度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率;磁通量的变化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等;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学生将其作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一般关系,以滑动摩擦力概念代替了摩擦力概念;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及其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学生将这一特征当作圆周运动的一般特征,以匀速圆周运动概念代替了圆周运动概念。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给他们开阔眼界的机会。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兴趣萌发出来了,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二、注重物理实验,让学生动起来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实验在物理研究、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几年来的新课改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加重了,高中物理更抽象,而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增强了,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演示实验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实验更使他们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课外小实验又有趣,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
   可见,实验确实是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的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可以给学生亲切感,消除对物理学的畏难情绪。并且有人曾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与实验装置的复杂程度成反比。但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实验的针对性,不要令学生看过了、做完了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实验有什么目的和作用;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心态,如为了结果完美而修改资料,把实验当游戏等。
   三、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与身俱局来的,要通过训练才会得以提高。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材料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从一个给定的信息中产生新的信息,从同一来源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 其次,要进行集中思维训练。集中思维就是以某个思考对象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三,要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就是训练学生从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类事物的能力,可以正向联想,也可以进行逆向联想。 第四,要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尽管物理学中的概念通常很抽象,但是通过巧妙的构思可以找出形象的比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形象的比喻。 第五,要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概念、推理、判断等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的分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要搞"题海战术""满堂灌",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其陷入狭隘的框框条条中。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的核心任务和教学主旨就是如何有力引导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并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思路,针对不同的教学板块内容,加强解题能力的培养和练习。微元思想最为一种数学解题思想在高中物理的学习和解题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微元思想 解题应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时候由于解题思维和方向的单一导致出现思路受阻或者陷入死角的情况,这时,适时的改变解题策略
【摘要】分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能力接受水平等角度出发,制定适合本班级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各学生对于各学科的学习兴趣不同,在初中的教学中,特别是理科的教学方面,尤其是要注意这一点,给予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辅导,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化学教学 教学应用    一、什么是分层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方
小学阶段让孩子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培养读书的兴趣,能让小学生终身受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少的孩子却不喜欢读书,有的孩子读书如蜻蜓点水一般不求甚解。那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习惯呢?我在工作中有行之有效的体会及经验,浅谈如下:  一、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因而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就尤为重要。兴趣往往是在被激发
期刊
目的:  本研究在对健康保障的内涵进行梳理以及对高血压健康保障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杭州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保障状况调查,了解社区提供高血压健康保障及相关服务的进
故乡,给我留下许多儿时的记忆,萤火虫便是其中之一。  我出生于大连,家在毗邻郊区的商店街。离家不远处,有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河——沙河,岸边是一片杂木小树林和绿草地。按理说,这样的环境,到了夏天,一定能看到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的美景,但我始终没有看到。这也难怪,虽说我家在市郊附近,可是一出家门便是车水马龙的街市。萤火虫,大概对这样喧嚣的环境是敬而远之的吧?  不过,幼时的我一直很想看到萤火虫。记得家中有
期刊
【摘要】随着新教改的不断实施,中学化学教育也在变化中发展。新教材不仅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变,教师的教学要变,而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要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入创新手段,如何将学生的化学兴趣激发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 创新思维 素质课堂    现代化学教育的任务已经不是单纯地传授化学知识,而是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和素质,即培养
【摘要】化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及复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实验插图、图示、习题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  【关键词】化学 阅读 能力 培养    一、加强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摘要】通过讲评试卷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一直是高中教学的普遍方法。有效的试卷讲评策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认知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控能力,从而提高考试成绩;相对而言,缺乏科学性的试卷讲评方式将会使得学生的复习效果事倍功半,导致考试成绩下降。高中物理教师一直对试卷讲评策略进行探索研究,力图找到最有效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策略方法。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一些看法和建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