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A0级以上级别的市场更多的都是合资品牌在呼风唤雨,但是对于A00级汽车市场而言,我们则可以肯定地说,这也应该是自主品牌驰骋的舞台。就在“神”一样的奥拓缺席的这几年中,尽管还有乐驰在苦苦地支撑着合资品牌的势力,但在同样“神”一样的QQ的攻击下,还是难掩溃败之情。现在,新奥拓归来了,尽管形象上已经有了彻头彻尾的改变,但余威尚存,它与乐驰一起能否PK强大的自主品牌?先来看看各自的身体素质吧。
尽管合资品牌的品牌优势绝对明显,但在讲究价廉的A00级车市场,品牌因素却似乎并不十分重要
在本文的这4款车型中,新奥拓和乐驰的起步价都超过了4万元,而熊猫和奔奔则都未达到4万元,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入门排量,甚至还能够拥有更多的配置,性价比因素似乎更应该适用于廉价的A00级车市场。但品牌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雪佛兰的金领结和新奥拓的铃木品牌标识的确会占据着一定的购买成本,毕竟有了它们的助威,你完全可以相信这是一款原创的独一无二的车型,所以即使QQ卖得火得不能再火了,也不会有人认为孪生一样的乐驰会是抄袭QQ的作品,这就是品牌的实力。而QQ的热卖告诉我们乐驰的外形看起来永远都不会过时,它完全具备吸引眼球的资本。新奥拓尽管在外形设计上与上代车型已经大相径庭,但它的确拥有了一个更加时尚可爱的外形,在这4款车型中,相信除了熊猫无人能及,这为它的再度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反观奔奔和熊猫,产品的定位不会让人们把过多的目光放在品牌形象上,毕竟这是代表着最为低端的入门级车型,价廉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它们确实也拥有着足以打动人心的设计。在A00级汽车市场,品牌因素似乎显得并不重要,而且几千元的差距也不足以反应出品牌的价值,在这一细分市场,自主品牌车型完全不会处于下风,无论是奔奔还是熊猫,都拥有足以抗衡新奥拓和乐驰的实力。
做工和品质在一段时期内仍是自主品牌的软肋,新奥拓和乐驰的确更胜一筹
尽管外形都以讨巧的可爱风格见长,但是这4款车型的内饰设计却完全属于4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新奥拓显然并不想将可爱进行到底,无论是上深下浅的色彩搭配,还是矩形的中控台设计,你绝不会首先联想到可爱,如果把尺寸放大的话,它完全具备A级车的风范。熊猫则就不然,大量圆形和亮面的设计让它看起来有些夸张,沉稳的中大型车显然不会采取这样的夺目元素,但是放到此类A00级车身上,就显得非常合理,尤其是与外形夸张的卡通元素相衬,更能够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眼球。奔奔的内饰布局则略显沉闷,尽管纯黑的设计的确有助于提升运动气息,但是椭圆形的中控台并不会为它加分,它只能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设计,没有太多的亮点所在。乐驰的内饰设计更是如此,矩形的中控台设计甚至比奔奔还要规矩,好在银色材料的应用增加了视觉层次感,这让它反而不会显得沉闷,和谐的整体氛围也不会成为拖累,似乎比奔奔顺眼许多。不过,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自主品牌在细节的处理上还缺乏一定的功力,同样的塑料选材,新奥拓和乐驰运用得更加纯熟,各个零部件之间的接缝处做工要细腻许多,与奔奔相比,明显高出一个档次。尽管对于A00车而言,细节的处理并不能够左右市场的成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差距的存在,而这在一段时期内也将是自主品牌的软肋所在。
不以车身尺寸论英雄,驾乘空间的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判断大相径庭
4款车型巧合地全部采用了颇具运动感的双色座椅设计,只不过在拼接的处理上略微不同,其中尤以新奥拓显得最为时尚个性,毕竟在正常的车型里能够把头枕和椅背整合在一起的设计并不多见,除非真的想成为一款不折不扣的运动座椅,椅背上的“ALTO”更是对运动氛围的营造提供了不少帮助。织物面料提供了良好的软硬度,它们的乘坐感觉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基本都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新奥拓、熊猫和乐驰的主驾和副驾座椅均只能进行前后与靠背角度的调节,这个级别的小车没有提供座椅上下调节完全可以理解。只有奔奔更加体贴地考虑到了前排驾乘者的身高差异,椅面高度虽然仅仅只有3cm的可调范围,但这已经表达了一种更加贴心的态度。4款车型的长宽高和轴距尺寸数据将是一段很长的数字,虽然能够帮我解决掉一部分文字稿件的压力,但场面着实不太美观,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纠缠在这些数字游戏当中。因为我们的实际测量结果与通过车身尺寸而推测的理论空间确实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这4款车型中,奔奔的各项尺寸无疑都是最大的,但它除了在前后排座椅的宽度上占据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外,也只能与新奥拓的前排座椅空间达到平起平坐的水准,后排座椅的腿部空间甚至还没有乐驰来得实在,乐驰的后排座椅腿部空间成为4款车型中的佼佼者,而所有4款车型的前后排头部空间则就完全处于伯仲之间了。但对于行李空间而言,奔奔此时又会表现出强大的优势,行李厢门更大的开启面积让它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此时熊猫则就表现得过分讨巧了,尽管由后风挡直接充当行李厢门的设计看起来十分可爱,但实用性也会大打折扣。
新奥拓单一的动力装备有点势单力孤,乐驰此时脱颖而出
动力方面,自信的长安铃木仅仅为新奥拓装备了一款1.0 L发动机,而其他3款车型除了同样的1.0 L排量发动机外,还拥有着更高排量的发动机,其中熊猫和奔奔为1.3 L发动机,乐驰为1.2 L发动机,而我们此次试驾恰恰也正是这几款更大排量的车型。毋庸置疑,无论是52 kW的最大功率和92 N
尽管合资品牌的品牌优势绝对明显,但在讲究价廉的A00级车市场,品牌因素却似乎并不十分重要
在本文的这4款车型中,新奥拓和乐驰的起步价都超过了4万元,而熊猫和奔奔则都未达到4万元,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入门排量,甚至还能够拥有更多的配置,性价比因素似乎更应该适用于廉价的A00级车市场。但品牌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雪佛兰的金领结和新奥拓的铃木品牌标识的确会占据着一定的购买成本,毕竟有了它们的助威,你完全可以相信这是一款原创的独一无二的车型,所以即使QQ卖得火得不能再火了,也不会有人认为孪生一样的乐驰会是抄袭QQ的作品,这就是品牌的实力。而QQ的热卖告诉我们乐驰的外形看起来永远都不会过时,它完全具备吸引眼球的资本。新奥拓尽管在外形设计上与上代车型已经大相径庭,但它的确拥有了一个更加时尚可爱的外形,在这4款车型中,相信除了熊猫无人能及,这为它的再度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反观奔奔和熊猫,产品的定位不会让人们把过多的目光放在品牌形象上,毕竟这是代表着最为低端的入门级车型,价廉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它们确实也拥有着足以打动人心的设计。在A00级汽车市场,品牌因素似乎显得并不重要,而且几千元的差距也不足以反应出品牌的价值,在这一细分市场,自主品牌车型完全不会处于下风,无论是奔奔还是熊猫,都拥有足以抗衡新奥拓和乐驰的实力。
做工和品质在一段时期内仍是自主品牌的软肋,新奥拓和乐驰的确更胜一筹
尽管外形都以讨巧的可爱风格见长,但是这4款车型的内饰设计却完全属于4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新奥拓显然并不想将可爱进行到底,无论是上深下浅的色彩搭配,还是矩形的中控台设计,你绝不会首先联想到可爱,如果把尺寸放大的话,它完全具备A级车的风范。熊猫则就不然,大量圆形和亮面的设计让它看起来有些夸张,沉稳的中大型车显然不会采取这样的夺目元素,但是放到此类A00级车身上,就显得非常合理,尤其是与外形夸张的卡通元素相衬,更能够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眼球。奔奔的内饰布局则略显沉闷,尽管纯黑的设计的确有助于提升运动气息,但是椭圆形的中控台并不会为它加分,它只能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设计,没有太多的亮点所在。乐驰的内饰设计更是如此,矩形的中控台设计甚至比奔奔还要规矩,好在银色材料的应用增加了视觉层次感,这让它反而不会显得沉闷,和谐的整体氛围也不会成为拖累,似乎比奔奔顺眼许多。不过,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自主品牌在细节的处理上还缺乏一定的功力,同样的塑料选材,新奥拓和乐驰运用得更加纯熟,各个零部件之间的接缝处做工要细腻许多,与奔奔相比,明显高出一个档次。尽管对于A00车而言,细节的处理并不能够左右市场的成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差距的存在,而这在一段时期内也将是自主品牌的软肋所在。
不以车身尺寸论英雄,驾乘空间的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判断大相径庭
4款车型巧合地全部采用了颇具运动感的双色座椅设计,只不过在拼接的处理上略微不同,其中尤以新奥拓显得最为时尚个性,毕竟在正常的车型里能够把头枕和椅背整合在一起的设计并不多见,除非真的想成为一款不折不扣的运动座椅,椅背上的“ALTO”更是对运动氛围的营造提供了不少帮助。织物面料提供了良好的软硬度,它们的乘坐感觉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基本都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新奥拓、熊猫和乐驰的主驾和副驾座椅均只能进行前后与靠背角度的调节,这个级别的小车没有提供座椅上下调节完全可以理解。只有奔奔更加体贴地考虑到了前排驾乘者的身高差异,椅面高度虽然仅仅只有3cm的可调范围,但这已经表达了一种更加贴心的态度。4款车型的长宽高和轴距尺寸数据将是一段很长的数字,虽然能够帮我解决掉一部分文字稿件的压力,但场面着实不太美观,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纠缠在这些数字游戏当中。因为我们的实际测量结果与通过车身尺寸而推测的理论空间确实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这4款车型中,奔奔的各项尺寸无疑都是最大的,但它除了在前后排座椅的宽度上占据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外,也只能与新奥拓的前排座椅空间达到平起平坐的水准,后排座椅的腿部空间甚至还没有乐驰来得实在,乐驰的后排座椅腿部空间成为4款车型中的佼佼者,而所有4款车型的前后排头部空间则就完全处于伯仲之间了。但对于行李空间而言,奔奔此时又会表现出强大的优势,行李厢门更大的开启面积让它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此时熊猫则就表现得过分讨巧了,尽管由后风挡直接充当行李厢门的设计看起来十分可爱,但实用性也会大打折扣。
新奥拓单一的动力装备有点势单力孤,乐驰此时脱颖而出
动力方面,自信的长安铃木仅仅为新奥拓装备了一款1.0 L发动机,而其他3款车型除了同样的1.0 L排量发动机外,还拥有着更高排量的发动机,其中熊猫和奔奔为1.3 L发动机,乐驰为1.2 L发动机,而我们此次试驾恰恰也正是这几款更大排量的车型。毋庸置疑,无论是52 kW的最大功率和92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