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计算机VB教学中的四个注重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LHQC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高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如果要使学生熟悉VB的基本概念,懂得VB语言,能够熟练地掌握一些程序设计的相关技巧和方法,并且有一定的程序编写思维能力,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就应该竭力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在生活中,我们对于一个人或事物,往往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第一印象形成之后,对事物的看法就会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课上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小程序,如汉字颜色、字体、字型的变化以及在不同位置的随机出现,只要改动一个数字,字体的颜色就会改变。学生是不是会觉得很神奇呢?教师还可以随意改动一些数值使屏幕产生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和五颜六色的几何图形等,让学生体会到改动一下程序就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效果。第一次课主要是让学生们观察,让他们觉得这些程序控制图形很好玩,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这些知识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产生了兴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同样很重要,不要让这一美好的开始瞬间就结束了。如果不小心破坏了他们对VB的美好的第一印象,要弥补回来也是很难的。在这阶段要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程序原来也可以这么“好玩”,不单单是“好玩”,而且要他们也“会玩”,这样就可以维持的学习阶段就容易多了。他们在学习上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了,不是老师强迫学生去学,而是学生自己会觉得“好玩”,自己想去挖掘更多好玩的东西,当然就会更主动去学习了。这就是我们想达到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体验,化困难为容易
  VB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动手操作,会读程序和会写程序完全是两回事,读程序和写程序对学生的水平要求也完全不一样。能理解程序的结构,关键的单词能看懂,大概也能看懂个七八成了,即使从来没学过程序的人,能读单词大概也能看懂三四成了。但是,即使学生能很好地看懂程序,他自己也不一定会写,写程序一定要练习,动手写一写,改一改,在体验程序的变化和实现的效果变化的时候,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程序。要踏踏实实地学好常量、变量、数据类型、表达式、基本语句、控制结构、数组、过程等基本知识。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材中逐步渗透,并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动手实践中开发思维,加深理解,灵活运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常量、变量、数据类型、表达式等基本知识,从而化解课本中较难的知识点。这些内容对于刚开始学习编写程序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理解的。但在讲循环结构时,可能有些学生就会觉得困难了,这时我们要多举实例,让学生从直观上去体会这些结构是如何进行运作的。如我用传统的流程框图制作了一个课件的动画,用箭头明确标明程序执行的流向,每次经过处理框时,其中的变量让它发生变化,当程序执行到判断框时,就让学生参与判断程序执行的方向,直到程序结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和观看中体会到整个程序是怎样执行的,从而理解变量在每次循环过程中,把原来的值“冲掉”,用新的值来替换。用这种教学的方式就很轻易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
  三、把握课本实例,从个别到一般
  有些学生基础知识学得还不错,平时上课表现也很积极,对程序这方面也比较感兴趣,平常考试也能表现得很好,对程序的理解也挺到位,但真让他们编程的话就感觉没什么头绪了,不知道如何下手。这些学生都缺乏一定的编写程序的能力,而要提升学生的编写程序的能力,关键还是要从课本的例题开始学起。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例题很简单,这看起来是很简单,但要真正编写出来又不是这样容易了。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抄例题开始,在例题上修改。熟悉了编写过程之后,再单独去编写一些其它的类似的程序,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及时巩固。
  学生学会了编写之后,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由个别的延伸到一般的,从课本例子的修改开始,边抄边改边创新,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了。
  (作者单位:浙江上虞市职业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着眼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都需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变成以学生为本的主动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行为。在江苏省现行规范办
以"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为例,探讨信息加工模式下的核心概念教学。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物理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