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江南到东北,种水稻的农民朋友都在使用“吡虫啉”来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吡虫啉”,因为它的商品名称有700多个,而且在产品标签上很难找到“吡虫啉”这个通用名称,光鲜夺目的却是它的商品名称、注册商标名称。“一药多名”弄得农户头晕目眩,而企业生产农药采取的“临时登记”,致使农药产品的数量得以大量被“复制”。这种名称、数量、标准的混乱,给使用者增加了辨认难度,使造假者得以浑水摸鱼。
2007年12月,农业部先后颁布了《关于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3个部门规章,发布了《农药名称登记核准管理的公告》,并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农药名称命名和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两个公告。由此,2008年成为农业部的“农药登记管理年”。农药管理“十年之痒”有望“药”到“病除”。
这六项新规定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从2008年1月8日起,国家停止批准农药商品名称,农药名称一律使用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直接使用的卫生农药以功能描述词语和剂型作为产品名称;自2008年7月1日起,生产的农药产品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二是将农药临时登记证的累积有效期由四年缩短到三年。三是对于已批准正式登记的产品,在其申请续展时,应按新规定补充所缺少的试验资料或综合报告,以便对其进行再评价。四是提高农药登记门槛,减少临时登记与正式登记的差距,尤其是提高了临时登记在农药残留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规范了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标签应当标注的内容和不得标注的内容,同时规定农药名称应当标注在标签的显著位置,商标标注的单字面积不得大于产品名称标注的单字面积。六是规范了农药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即有效成分和剂型相同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的设定梯度不得超过5个;添加渗透剂或增效剂的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不得降低。
在上述六项新政策措施施行后,预计农药产品名称可由目前的1.6万个减少到1700个,农药登记的数量也将明显减少,“一药多名”、产品数量多等问题将得到解决,农药标签也将得到进一步规范。(江西 李立群)
2007年12月,农业部先后颁布了《关于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3个部门规章,发布了《农药名称登记核准管理的公告》,并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农药名称命名和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两个公告。由此,2008年成为农业部的“农药登记管理年”。农药管理“十年之痒”有望“药”到“病除”。
这六项新规定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从2008年1月8日起,国家停止批准农药商品名称,农药名称一律使用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直接使用的卫生农药以功能描述词语和剂型作为产品名称;自2008年7月1日起,生产的农药产品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二是将农药临时登记证的累积有效期由四年缩短到三年。三是对于已批准正式登记的产品,在其申请续展时,应按新规定补充所缺少的试验资料或综合报告,以便对其进行再评价。四是提高农药登记门槛,减少临时登记与正式登记的差距,尤其是提高了临时登记在农药残留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规范了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标签应当标注的内容和不得标注的内容,同时规定农药名称应当标注在标签的显著位置,商标标注的单字面积不得大于产品名称标注的单字面积。六是规范了农药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即有效成分和剂型相同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的设定梯度不得超过5个;添加渗透剂或增效剂的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不得降低。
在上述六项新政策措施施行后,预计农药产品名称可由目前的1.6万个减少到1700个,农药登记的数量也将明显减少,“一药多名”、产品数量多等问题将得到解决,农药标签也将得到进一步规范。(江西 李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