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课例研究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ade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教学课例为例,阐述了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课例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指出实践“课例研究”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整合的一种有益尝试,有利于促进教研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课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1-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实验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形成技能最好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精心设计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节,开展了课例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再现和描述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旨在通过研究提高实验设计能力,改进实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课例研究的意义
  1.1 教学现状的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把“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主要平台。采取怎样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实验具有更强的问题性、探究性、实践性、参号性和开放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但目前化学教学中课例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提出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课例研究的课题,探索实验教学的策略,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为实验教学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2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新课程的实施者一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实践智慧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常规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是:“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教师的专业成长迫切需要加大“研”的分量,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课例研究,探索与研究实验教学的策略,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整合的一种有益尝试,可使教师自身成为一个研究者,在观课中成长,在课堂实践中成长,在反思、重整中不断成长。“课例研究”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课例研究的实施过程
  2.1 第一阶段:确定课例研究主题、内容
  实验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和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把自己当做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进行自我设计、判断、验证和反思,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探究科学结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探究性实验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亮点,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在问题性、探究性上开放性不是很大,学生的情绪调动不充分。实验结果往往在预料中,没有新意,没有悬念,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等等。因此,确定以“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课例研究”为课题,以“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为例开展课例研究,探索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2.2 第二阶段:立足课堂,设计-实践-反思-重构-再实践
  2.2.1 第一次授课
  (1)教学设计
  本课例是“氯气的性质”的第二课时。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已经知道氯气可以与金属、非金属单质反应,体现出强氧化性,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通过氯气跟水的反应和氯水的性质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产生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互动的方法分析氯水的成分及起漂白作用的物质。具体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学生实验报告单则如表1所示。
  (2)教学效果
  第一次授课通过活动与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分析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氯气与水的反应和氯水的成分等相关知识,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反思
  这种设计初步体现了探究的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氯气能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情境,提供了检验氯水成分的必要试剂,并且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分析氯水中的成分,并根据实验结果探究得出氯气与水的反应。但教学的设计过于简单和具体化:问题是教师提的,实验设计也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学生的思维虽然会比较集中,解决问题比较快,但却限制了思考空间,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探究程序的掌握,影响了探究效果。
  2.2.2 第二次授课
  (1)教学设计
  根据第一次授课存在的问题,使用创设“渐进式问题—,猜想式问题一开放式问题”的策略,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本节课旨在改变第一次“明确问题、实验操作、验证结论”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效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方式。首先利用日常生活中“养金鱼能否用自来水”的问题,并将这一生活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通过“氯气通人干燥、湿润的红色布条”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对实验中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元素组成上推测氯水中除水外的其他成分,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再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推论,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最后的归宿也聚集在“用自来水怎样养金鱼”的圆满解决上。即“在解决生活的问题中学习化学”,层层深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学生实验报告单如表2所示。
  (2)教学效果
  第二次授课围绕生活中“养金鱼能否用自来水”的问题展开,进而转化为氯气与水反应的问题探究中,教师的情境激发,师生间的演绎推理,环环相扣、推波助澜地把学生的学习逐渐推向高潮,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打开了运用已学知识、探索未知领域的广阔自学空间,学生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自然生成。本次授课既落实了知识目标,又发展学生探究设计的能力,对探究学习思路的形成有很好的奠基作用。
  (3)教学反思
  在探究活动中,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首先要研究哪些问题是有利于主动探究的,怎样呈现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与第一次授课比较,在第二次授课过程中,问题有了一定的层次性,问题的出现基于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问题的解决基于学生的办法,教师对问题的主线索起到引领作用。在设计实验探究这部允采用学生间“自主出题、自主实验”的开放式教学设计。这种实验探究模式突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问题的科学性、重要性、可探性,注重发现与探究,重视过程与开放,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信息交流的互动性。既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探究思维方面又存在—定的指向性。在规范操作基础上,属于既扶又放的教学模式,对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比较高的提升,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模式如图4所示。
  3、反思与总结
  第一,课例研究重视积累,重视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研究过程既是发现和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强调面对教学共同分享,合作研究,提供了实践反思、对话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提升教研的实效性。使化学教师能够有效驾驭“探究性实验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化学实验教学中课例的研究,有效落实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实验探究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三,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课例的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限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对各课型不同教学设计的比较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所获得成果的代表性、典型性还有待拓展。
  总之,课例研究作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方式之一,架起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是一种重要的实践研究方式。课例研究不仅增长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智慧,同时切实体会到教育的长远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系统解析教学逻辑的概念内涵和课堂表现,以概念原理类内容的优质公开课为研究对象,归纳优质课的教学逻辑特征。进而提出优化课堂教学逻辑的策略:从不同层次上精致教学过程、由内而外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系统协调地生成课堂教学线索等。  关键词:课堂教学逻辑;优质课;特征;优化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0–0006–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
(一)  吉陶乐是一个寻宝机器人。  海盗王藏在鲸鱼肚子里的珊瑚,它找到过;空盗王藏在风中的限量版风筝,它找到过;地盗王藏在土拨鼠嘴里的名曲,它找到过……  吉陶乐是所有寻宝机器人里最优秀的。但是时光飞逝,它渐渐老了。是的,机器人也会老的。老了的寻宝机器人就要换一个工作,不适合再去寻宝了。  正好这一天,一位妈妈来到了机器人再就业事务所。  “我需要一个机器人,主要是陪我的孩子玩。”那位妈妈疲惫地
画一条巨龙  让我们来画一条威武的喷火龙!准备好一张长方形的纸,跟着下面的步骤做起来吧。  喷火啦!  用深浅不同的橘红色颜料来画龙喷出的火焰。  龙的鳞片  把用彩纸剪成的鳞片粘上去。  火红的尾巴  用橘红色的彩纸剪成树叶形,粘在龙尾巴上。  脊突  用橘红色的铅笔,沿着龙的背和尾巴画出脊突。  1. 从纸的一端画起,先用铅笔画出龙的下巴。  2.画上龙的脸,然后在头的后面画上一圈橘色的火焰。
二十三,糖锅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过年真热闹,你会选择在大年三十晚上做什么呢?  A.跟家人一起看春晚  B.自己在房間里打游戏  C.跟朋友打电话送祝福  D.帮着家人准备年夜饭  A. 你是一个能融入家庭的人,很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你也是家里的开心果,不仅受到长辈们的喜爱,而且弟弟妹妹们也喜欢和
1.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正式开始啦!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乘坐校车,前往春游地点——大青山。这次春游的主题比较特别,同学们要在登山踏青的过程中当一名环保小卫士。  2.大家纷纷坐上大巴车,行驶途中有些无聊,文艺委员蓝婷为了活跃气氛,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美妙的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轻轻地打开地球画册,山山水水都会问我……”  3.在蓝婷歌声的感染下,同学们即兴跟着哼唱起来:“你想给未来的
在神秘谷里,住着一群有意思的小伙伴。比如,爱搞发明的花树、内心温柔的仙人掌、爱表演魔术的青蛙、靠耳朵飞行的兔子……  虽然神秘谷很有趣,但是时间久了,大家开始好奇外面的世界:“好想出去看看啊!”  仙人掌的行动比较慢,所以最先出发;接着,青蛙带上魔术道具也出发了,它走的是水路,打算游到遥远的神秘谷外去;兔子也出发了,靠着耳朵飞行,速度还挺快的……  只有花树迟迟没有出发。它一边开花,一边在花园里捣
摘要:在备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收集一些名师的教学案例,或通过互联网平台搜索最新的、最有深度的教学设计,或参考教学教辅资料,能够积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同时深入挖掘教材,理清教学思路,找出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设计,最终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比值定义法;实验设计方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166  备课是教师的基
今年春节,你抢到口令红包了吗?如今在手机上发送语音口令红包很时髦哦!你知道吗?其实在我国,口令两千多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1.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拖拉机的车头,然后画轮胎、窗户和排气管。全部画好后,加上司机。  2.在拖拉機后面画一节小拖车,加上车轮。再画两节小拖车,拖车之间用短线连接。  3.画一棵大树,画一个圆作树冠,用线条画出枝干。接下来,画一架靠在树上的长梯子。  4.在小盘里挤一些褐色颜料,用水调好。先在纸上画一片土地,再给树冠涂上绿色。  5.接下来,把颜色调浓一些,给拖拉机、拖车、树干和梯子上色。画好后,
摘要:数学课程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习课程,由于数学课程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及逻辑性,因此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学生数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总结数学的学习方法及解题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本文将对数形结合的解题思维及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以期为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数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數形结合;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中题型十分多样,并且解题方法比较灵活,其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