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r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后36个月内尿动力学参数变化特点. 方法 肌层浸润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患者45例,分别于术后12、36个月行尿动力学检查和随访.尿动力学检测内容包括尿流率、膀胱容量、顺应性、压力/流率、残余尿量,临床随访项目包括泌尿系B超、IVU、膀胱造影和血清肾功能电解质检查. 结果 45例患者中1例因吻合口瘘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其余42例患者术后第12个月和36个月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5.6±2.3)和(14.9±1.9)ml/s,膀胱容量分别为(588.0±264.6)和(561.0±197.4) ml,顺应性分别为(27.6±8.4)和(29.5 ±1.7)ml/cm H2O,充盈期最大膀胱压分别为(24.4±5.2)和(33.0 ±6.8)cm H2O,排尿期最大膀胱压分别为(60.7±18.0)和(79.9±28.2)cm H2O,残余尿量分别为(83.5±24.4)和(80.4 ±26.8)ml,术后第12个月和第36个月充盈期、排尿期最大膀胱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控尿率分别为90%和94%,夜间控尿率分别为48%和74%. 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具有较大的膀胱容量、低压储尿和较好的排尿功能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其他文献
患者,男,13岁.以右腹部不适4个月加重1个月于2010年3月入院.查体:腹部可触及大小约8 cm×6 cm巨大包块,质地韧,活动度差,无压痛.实验室检查:NSE 23.2 ng/ml.B超检查右肾上腺区有7.6 cm×5.1 c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其内见强回声光斑.腹部CT检查示右肾上极占位伴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肿瘤包裹大血管.行CT引导下肾脏穿刺细胞学检查见高度异型细胞,考虑神经母细胞瘤可
期刊
目的 总结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癌中患者血液学不良反应的诊断、分级和处理经验. 方法 转移性肾癌患者62例.男44例,女18例.年龄25~75岁.临床诊断均为晚期或不可手术的肾细胞癌,并至少有1处可测量的转移病灶.初始患者均采用舒尼替尼50 mg/d口服,用药4周,间歇2周的治疗方案.每个周期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每2个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价. 结果 62例患者中,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50例(80.
令人瞩目的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第42届年会即将于2012年10月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揭开帷幕.大会组委会衷心期待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同仁参加首次在中国举行的ICS年会,相信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尿控领域的科研与临床水平,促进我国融入国际尿控学术沙龙,并将成为我国尿控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期刊
目的 探讨经膀胱途径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transvesical single-site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TVSSLRP)的手术技巧和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8例.年龄37 ~ 65岁,平均58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0.0 ~26.0 kg/m2,平均2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定于2013年5月13—31日和9月9—27日分别举办尿道修复重建高级培训班。培训班授课人员为国内外从事尿道修复重建的专家。采用集中理论授课、参加临床手术示教、动物实验操作等教学方式,使学员培训后对尿道修复重建的理念有正确的认识和实际的临床操作技能。
期刊
目的 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吊带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中引起下尿路损伤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1年2月因SUI行TVT手术治疗的6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6.4%)发生术中下尿路损伤.39例患者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2.7±18.3)岁,病程2~12年.术前分型:Ⅱ型尿失禁12例,Ⅱ/Ⅲ混合型尿失禁22
目的 探讨散发性双肾多发性肾细胞癌的治疗原则,以提高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例散发性双肾多发性肾细胞癌患者的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40 ~ 73岁,平均57岁.无家族病史.7例均为查体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同时发现双肾癌4例,一侧肾癌术后随访发现对侧肾癌3例,未发现其他脏器及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布于肾中央及外周,最多者一侧16枚.肿瘤直径0.8~6.0
目的 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诊治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12年4月5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23 ~ 68岁,平均43岁.体检发现膀胱肿物2例,以间断无痛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症状1例,1例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10年,另1例排尿时伴心悸、胸前区不适2年.1例有高血压病史6年,术前血压最高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膀
目的 探讨经腹腔途径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行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应用4通道单孔腹腔镜行肾切除术患者6例.年龄34~ 77岁,平均57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1 ~30.3 kg/m2,平均24.2kg/m2.术前诊断肾肿瘤4例,左肾盂肿瘤1
患者,73岁.因左侧睾丸增大、胀痛不适1个月于2011年8月2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左侧睾丸增大,触及5cm×3cm质硬肿块,无压痛,左侧精索增粗,可扪及两个结节,右侧睾丸无异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