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展的天空下

来源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zbczbc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欢欣鼓舞,为世界制造基地向中国大陆转移而兴奋之余,我们不能忽视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服务业的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中国工业在短期内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工业部门改革的突破性进展,诸多垄断行业被彻底打破,市场机制把工业企业变成独立的经营主体,市场环境在政府职能转变后得到极大的改善。而服务业的这种机制并没有得到真正建立,各种壁垒森严、障碍重重、垄断依旧、改革滞后,服务行业应有的活力得不到发挥和释放。单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看,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上半年服务贸易逆差明显扩大,逆差 62.75 亿美元,同比增长43%。
  有专家所做的量化研究表明,与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人均GDP相比,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全部此类国家中处于倒数第二位,而服务业就业比重则为倒数第一。这两项指标在全部中下等国家的平均比重,前者为48%,后者为47.28%,分别高出我国14和20个百分点。可见,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性已经非同一般。从本刊所启动的“中国外贸服务市场调查活动”的初步结果看,大家耳熟能详的服务品牌并不多。
  由于服务业有着不同于工业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服务业需求弹性大,具有很强的伸缩性,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服务业增长的缩性要强于伸性,明显易受外部的冲击。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的“非典”袭击造成服务业全面“感冒”。可以说,我国当前的服务业易缩难伸,服务业自身比较脆弱。现代生产方式要求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现代生活也要求进行新兴服务方式和产品的创新。服务业市场化的趋势与其自身存在着的公共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工业改革上的很多做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服务业,中国对服务业开放的渐进性也决定了中国服务贸易大发展有一个过程。积极借鉴国外服务理念和服务品种,有助于改变我国新兴服务业、新的服务产品发展不足和创新不足的落后状态。
  会展产业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而稚嫩的产业以及它具有1:9的产业带动度所呈现的巨大产业前景和对整个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不可预估的积极影响,给人们以更多的期待与翘盼。在2003年11月份举办的以“挑战、国际接轨与战略合作”为主题的2003中国国际会展论坛上,国际合作成为重要议题,中国会展经济在剥去表面的炙热和浮华后,瓶颈、凌乱、滞后、弱小、不规范等问题暴露得一览无遗。尽管如此,大家在经历痛苦的挣扎后,依旧要围绕市场和服务快乐地工作着,时隔一个月,以“会展与城市”为主题的200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在2003年12月份举行,接下来仅时隔半个月,2004年元月中国国际会展业高峰会又聚首上海。
  出国展览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捷径,在为中国制造打开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孕育出了一个兴旺发达的出展业。在“共同致力于外贸拓展”的办刊理念之下,本刊新的一年将把报道的焦点放在外贸服务领域,不断推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服务与品牌。出国展便是第一站,本期特别策划——“借展出海”专题报道了出展的政策管理、市场格局、参展法则与策略,并目睹业界的竞争与发展。
  在中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外贸服务市场需求逐步高涨,贸易服务专业化细分,单是出国展延伸出的服务行业就有商务旅游、媒体通讯、外语培训、国际运输、国际快递、法律咨询、国际保险、包装检疫等,具体再细分的业务有会展媒体出版、展台设计与搭建、展品运输、注册会展经理培训等等。在中国外贸服务产业相对落后的背景下,我们更要拿起笔为中国进出口服务贸易呐喊,因为市场不等人,尽管中国外贸服务产业化的道路还很长,可外贸服务市场已经在迅速启动,我们决心与中国外贸服务产业一道成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