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萨福克羊及无角陶塞特羊对新疆的生态适应性及杂交后代利用研究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分析了新疆地区引入澳大利亚萨福克羊及无角陶塞特羊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清T3、T4含量、繁殖率、总适应能力及杂一代公羔的育肥屠宰性能.结果表明,萨福克羊及无角陶塞特羊繁殖率及体重接近或超过原产地澳大利亚的生产水平.萨福克羊总适应能力为98.80%,无角陶赛特羊为98.74%.杂一代公羔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净肉重较哈萨克羊高,而尾脂重低于哈萨克羊.
其他文献
1998年10~12月,对体重为54.59(±2.37)g的亲蟹在20(±0.5)℃温度条件下进行饥饿实验,研究了饥饿对中华绒螯蟹亲蟹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0d的饥饿处理,亲蟹的耗氧
在生长季晴天条件下 ,夏季和秋季松嫩草地全叶马兰的光合、蒸腾作用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 ,但不同季节有所差异 ,夏季日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均高于秋季 .光合与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和植物内部因子之间有密切关系 .分析表明 ,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有效光辐射呈极显著相关 ,与气孔阻力、胞间CO2呈负相关 ;蒸腾速率与有效光辐射呈极显著相关 ,与叶温、饱和差呈正相关 ,与气孔阻力、胞间CO2 浓度呈负相关 .有
1 引言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由法国Benzecri 于1970年首先提出,是在R型和Q型因子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分析方法[5].它与主成分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某
土壤测试表明供试土壤已富P.大田试验结果表明,P肥投入提高了土壤树脂P和田面水总P水平,且两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施P后的20d内,有机无机配施P肥对土壤有效P的贡献大于单施化
在生态恢复的深圳龙岗生态示范农场,自然寄生于小菜蛾卵的寄生蜂种类逐年增多.1999年9月,首次发现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借鉴积温学的原理,结合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理生态学特性,建立了水分限制条件下干旱沙区紫花苜蓿生长发育模拟模型.该模型主要由生长发育阶段子模型、叶面积动态子模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调查了位于太行山中低山区的河北省阜平县胭脂河主流河谷,对河谷内农田斑块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斑块除河流源头外贯穿整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