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当前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同时结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网站动画制作》课程的实际浅谈高职高专的课程建设。
关键词高职高专;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122-01
随着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日益受到重视。我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动画制作》课程为例,浅谈高职高专的课程建设。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1)课程介绍:“网站动画制作”是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共80学时,开设在第2学期。 (2)专业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网站前台设计所必需的动画制作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课程目标及重点、难点
2.1课程目标
(1)学以致用;(2)可以通过自学继续深造,即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 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动画的灵活运用;课程难点在于对动画原理的理解、脚本语言及交互的掌握。
2.2.2解决办法
(1)善用网络资源,观察、分析、模拟
网络是一个大的资源库。善于使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查找、发现经典动画效果,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并模拟制作,讲学习、生活有机的溶为一体。不至于产生厌倦心理,同时在这个反复欣赏、分析、模拟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及实践技能。
(2)名师出高徒
动画制作这类课程要求时刻保持理念及技术的新鲜。所以要看到及时培养教师的重要性,加强实质意义的教师技能及理念的培训,并加强教师与企业的交流和学习。
(3)参加各项赛事、组建竞赛社团
积极参加各项赛事,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创造和操作能力,提升岗位能力,同时获取相应证书。
(4)组建兴趣小组或团队,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实战能力。
成立网站动画制作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并承接实际项目任务。比如申请大学生介入计划项目。
3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基础案例动画为载体,以认知过程为总线,在完成基础案例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操作的“能力化”。
4教学内容设计与分析
(1)教学内容选取:采用案例教学,以“理”服人,以不变应万变;(2)教学内容组织:各个情境之间由简到繁,每个情境的案例由易到难;(3)课程资源建设:我专业目前共3个实验室、1个专业的网站。
5教学方法与手段
目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在教学上采用教、学、做于一体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方法、手段及过程如图1所示。
6课程教学资源配置
(1)双师结构团队建设: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非常合理,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提供了保障。(2)校内与校外实习环境建设: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
7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与评价:以测促学、作品考核并兼顾平时。具体设置如图2所示。
8 课程特色与创新:三“促”一“建”
三“促”:以测促学、以赛促学、 以评促学。一“建”: 建设多元化的学习小组,实现课内学习到课外实践的深度融合,拉近与企业岗位的距离。
9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9.1 专业成立不久,缺少企业合作。
9.2 动画产业的案例多为小品、相声、评书、影片、游戏等,如何引入与本专业本课程相关的适用案例有待于进一步与企业专家探讨和印证。
10 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及看法
我将从课程标准,教师,学生这三方面说明。
10.1课程标准制定要与时俱进
自课程建设以来,各个职业院校取得累累硕果。作为网站动画课程而言,它要时刻追踪动画制作的技术变革及前沿动态,同时要时刻理顺技术变革与企业需求的动态变更关系,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的最新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与教学内容。这就提出了课程标准制定的时效性问题。即一个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标准制定后要使用三年,这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企业对计算机技能要求与时俱进的大前提下是不适用的。因此有必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允许每年调整或重新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或调整项目及案例。从而才能最大限度的做到时时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接轨。
10.2名师效应
我们都知道名人效应,明星效应,即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作为学校需要打造名师。这里的名师不仅仅是在学校内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的认知。以易中天为例,其《品三国》销售量百万册以上,粉丝无数。因为易中天更多的人知道了厦门大学,更多的人知道了他所在的人文学院。这无形中为该校做了一个最好的宣传,不需付费的高效率广告。可以说名师是一个专业的脊梁,是学校的骄傲,也是专业招生,课程建设的有力保障。厚积薄发,职业院校应该有计划的打造各个专业教学一线的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在教师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合理有规划的提供教师参加培训、参与学术会议的机会,同时允许教师去其他院校进行授课,这在提升教师社会知名度的同时,无疑对学院对专业知名度的提高起到一个良好的宣传作用,对其他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动作用。
10.3 “亮剑”精神
定期对每个班级开展专业课程的学生座谈会。人员包括一个班级的学生,专业教师及授课教师。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学生心声,接受并及 时改进教学方 法及侧重点,鼓励学生在专业方向的个性发展。允许并重视学生的“奇思异想”并及时肯定及评价。要注意保持学生创作的灵感及专业的敏感性,使学生勇于钻研,充满自信,敢于“亮剑”。
参考文献
[1]黄尧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5(5)
[2]卢学红.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J].职教论坛,2004(1).
作者简介:
沙继东(1978-),男,长春人,硕士,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站规划与开发。
韩宝玉(1969-),女,长春人,本科,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站建设与开发。
关键词高职高专;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122-01
随着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日益受到重视。我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动画制作》课程为例,浅谈高职高专的课程建设。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1)课程介绍:“网站动画制作”是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共80学时,开设在第2学期。 (2)专业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网站前台设计所必需的动画制作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课程目标及重点、难点
2.1课程目标
(1)学以致用;(2)可以通过自学继续深造,即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 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动画的灵活运用;课程难点在于对动画原理的理解、脚本语言及交互的掌握。
2.2.2解决办法
(1)善用网络资源,观察、分析、模拟
网络是一个大的资源库。善于使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查找、发现经典动画效果,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并模拟制作,讲学习、生活有机的溶为一体。不至于产生厌倦心理,同时在这个反复欣赏、分析、模拟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及实践技能。
(2)名师出高徒
动画制作这类课程要求时刻保持理念及技术的新鲜。所以要看到及时培养教师的重要性,加强实质意义的教师技能及理念的培训,并加强教师与企业的交流和学习。
(3)参加各项赛事、组建竞赛社团
积极参加各项赛事,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创造和操作能力,提升岗位能力,同时获取相应证书。
(4)组建兴趣小组或团队,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实战能力。
成立网站动画制作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并承接实际项目任务。比如申请大学生介入计划项目。
3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基础案例动画为载体,以认知过程为总线,在完成基础案例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操作的“能力化”。
4教学内容设计与分析
(1)教学内容选取:采用案例教学,以“理”服人,以不变应万变;(2)教学内容组织:各个情境之间由简到繁,每个情境的案例由易到难;(3)课程资源建设:我专业目前共3个实验室、1个专业的网站。
5教学方法与手段
目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在教学上采用教、学、做于一体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方法、手段及过程如图1所示。
6课程教学资源配置
(1)双师结构团队建设: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非常合理,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提供了保障。(2)校内与校外实习环境建设: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
7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与评价:以测促学、作品考核并兼顾平时。具体设置如图2所示。
8 课程特色与创新:三“促”一“建”
三“促”:以测促学、以赛促学、 以评促学。一“建”: 建设多元化的学习小组,实现课内学习到课外实践的深度融合,拉近与企业岗位的距离。
9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9.1 专业成立不久,缺少企业合作。
9.2 动画产业的案例多为小品、相声、评书、影片、游戏等,如何引入与本专业本课程相关的适用案例有待于进一步与企业专家探讨和印证。
10 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及看法
我将从课程标准,教师,学生这三方面说明。
10.1课程标准制定要与时俱进
自课程建设以来,各个职业院校取得累累硕果。作为网站动画课程而言,它要时刻追踪动画制作的技术变革及前沿动态,同时要时刻理顺技术变革与企业需求的动态变更关系,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的最新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与教学内容。这就提出了课程标准制定的时效性问题。即一个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标准制定后要使用三年,这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企业对计算机技能要求与时俱进的大前提下是不适用的。因此有必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允许每年调整或重新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或调整项目及案例。从而才能最大限度的做到时时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接轨。
10.2名师效应
我们都知道名人效应,明星效应,即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作为学校需要打造名师。这里的名师不仅仅是在学校内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的认知。以易中天为例,其《品三国》销售量百万册以上,粉丝无数。因为易中天更多的人知道了厦门大学,更多的人知道了他所在的人文学院。这无形中为该校做了一个最好的宣传,不需付费的高效率广告。可以说名师是一个专业的脊梁,是学校的骄傲,也是专业招生,课程建设的有力保障。厚积薄发,职业院校应该有计划的打造各个专业教学一线的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在教师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合理有规划的提供教师参加培训、参与学术会议的机会,同时允许教师去其他院校进行授课,这在提升教师社会知名度的同时,无疑对学院对专业知名度的提高起到一个良好的宣传作用,对其他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动作用。
10.3 “亮剑”精神
定期对每个班级开展专业课程的学生座谈会。人员包括一个班级的学生,专业教师及授课教师。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学生心声,接受并及 时改进教学方 法及侧重点,鼓励学生在专业方向的个性发展。允许并重视学生的“奇思异想”并及时肯定及评价。要注意保持学生创作的灵感及专业的敏感性,使学生勇于钻研,充满自信,敢于“亮剑”。
参考文献
[1]黄尧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5(5)
[2]卢学红.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J].职教论坛,2004(1).
作者简介:
沙继东(1978-),男,长春人,硕士,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站规划与开发。
韩宝玉(1969-),女,长春人,本科,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站建设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