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传统的按劳分配制度已不再适合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沿用将有悖于公平,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相适应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
中国分类号:F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037-01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他的分配理论里,把社会收入的分配方式分为两种:按要素分配方式和公有制分配方式,并对两种分配方式所适合的社会条件作了阐述。这是马克思继他的所有制理论和资本理论后的又一重大贡献,对人类社会分配其劳动成果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一直采取的就是按劳分配制度。其实际是由国家直接控制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在分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实践证明,传统的按劳分配制度已不再适合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沿用将既有悖于公平,也损坏了效率,最终将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相适应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而马克思分配理论里所阐述的另一种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信息和土地等。按要素分配,是指凭借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占有权获取收益的分配形式。生产要素是人们实现物质资料生产以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产品的重要前提条件,并且生产要素具有稀缺性。正因如此。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经济主体,不同集团都想占有和支配生产要素以满足自身的物质利益需要。从而导致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产权关系的产生,导致了生产要素归不同主体占有和支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不仅可以直接利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收益,而且也可以把生产要素委托或转让给他人生产经营,自己凭借单纯所有权以获取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无论归谁所有。都要借助于市场分配到生产领域中去。各种生产要素一旦进入市场,等价原则就要起作用,其所有者就可以根据它的价格而获取报酬。在现代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经营权的有偿让渡和所有权收益的形式更为成熟,也更为复杂,生产要素不仅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让渡要严格遵循商品经济原则,而且生产要素在不同所有制内部不同单位、不同个人之间的让渡也必须遵循商品经济原则。生产要素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靠受供求关系影响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及其对生产要素所有者利益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对生产要素的投向做出合理的选择。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既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现实形式:是体现所有制关系的利益关系必须具有的经济现实形式,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正如马克思论述土地所有权与地租的关系和生息资本与利息的关系时所指出的“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利息是“作为资本所有权的报酬获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714页,人民出版社)。
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生产资料所有权或占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和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适应和必须的。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客观上要求不同所有制主体的经济利益要通过按要素分配来实现。不同所有制主体的产权交易必须遵循商品经济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调动城,居民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众多投资者的积极性,将社会有限的、分散的生产要素充分利用起来发展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新的生产力。同时,按要素分配可以刺激资本对利润占有的贪婪,使人们崇尚资本积累,淡化对权力的崇拜和追逐。遏制权力作为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而造成使社会不能容忍的两极分化,促进经济的增长。
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果只按要素分配,将会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两极分化,但只要对立的两极是生产要素,将不会影响经济的增长。但是,对于我国目前已出现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和财产占有差距悬殊的现象,却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这种差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特别是由市场机制不健全、非法经营、分配秩序紊乱、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侵吞公有资产等不合理因素造成的。对此,不仅要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分配机制,而且要及时采取严禁非法谋利的措施,以防止这种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否则,如果视而不见。让一些人不断地非法牟取暴利和侵吞公有资产,并不断地把这种非法收入转为资本,通过按要素分配,获取合法收入。那将会造成经济增长不能容忍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不稳定。
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选择按要素分配。对于按要素分配必然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在依法保护其个人财产所有权及其合法收益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强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特别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充分发挥税收(比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在调节社会成员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而不能采取强制性措施遏制私人资本积累及其收益,否则会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加强要素市场培育和发展的力度,确立企业按要素分配的参照系,加强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激励机制的建设,清除按照新的分配理论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障碍,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按要素分配制度,沿着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责编:若 佳)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
中国分类号:F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037-01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他的分配理论里,把社会收入的分配方式分为两种:按要素分配方式和公有制分配方式,并对两种分配方式所适合的社会条件作了阐述。这是马克思继他的所有制理论和资本理论后的又一重大贡献,对人类社会分配其劳动成果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一直采取的就是按劳分配制度。其实际是由国家直接控制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在分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实践证明,传统的按劳分配制度已不再适合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沿用将既有悖于公平,也损坏了效率,最终将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相适应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而马克思分配理论里所阐述的另一种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信息和土地等。按要素分配,是指凭借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占有权获取收益的分配形式。生产要素是人们实现物质资料生产以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产品的重要前提条件,并且生产要素具有稀缺性。正因如此。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经济主体,不同集团都想占有和支配生产要素以满足自身的物质利益需要。从而导致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产权关系的产生,导致了生产要素归不同主体占有和支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不仅可以直接利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收益,而且也可以把生产要素委托或转让给他人生产经营,自己凭借单纯所有权以获取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无论归谁所有。都要借助于市场分配到生产领域中去。各种生产要素一旦进入市场,等价原则就要起作用,其所有者就可以根据它的价格而获取报酬。在现代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经营权的有偿让渡和所有权收益的形式更为成熟,也更为复杂,生产要素不仅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让渡要严格遵循商品经济原则,而且生产要素在不同所有制内部不同单位、不同个人之间的让渡也必须遵循商品经济原则。生产要素市场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靠受供求关系影响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及其对生产要素所有者利益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对生产要素的投向做出合理的选择。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既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现实形式:是体现所有制关系的利益关系必须具有的经济现实形式,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正如马克思论述土地所有权与地租的关系和生息资本与利息的关系时所指出的“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利息是“作为资本所有权的报酬获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714页,人民出版社)。
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生产资料所有权或占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和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适应和必须的。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客观上要求不同所有制主体的经济利益要通过按要素分配来实现。不同所有制主体的产权交易必须遵循商品经济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调动城,居民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众多投资者的积极性,将社会有限的、分散的生产要素充分利用起来发展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新的生产力。同时,按要素分配可以刺激资本对利润占有的贪婪,使人们崇尚资本积累,淡化对权力的崇拜和追逐。遏制权力作为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而造成使社会不能容忍的两极分化,促进经济的增长。
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果只按要素分配,将会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两极分化,但只要对立的两极是生产要素,将不会影响经济的增长。但是,对于我国目前已出现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和财产占有差距悬殊的现象,却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这种差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特别是由市场机制不健全、非法经营、分配秩序紊乱、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侵吞公有资产等不合理因素造成的。对此,不仅要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分配机制,而且要及时采取严禁非法谋利的措施,以防止这种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否则,如果视而不见。让一些人不断地非法牟取暴利和侵吞公有资产,并不断地把这种非法收入转为资本,通过按要素分配,获取合法收入。那将会造成经济增长不能容忍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不稳定。
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选择按要素分配。对于按要素分配必然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在依法保护其个人财产所有权及其合法收益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强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特别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充分发挥税收(比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在调节社会成员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而不能采取强制性措施遏制私人资本积累及其收益,否则会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加强要素市场培育和发展的力度,确立企业按要素分配的参照系,加强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激励机制的建设,清除按照新的分配理论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障碍,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按要素分配制度,沿着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责编:若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