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病毒治疗82病例对照研究

来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l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的应用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6-12收治的临床诊断为轻度CHB[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80 IU/L,HBV DNA升高超过检测下限]同时合并PTB的患者82例,做肝活检后随机分为"抗病毒+抗痨组"和单独"抗痨组"各41例.前者应用恩替卡韦抗HBV,2 wk后联合2HREZ/4HR抗痨方案;后者直接单独应用2HREZ/4HR,疗程均为6 mo.两组疗程中常规预防性口服水飞蓟宾、复方甘草酸苷等护肝药物.结果82例肝活检显示,炎症程度G1级22例,占26.8%,G2-3级73.2%,纤维化程度≥S2 49例,占59.8%;抗病毒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 wk ALT、总胆红素水平稳定,其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HBV DNA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12、24 wk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未抗病毒组HBV DNA水平比较,治疗后4、12、24 wk亦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于抗痨治疗6 m o疗程结束时比较,在HBV DNA阴转率(95.1%vs 0.0%)、肝损害发生率(14.6%vs 46.3%)、因不良反应未按时完成抗痨疗程,中途被迫中断抗痨比例(9.8%vs 34.2%)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别(P<0.05),抗病毒组优于单纯抗痨组.结论临床诊断的轻度CHB合并PTB患者,ALT等血清生化学指标难以如实体现合并感染后的肝脏炎症情况;即使ALT水平和肝活检结果未达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求,预先应用恩替卡韦等强效抗HBV药物干预,对降低患者应用抗痨药物的肝脏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抑制HBV DNA的复制、减少抗痨中断、提高患者的抗痨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亦有良好作用.
其他文献
<正> 一、概述己内酰胺是聚酰胺的单体。当它用做锦纶6纤维的原料时,对其质量要求尤为严格。由于己内酰胺生产的工艺流程长,化学反应复杂,采用的原料较多,因此,经贝克曼重排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63例分为两组,抗病毒治疗
传统的企业生产方式中,由于劳动力带来高成本投入,导致企业效益大打折扣。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逐步发展,在企业生产中的投入应用也逐步扩大,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使企业摆脱了
行政资讯公开是建立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知情权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世界各国对政务信息公开均有明确规定。而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对于政务公开实行起来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