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筹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首都西南五区发展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景山、丰台、门头沟、房山、大兴五区位于处于北京西部生态建设带和永定河流域文化带上,地缘相邻,文脉相通,在北京城市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上个世纪对北京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基础工业大多分布在该区域,如石景山的首都钢铁、房山的燕山石化与水泥制造、门头沟的煤矿等。近年来,以高新技术、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在我市产业结构快速调整的同时,我市区域经济格局也快速变化,海淀、顺义、朝阳等北京城北和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尤为迅猛。相比之下,北京西南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西南五区以占全市近30%的土地面积只贡献了12.7%的地区生产总值和6%的地方财政收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西部地区在北京城市功能分区发展中的定位,整合区域特色资源、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推动首都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加快转变我市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西南五区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从产业定位和结构调整方面就首都西南区域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过去西南各区的工业以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技术、人才等高端产业要素薄弱
  
  西南五区产业以资源能源加工型产业为主,产业集中度高。如房山区石油加工及制品业总产值占第二产业总产值的71.08%;石景山区第二产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64%,其中钢铁冶炼及压延占81.66%,过去石景山区5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首钢;门头沟有98.5%的山区,门头沟区过去的产业结构以煤矿开采和水泥制造为主,属于典型的资源内生产业;大兴第二产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61%,其中位居工业前两位的是石油加工及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占9.31%和8.77%。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市大幅度压缩了钢铁、水泥、煤炭等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生产能力,而这些行业恰恰是西南五区的主导产业。与此相应,西南五区在发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技术、资本和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缺乏,单靠自身的力量不足以支撑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需要加强对外引入力度。
  
  二、近年来西南各区积极探索高端产业业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按照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西南五区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力度,积极引入发展新型高端产业。2007年,丰台、石景山、大兴、房山和门头沟五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62.4亿元、226亿元、193.7亿元、210.8亿元和53.4亿元,较2006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为11.7%、12%、14.7%、7%和8.7%。
  其中丰台区以科技园为载体,不断追求发展模式上的创新,积极倡导发展总部经济,建设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投资环境,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丰台园技工贸总收入从1992年的6200万元上升到1010亿元,税费收入从2002年的218万元上升到34.7亿元。
  其中石景山区是外城四区中距市中心最近的城区,利于吸纳人气,尤其为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商务服务、高新科技、旅游会展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该区大力发展数字娱乐产业,积极推进休闲娱乐产业,加强文化创意与旅游、体育、会展、商贸业的有机结合,打造CRD(Culture Recreation District,文化休闲娱乐中心)成效显著。截止到2007年底,全区文化创意企业已逾2000多家,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纳税近3亿元,占全区全部税收收入的13%。
  门头沟区积极响应我市产业政策,关闭了90%的矿山。同时开放建设石龙工业开发区,吸引了杜邦公司、万辉药业集团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区建厂。如今,石龙工业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电子工业、生物医药、轻工食品、精细化工和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的、外向型多功能和综合性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房山区位于北京西南,占地2019平方公里。目前,房山的工业按照产业、产品的关联和聚集程度形成了三大产业基地:一是以房山工业园区为基础,依托全国大型石化公司——燕山石化的技术、人才、原料等诸多优势,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为目的建设的石油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二是以区政府所在地良乡周边的工业开发区为发展空间,依托中央、市属大型企业建设的机电装备产业制造基地;三是依托房山传统的建材优势,与大型建材龙头企业北新建材、金隅集团等合作共建的北京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同时,以都市工业为主的农民就业产业基地正在快速发展。
  大兴区占地1036平方公里,是首都城市发展新区,是北京最大的平原地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发展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大兴新城规划范围内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依托首都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定位,在全国众多的生物医药园区中脱颖而出。目前,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经吸引了8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近50家企业建成投产。2008年1~6月,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5589万元,同比增长75.5%;工业总产值112367万元,同比增长59.7%。
  
  三、深入推进首都西南区域产业发展的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产业发展与区域功能耦合的原则。经济发展的本质是构筑和谐社会,各区的产业选择,不应单一以经济指标来衡量,而应该统筹考虑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区域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着力发展体现城市功能拓展和生态涵养的特色细分产业。
  二是坚持整体统筹的差异化错位发展原则。西南五区作为具有相似发展条件的整体,应该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合理构筑产业和空间布局,既体现出各个区域不同的产业特色,又构成相互关联、互相支撑的统一体,避免出现在低端层次的内部竞争。
  三是坚持与首都高端资源充分衔接的原则。依托中关村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充分对接首都高校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和高成长企业在生产线布局等方面对更大空间的拓展需求,创造良好条件,予以积极引入。
  四是坚持产业布局园区化与生态化的原则。在各区内部的产业布局,应以园区集聚为基础,并根据资源环境特点和产业基础,以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为核心,从材料、能源、水等不同围度,构筑相互关联、错落有序的生态产业链网。
  五是坚持存量工业资源的服务化利用原则。在西南五区的门头沟、房山和石景山等地,形成了废弃矿洞、工业厂房等一系列的特色工业资源和设施,要对接特色种植、工业旅游等新兴产业加以充分利用。
  
  四、推进首都西南各区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
  
  首都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西南五区发展,应立足《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依据区域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势,以合作共赢为宗旨,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合作机制,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从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培育产业发展要素入手,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塑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型西南产业组团,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开放共享的设施支撑体系
  以构建适度超前、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为目标,重点推进交通、信息、能源、资源等区域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共享共建,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形成以南苑、首都第二机场(待定)为枢纽,以高速公路、铁路为轴线的快捷交通通道,推动跨地区交流与协作,使西南五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首都高端资源辐射的重要基地。
  (二)构建统筹的生产要素协作体系
  加快培育和发展西南五区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格局,以生产要素流动促进产业升级。一是建立各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协作机制;二是建立协同参与的招商引资协作体系;三是建立共培、共用、共享的人力资源协作体系;五是建立区域统筹的市场交易体系。
  (三)构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体系
  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落实,产业的选择与布局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产业准入政策和标准,警惕和杜绝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企业借机转移到西南五区。一是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进行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按照对存量资源、特别是已经形成工业资源的合理开放和有效利用的要求,做好开发规划的准入关。二是通过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做好产业规划和定位,做好项目选择方向的准入关。三是要对资源承载力有一定要求的产业,要依据区域内土地、能源、本地化劳动力能力核定规模,适度限制,抓好产业发展进程的准入关。
  (四)构建优势产业的梯级对接体系
  西南五区的经济合作和产业机构调整,首先要进行资源和产业基础的深入研究,做好区域产业布局总体战略规划。打破区划界限,依据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优势产业对接,做大做强西南五区制造产业、物流产业、旅游产业、农业产业等,提升首都西南区域产业竞争力。
  一是以大兴——房山为轴线,构建现代制造业协作体系。以已有基础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大兴经济开发区、房山开发区、良乡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加快培育以机械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密集区,以构建西南现代制造业生产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服务中心,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带动大兴、房山等地经济发展。
  二是以丰台、石景山为轴线,构建有利于纵向协作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区。丰台、石景山区作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化进程相对其它西南区县较快,同时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更贴近都市消费需求,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应以此为基础,把丰台和石景山建设发展成为衔接城市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区的商务纽带,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三是依托基础设施的完善,重点构建现代物流业协作体系。着力加快流通业联动发展,发挥首都南大门优势,以丰台、大兴、房山为重点,整合京西南物流资源,依托经开、京石,建设若干个物流节点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大型配送中心,吸引京内外物流公司投资,构建畅通快速便捷的物流进出口通道,推动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发展带动京西南物流,对内对接城市功能核心区,对外衔接北京与津、冀地区,增强首都的辐射能力。
  四是着眼区域整体品牌提升,构建生态旅游业协作体系。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建立协作平台,完善旅游协作机制,推广区域统筹的旅游精品线路,推进区域旅游精品互联互动,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共同开发旅游客源,打造旅游品牌,推动西南部旅游业协作发展。
  (五)构建集聚发展的生态园区格局
  一是以丰台总部基地和石景山CRD建设为核心,突出发展“微笑型曲线”两个高端的产业业态,抓住后首钢时代机遇,充分利用丰台总部经济效应和石景山丰富的工业文明、工业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经济,重点打造城区新型的产业业态模式。二是以石龙开发区建设为核心,以门头沟矿山公园建设为纽带,突出发展具有区域内部资源禀赋特点的、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产业,并逐步形成产业优势。要关注对郊区城市化进程、一三产业融合、本地化劳动力就业带动力强的产业,培养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产业业态模式。三是以燕山石化等基础产业企业为核心,以房山开发区、良乡开发区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重点,在产业调整过程中注意资源的重新配置,积极引入化工、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补链产业,着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新型现代农业,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选择,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
  (六)构建共享的区域生态承载体系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突出抓好永定河流域污染整治和荒滩开放治理,实现首都西南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联合保护生态环境。制定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行动纲领,共同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动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流域沿岸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垃圾综合处理站,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高环境预警能力。二是建立生态修复机制。共同设立区域生态修复专项资金,支持矿山、河床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区域重点生态修复项目。
  (作者系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产业布局指导处处长)
其他文献
<正>一、问题的提出回顾我国居民电价改革的历程,政府对于居民用电一直采用保护政策,实行工业和商业高电价补贴居民用电的方式。"十一五"时期,居民生活用电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应将数字图书馆工程纳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介绍了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数字图书馆在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