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历史文化精粹》节选(连载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6857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词] 福泉市 历史 文化 精粹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9.045
  
  19、“海内灵迹”仙影岩
  “灵岩仙影”又称石壁仙影、仙影岩、留影壁,在福泉城南五里京滇古驿道武胜关前,诸梁江从西北奔腾而下,至谷底过洒金桥又风平浪静成s形流入倒马坡黑巷。江左高岩千仞,百米绝壁上有非刻非画、天然生成的张三丰仙人影像,嘉靖万历以来的《贵州通志》均有记载,民国《贵州通志》将其列入明永乐初发现的奇迹。粉壁上张仙遗影高约七尺,头戴华阳巾,身著玄袍,脚穿草鞋,侧身策杖,飘飘若御风西行。万历贵州巡抚郭子章题“神留宇宙”四大字于其上,字径尺半,逾四百年至今清晰可见。“灵岩仙影”为平越明八景之一,是国内发现时间最早、绝无仅有的张仙遗影,历来与少林石室达摩面壁同称释道的两大“海内灵迹”。 云南布政使丁玮称:“达摩面壁,影存少室;三丰铄形,神奇藜峨,亦奇异哉!”巡抚田雯联曰:“三丰平越修真八载,像遗岩间;达摩少林面壁九年,影存石室。”
  武胜关、洒金桥为古驿道的险要通道,过往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均要瞻仰张仙遗影,留下了不少诗文。嘉靖贵州按察司佥事朱佩、万历贵州道纲司正一道长、桑林子道长、贵州僧纲司昙一大和尚、布政司经历黄龙光、崇祯时潘驯潘骧兄弟均有题咏。清初解元程春翔道:“风雨长年在,须眉尚可亲”;平越知府阿林又道:“天外青山山外人,虚空留像不留神”。翰林潘淳称:“云是邋遢道士影,雨淋日炙永不磨”;乾隆府学教授江有本则称:“点头石绘庄严像”;府游击南应瑞又称:“多劳宇宙为留神”。平越文士任秋坪说:“马啼夜月藜峨道,说是岩头昔日身”;知府崇福则大言不愧地说:“武当华嵒空传语,唯有黔山见此身”。
  仙影岩前洒金桥在京滇古驿道上,坡陡路急,险过蜀道,过往人员颇多,人行至此,疲惫不堪,担夫驿马,苦不堪言。谷底洒金桥,路平坡缓,风大林密,正是行人歇息饮水之处。于是坐在江边树下歇凉的人们,三三两两在一起摆龙门阵,拉家常,谈张三丰福泉山成仙的故事。不知是谁面对岸边百丈绝壁观看,无意中发现了“海内灵迹”张三丰仙影。一传十,十传百,来朝拜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解决朝拜仙影人们的吃住,平越官绅百姓、各地信士捐资在洒金桥南约百余米古驿道旁修建了朝仙阁,阁楼座西朝东,是观看张仙遗影的最佳位置,阁高三层,阁前为正殿,左右两庑,下石阶近江边建有道舍香厨斋堂。从侧门进殿上阁楼,既可朝拜张仙,又可休息,还可以吟诗题壁,抒发情感。晚上凉风徐徐,江涛入耳,面对“灵岩仙影”打坐,更看“洒金夜雨”奇观,心爽神怡。
  康熙贵州巡抚田雯有《三丰道人壁影歌》:
  神仙之说果有无,几见云峤兼方壶。
  风蝉脱骨幻求耳,逃名欺世夸清都。
  刘安鸡犬事颇怪,钱铿年纪言多诬。
  汉武不识东方朔,祀灶却老何其愚。
  人生百年五伦重,学仙妄佛皆伧夫。
  罗施自昔号鬼国,碧鸡金马西南隅。
  草木瘴疠山水窟,其间或有烟霞徒。
  熊经鸟伸诀自秘,寸田尺宅理岂粗。
  地产丹砂大于斗,彭亨鼎大铅汞腴。
  异哉三丰偓佺侣,邋遢道士群相呼。
  永乐初载来黔地,藜峨城市吹都卢。
  石钵流泉清且旨,庙砌老桂荣不枯。
  郭外层峦立千仞,忽于巅顶传神躯。
  句展顾吴作小照,俨然一幅行仙图。
  华阳笠子两芒履,手拖藜杖西方趋。
  飞瀑直冲入袍袖,松花下落粘髭须。
  凭虚御风将焉往,何不为我停须臾。
  神留宇宙四大字,笔法倒薤非模糊。
  谁人结构置峭壁,巧匠斫削惊天吴。
  始信灵踪非妄诞,徘徊不去坐日晡。
  长生思假六禽戏,前村微雨鸣鹧鸪。
  20、长洲才子陆粲在平越
  陆粲,字子余,长洲人,少年时即以文名天下,嘉靖五年(1526)成进士,七试皆第一,选翰林庶吉士,迁兵科给事中。他师事尚书杨一清,达治通儒,考诵经史,诗有古意。为官劲挺敢言,抨击权贵。嘉靖九年(1530)陆粲劾张璁、桂萼专权植党未果,以此遭难被廷杖,谪平越与都匀之间都镇驿为驿丞。驿舍久废不可居,陆粲无事可做。平越杨义司副长官金鳌及卫指挥等知其名其况,聘陆粲至平越卫学讲学。陆粲亦喜平越诸生人才质敏聪慧,惜少见闻,欣然前往平越城,执教于卫学和杨义司。陆粲深于《春秋》,诸生争相从学问业,他在平越著有《春秋胡传辩疑》4卷,并以所携精选苏东坡父子诗文的《三苏文粹》作为范本,授读以资文法,诸生大进。副长官金鳌出资请平越坊间刻工刊刻行世,凡童生入学者,获赠一册,《三苏文粹》是福泉有记载最早的一部木板刻印书,对发展平越文化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陆粲将回长洲,金鳌又出资将陆粲在平越所著的诗文及从业诸生文章合刻一帙,因杨山顶有三泉奇景,故名《三泉文集》,由从学弟子金凤、刘祥、刘奇、徐濂、马章、彭遵、杨世雍、徐珂等校勘,并附诸生赞诗于卷末。平越人十分敬重陆粲学问德行,陆粲也没有辜负平越人的期望,陆粲离平越时,父老含泪惜别,更有诸生送至长沙南京者。回长洲后,大臣霍韬以疏数次荐陆粲,朝庭亦有起用之意,陆粲说:“天下事大坏于佥壬之手,尚欲以余波及我耶!”,不愿再为朝庭效力。
  今《三泉文集》已佚亡,《黔诗纪略》录有金凤、刘奇诗各一首。刘奇诗称子余先生“文章传震泽,经训续阳明”;金凤诗称“先生有明教,毕世岂能忘”。平越诸生对陆子余先生敬慕留恋之情,跃然纸上。
  道教圣地福泉山经明洪武间张信、永乐初平越官绅、弘治初回禄捐重金重修,面貌焕然一新。又历四十余年,福泉山又处在风口上,小青瓦木结构的楼台亭阁历经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自然侵蚀,人为破坏又变得破旧不堪。陆粲常游福泉山,见张三丰礼斗亭已倾圯,遂带头捐资重修礼斗亭。作为一个外来人,又没有俸禄,仅靠修侑生活,能带头捐资倡修,精神难能可贵。陆粲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重修礼斗亭碑记》。
  陆粲在《礼斗亭碑记》中肯定了国内和平越民间所传张三丰福泉山成仙的说法。他说平越因山为城,城西南隅高真观,是昔年仙人张三丰栖遁的地方,张仙在此作亭礼斗,然后“超离人群,还居太清”。而今“固灵圉之所降观,百神之所萃集”的仙迹礼斗亭因年久失修,已“剪焉陊落,鞠为茂草”。陆粲虽“侨居是邦”,却“心存高范”,“竚瞻废址,慨然心怀”,于是率诸同志捐资重修礼斗亭。亭成之日,“道俗坏瞩,咸其欢喜”。陆灿为此赋词:“藜峨之山,形穹隆兮;蚪螭结蟠,凤临江兮;扶舆宛延,灵淑钟兮;言之元宫,道崇墉兮;亭亭密清,桎斗中兮;至人天游,此从容兮。”时张三丰仙成离平越已百三十年,礼斗亭“遗址寂寥,厥构仆兮:百年于兹,复其故兮”。重修后的礼斗亭,面貌一新,“栋桴高骧,棼撩布兮:神居密躅,灿然睹兮;鸾鸟腾告,列仙赴兮。”
  陆粲的《礼斗亭碑记》,是福泉现存最早有关福泉山张三丰仙迹的碑记,是我们研究张三丰在福泉的极为珍贵的史料。
  心怀大志而又刚正不阿的陆粲因劾奸臣被谪为都镇驿丞,遭此打击,使他更清楚官场的险恶。驿舍久废,屋漏偏逢大雨,几间破败不堪的草屋茅舍,何以栖身。他为驿丞,可以说基本没有俸禄,在此地时间仅数月,与驿役担夫兵丁朝夕相处,深深地体会到他们的疾苦,有了共同的语言。同是天涯沦落人,陆粲只有通过诗文歌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挥笔写下了不朽名作《边军谣》和《担夫谣》。
  “边军苦,边军苦,自恨生来向行伍”,多么直接了当地道出了边军的痛苦。“月支几斗仓底谷,一半泥沙不堪煮!”几斗陈粮霉米,一半泥沙,无法养家糊口,只好借高利贷,结果是“去年粜谷揭瓦偿,今年瓦尽兼拆屋”。遇上打仗,“老弱伶丁已不保”的边军,“何况上阵斗刀枪!”父老妻子为了还高利贷供军队需要,只好卖儿卖女,其状惨不忍睹,叫天天不应,“天远无路问君王”?陆灿十分愤慨:“京都养军三十万,有手何曾捻刀枪?太仓有米夕不愁,饱食且傍勾栏游!”边军尚如此,担夫就更苦了,他们“自从少小被编差,垂老奔走何曾息!”担夫们饥寒交迫,却又风雨无阻,“手抟麦屑淘水食,头面垢腻悬虮虱”。“身被肩穿足无力”,还得一趟又一趟、爬坡上坎来回为官家搬运行李物资。回到家中已累得不行,还没有喝上一口水,又通报又有官员过,连夜把晚又得去运送。担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缺吃少穿,苦不堪言,他们受压迫最深,又无力反抗,只好逃命。陆粲气愤地说:“朝亦官员过,暮亦官员过,贵州向来手掌地,焉用官员如许多?太平不肯恤战士,一旦缓急将如何!”
  陆粲生活在封建社会,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其述驿役之苦,催人泪下,深得古诗遗风。他忧国忧民,关心民间疾苦,体会到下层百姓的艰难辛苦,其思想是应当肯定的。
  
  参考文献
  万历《贵州通志》、万历《张仙遗事》、明崇祯刘源《洞余吟草》、康熙田雯《黔记》、乾隆《张三丰遗迹内外编》、光绪《黔诗纪略》、《且兰诸子诗抄》、《平越直隶州志》
  《明史,陆粲传》、嘉靖《贵州通志》、万历《张仙遗事》、光绪《黔诗纪略》、光绪《平越直隶州志》
  
  作者简介
  王永祥,原贵州国画院副书记,兼副秘书长,二级美术师,福泉市三丰文化研究会会长。
  周津林,原贵州省图书馆古籍部副研究员。
  王永明,贵州省福泉市文物管理所所长,副研究员,全国先进文物工作者。
  
其他文献
【摘要】在大众传媒蓬勃发展的今天,“无厘头”文化成为了一种引人瞩目的大众文化现象,周星驰就是“无厘头”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言人,他以夸张、讽刺、自嘲等特点为其电影打上了“无厘头”的标签,具体表现在反传统的语言体系和怪诞夸张的形象塑造中,这些因素都成为了“无厘头”风格在电影中得以成功运作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周星驰  无厘头  【Dol】10.3969/j.issn.1002-6916.2010.1
[摘要] 《杀戮》是一部电影,它的基本元素跟话剧相差不远,它的剧本是根据法国Yasmina Reza的《杀戮之神》改编的。电影《杀戮》中的矛盾跟话剧所需要的矛盾一样,它集中在客厅中发生,而且跟话剧一样,同个地点,同个时间段,同一批人。  [关键词] 《杀戮》 话剧 电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6.022  前言  《杀戮》是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用电影
[摘要] 电影艺术是近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不仅综合了各门类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对其进行了具有质变意义的化合改造,使得这些艺术元素进入电影之后相互融合,形成电影艺术自身的新特性。  [关键词] 电影艺术 造型元素 画面 镜头 声音 《活着》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4.010  电影艺术是近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综合吸收
【摘要】 台湾导演戴立忍的第二部剧情长片《不能没有你》,通过对于光影与色调的精心处理,将亲情与社会问题溶于一炉,以温情又略带残酷的影像风格展现了一对普通父女艰辛的生活历程,黑白之间、光影之外是导演对于人性与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于社会问题的沉重思考。  【关键词】 黑白画面 光影色调 父女亲情    影片《不能没有你》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小故事,字里行间透着无限的叹息之声。作为一部一举斩获金马五
[摘要] 《six feet under》,是HBO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制作播放的一部风格另类,充满内涵的电视剧,故事以Fisher家人生活经历为主线展开,其间穿插殡仪馆的经营故事,以每一集死一个人的稳定节奏推进,死者的灵魂不但能亲眼目睹自己的葬礼,还能够与生者进行对话,回首自己的人生,而生者会因死亡而被触动,思索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  [关键词] HBO 包装 片头 广告
[摘要] 电子游戏在美国,乃至在全球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电子游戏研究也成为美国高等学府中最受欢迎的热门专业。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偏见和误解,对于电子游戏室中始终存在有不少疑问:比如电子游戏是艺术与否?如何对于电子游戏加以界定?是否存在有关电子游戏的理论或者美学概念等。真诚希望专家,学者,和电子游戏艺术家,以及工程师们,能够关注这些问题,找出明确的答案。  [关键词] 电子游戏 游戏 艺术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摘要]《女心理师》是毕淑敏的最新力作,毕淑敏在其作品中以作家的悲悯,曾经心理师的体验,深入探索了当代人心理困惑及心理救赎突围之路。在作品中,可窥探出毕淑敏的创作心理及其拯救情怀。  [关键词]毕淑敏 《女心理师》创作心理 拯救情怀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4.039    “人的一切弱点,心理师都具有”——毕淑敏以作家的悲悯,曾经心理师的体验,追
[摘要] 吉尔·德勒兹立足于从哲学视角研究电影,为电影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他关于电影的重要著作《电影Ⅰ:运动——影像》中对感知影像进行了阐述,让人们认识到电影的感知——影像是既非主观、亦非客观的,它具有自主关照世界的能力,摄影机将它所看到的世界进行思考、反省并将该角色的观点转化,这就是摄影机意识,而帕索里尼将摄影机的这种间接自由论述,定义为诗作电影。  [关键词]感知——影像摄影机意识诗作电影
[摘要]一部优秀的三维动画作品是一项优质的系统工程,动画的场景设计不仅仅是绘景,它是一门为影视动画服务,为展现故事情节,完成戏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时空造型艺术。我们除了要不断的投入到动画场景设计的制作实践中去,攻克技术上的难题,还要静下心来对它的理论进行研究,尤其是空间设计形式、造型设计形式、色彩设计形式的探讨,重视三维动画及其场景设计的人性化关怀,让观众乐于接受它所带来的情感交流。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