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的牛津小学英语测试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如阅读判断、阅读回答问题、完型填空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重阅读训练,因此阅读能力偏弱,往往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从而答题不得要领,甚至猜答案,以致得分较低,影响了整个考试成绩。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其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各种语言知识的积累。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词汇的灵活运用和基本语法知识的熟练掌握
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是阅读的基础,词汇量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领会全文,但是一部分学生会有学后忘前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穿插复习巩固。如Free talk时可复习以往的句型及其相关词汇,在教新内容时如6B Unit3 Asking the way就可复习3、4年级中有关地点、交通工具、问路的单词及句型。
目前小学阅读题的词汇没有超出书本的现象,但词汇和语法的运用却是很灵活。如词语的搭配、词语运用的举一反三,语法中语态如人称(主格、宾格、名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运用、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的正确区分及运用。这些往往是孩子在答题时扣分比较多的原因,那作为教师就不能死教书、教死书,而要在教学的始终都要灌输学生“活学活用”的观念,在扎实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不同语态时态间的穿插教学,多说、多写、多练,以致孰能生巧。
二、上好英语阅读课
与阅读能力息息相关的教学是英语课文的讲解,老师讲解课文的过程既是帮助学生排除疑难的过程也是传授学生阅读技巧的过程。在此,我介绍几个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大意并圈出生词及不理解的句子。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已经不允许学生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阅读了,因此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与练习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快速阅读并概括大意的能力。圈出生词及不理解的句子一反面是为了学生能更有效的听课,另一方面也是为阅读时圈出重点词汇或答案打好基础。
2、带问题阅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设置的问题都是围绕课文的,通过回答问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在不同时态语态间灵活运用的能力,为阅读回答问题打好基础。
3、精度课文分析重难点。 精度课文是给学生解疑,同时也是对讲解重难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模仿课文造句直至一步一步脱离课文来达到词汇、句型的灵活运用的目的,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做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书写的正确率,以免眼高手低。
三、适量增加课外阅读
提高阅读能力,仅仅利用课堂和课本上的课文是不够的,因此,增加适量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为现在更为以后中学以及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课外读物要精选,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生词量少、和我们的教材紧密配套的书或画面生动、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的书。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定期组织交流活动,以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授有效的阅读答题技巧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要求孩子多读、多背,以培养语感,加快阅读速度,理解的正确率才高。除此之外,就是要传授阅读技巧。
1、先读题再读文。 为了提高效率,应让学生先读文下的判断或问答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到文中找答案。
2、圈出文中的重点词汇。 为了提高正确率,应建议学生圈出与问题相关的词汇,如数字、地点、做的事情等,在答题时便可在这些圈圈中直接找答案,以免忘记导致反复阅读浪费时间。
3、避重就轻,扬长避短。 这是针对书写错误率比较高、运用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简单的将就是回答问题时能简则简、能短则短,以免造成无谓的丢分。必要时要学会从文中摘抄句子回答。
五、多形式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能力其实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拘一格,多方位、多层次的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写、演。
教师可不定时的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写一段话(起先不要硬性规定字数),然后选出写得好的和错误有代表性的2、3篇进行讲评,之后全班再修改,再在小组内朗读互相学习。
教师还可以围绕正在学习的单元,以小组(4人为佳)為单位让学生模仿课文或自己创造一篇对话,给学生1、2天的时间排练,之后在课上表演(学生可准备道具),师生共同交流学习。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学生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坚持正确的方法,日积月累,才能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CN31-1122
一、词汇的灵活运用和基本语法知识的熟练掌握
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是阅读的基础,词汇量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领会全文,但是一部分学生会有学后忘前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穿插复习巩固。如Free talk时可复习以往的句型及其相关词汇,在教新内容时如6B Unit3 Asking the way就可复习3、4年级中有关地点、交通工具、问路的单词及句型。
目前小学阅读题的词汇没有超出书本的现象,但词汇和语法的运用却是很灵活。如词语的搭配、词语运用的举一反三,语法中语态如人称(主格、宾格、名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运用、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的正确区分及运用。这些往往是孩子在答题时扣分比较多的原因,那作为教师就不能死教书、教死书,而要在教学的始终都要灌输学生“活学活用”的观念,在扎实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不同语态时态间的穿插教学,多说、多写、多练,以致孰能生巧。
二、上好英语阅读课
与阅读能力息息相关的教学是英语课文的讲解,老师讲解课文的过程既是帮助学生排除疑难的过程也是传授学生阅读技巧的过程。在此,我介绍几个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大意并圈出生词及不理解的句子。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已经不允许学生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阅读了,因此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与练习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快速阅读并概括大意的能力。圈出生词及不理解的句子一反面是为了学生能更有效的听课,另一方面也是为阅读时圈出重点词汇或答案打好基础。
2、带问题阅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设置的问题都是围绕课文的,通过回答问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在不同时态语态间灵活运用的能力,为阅读回答问题打好基础。
3、精度课文分析重难点。 精度课文是给学生解疑,同时也是对讲解重难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模仿课文造句直至一步一步脱离课文来达到词汇、句型的灵活运用的目的,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做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书写的正确率,以免眼高手低。
三、适量增加课外阅读
提高阅读能力,仅仅利用课堂和课本上的课文是不够的,因此,增加适量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为现在更为以后中学以及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课外读物要精选,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生词量少、和我们的教材紧密配套的书或画面生动、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的书。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定期组织交流活动,以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授有效的阅读答题技巧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要求孩子多读、多背,以培养语感,加快阅读速度,理解的正确率才高。除此之外,就是要传授阅读技巧。
1、先读题再读文。 为了提高效率,应让学生先读文下的判断或问答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到文中找答案。
2、圈出文中的重点词汇。 为了提高正确率,应建议学生圈出与问题相关的词汇,如数字、地点、做的事情等,在答题时便可在这些圈圈中直接找答案,以免忘记导致反复阅读浪费时间。
3、避重就轻,扬长避短。 这是针对书写错误率比较高、运用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简单的将就是回答问题时能简则简、能短则短,以免造成无谓的丢分。必要时要学会从文中摘抄句子回答。
五、多形式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能力其实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拘一格,多方位、多层次的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写、演。
教师可不定时的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写一段话(起先不要硬性规定字数),然后选出写得好的和错误有代表性的2、3篇进行讲评,之后全班再修改,再在小组内朗读互相学习。
教师还可以围绕正在学习的单元,以小组(4人为佳)為单位让学生模仿课文或自己创造一篇对话,给学生1、2天的时间排练,之后在课上表演(学生可准备道具),师生共同交流学习。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学生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坚持正确的方法,日积月累,才能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CN3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