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崭新篇章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人才是“第一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升劳动者素质,多次强调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2020年11月24日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概括提炼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广大劳动者成长成才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工艺制造大国,有着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产生过鲁班、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庖丁解牛”“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技近乎道”等典故耳熟能详。以经世致用为精神特质的湖湘文化,也有着涵养工匠精神的深厚底蕴,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礼器四羊方尊,采用的整体浇铸工艺炉火纯青,被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素纱单衣轻若烟雾、举之若无,即使现代技术都难以复制;东汉蔡伦孜孜不倦改良造纸工艺,发明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些都充分印证了古代湖湘匠人的精深智慧、精湛手艺、精美创造。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工匠精神孕育了各行各业的新创造、新发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和精神引领。袁隆平院士一辈子专注于杂交水稻研究,矢志不渝追逐“禾下乘涼梦”,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就是最好的例证。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一批批杰出工匠、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初心,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卓越追求,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铸就了一件件大国重器,打造了一张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大国名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崭新篇章。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南坚持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摆在突出位置,从实施人才强省、制造强省建设的高度抓紧抓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支持工匠和技能人才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开展“十行状元、百优工匠”“工匠精神三湘行”等竞赛和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培厚工匠、技能人才成长的土壤,涌现出制作神舟飞船精密零件的“数控湘女第一人”杨芳、“电焊花木兰”易冉、“最美青工匠”邹彬、“泥巴博士”郝鹏等一大批技术能手、工匠人才。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背后,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等闪亮名片享誉国内外的背后,无不蕴藏着技能人才的创新和创造,无不浸润着湖湘工匠的匠心和匠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不论是改造传统制造业还是培育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壮大工业经济还是发展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造的精神源泉。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对湖南提出了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等重要指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技能人才、工匠人才的贡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工匠精神的滋养。湖南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强省,必将为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注入强劲动力。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注重以工匠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牢牢把握“三个新发展”要求,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车间、每一个工地,将高质量发展体现于每一道工艺、每一个环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深走实,更好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积极引导各行各业劳动者勤勉奋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争当新时代的技术能手、业务尖兵、作风楷模,以匠心铸造精品,以质量锻造品牌,以工匠精神浇灌出更多高质量湖南品牌和高品质生活的“幸福之花”。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注重以工匠精神催生创新动能、激发创造活力。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每一个产品的开发、每一项技术的革新、每一道工序的更新,都离不开工匠的创新创造。要充分调动一线劳动者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于创新、大胆突破,不断推动科学技术与工业制造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工匠创新工作室作用,深化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担当作为,加快破解湖南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堵点。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注重以工匠精神培养劳动者、造就劳动者。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求,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覆盖重点行业、特色行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网络,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推动更多“大国工匠”“湖湘工匠”竞相涌现。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考核制度,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符合技术工人特点的企业工资分配激励增长机制,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表彰激励力度,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真正让干工匠体面、有技术吃香、崇巧工时尚。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注重以工匠精神引领社会新风、塑造时代精神。广泛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讲好“工匠故事”,树立工匠楷模,以杰出工匠、技能大师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感召劳动群众、引领社会风尚,激励每个劳动者靠钻研掌握本领、以奋斗成就梦想。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劳动者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价值观,使学习工匠、崇尚技能、追求卓越在三湘大地蔚然成风。
其他文献
学史明理,重在悟思想,尤其是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真理魅力和强大真理力量,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和赤诚的为民初心。   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毛泽东同志讲:“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刘伯承同志讲:“我们所依靠的是人民,蒋介石所依靠的是碉堡。”陈毅同志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邓小平同志讲:“改革开放中许许多
上世纪80年代,19岁的徐仲维被分配到湘潭电机厂(湘电动力有限公司前身)当一名钳工,从零开始学习手工加工金属零件。钳工台是一方新的天地,徐仲维在此打磨着自己的心性和眼界。收工之后,工友们出去玩,他留下来自学机械知识;遇到技术难点,有的人敷衍了事,他执着地思索解决之道。  从业35年来,他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解决了工作中多项从研制到制造及总装过程中的技术瓶颈,他先后获得7项专利,其中一项获得国际纽伦
现任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设计部副部长、衡变工会技术分会主席的宁澔如,负责衡变公司主业变压器产品的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发、产品设计、技术支持、技术转型等工作,拥有9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7项新产品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定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中层骨干人才”等荣誉称号。  海上风电是一种清洁的新型能源,具有不占用陸地资源、风速大
干煉钢工作前,冯宇是一名出色的土建工。1995年,湘钢优化结构,他被分配到炼钢厂。转岗后,冯宇扎根炉台,潜心钻研。“半路出家”的冯宇明白:要想当一名一流的炼钢工,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过去,用于核电和能源储备战略的临氢钢厚板的生产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国家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口。由于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各大钢厂都对生产临氢钢“退避三舍”。2012年,湘钢“摸着石头过河”,试着接单炼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