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突出英语的实践性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文章围绕工学结合模式对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了讨论,分别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提出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工学结合 英语实践 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自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教育战略部署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其职业性特点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一、高职公共英语发展新趋势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愿意接受英语教育的学生都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提升必须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刘黛琳, 张剑宇,2009)
因此,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英语必须在职场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因此,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刘黛琳,卢丽虹,2012)这也决定了在高职师资的构成中需要一大批与行业紧密接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刘黛琳,卢丽虹,2012)。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外,还需熟悉高职教育理念,了解所熟悉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刘黛琳,卢丽虹,2012)
二、我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
工学结合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具有以下特征:
1.工学结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就高职英语而言,工学结合是以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为依据,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等多种模式结合的教学方式,创造校企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环境,融合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实现工作任务的完成,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2.工学结合的前提是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要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优势,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培养能满足企业或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王成方,2010)
3.工学结合的教育主体从以学校为中心单一主体转向学校、企业、社会参与的多元主体。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人才培养工作突破了课堂的中心地位,转向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学校与企业、社会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三、促进与工学结合要求相适应的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
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落实。高校和高职英语教师应努力成为具备行业英语教学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1.学校的积极引导。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要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激励高职英语教师的发展。
(1)政策导向。学校应通过完善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教师薪资制度来激发高职英语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动力。另外高职英语是实践性较弱的基础学科,学校要支持高职英语教师与专业相结合取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师证书,如涉外旅游英语资格证,以促进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契机,努力挖掘职业英语教师参加职业培训、企业培训、企业挂职的机遇,帮助职业英语教师更新专业知识,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及对于职业英语的最新需求,提高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2.高职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
(1)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高职英语教师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树立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观念,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重视语言实践能力的锻炼,强化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意识。(吴文亮,2010)
(2)做反思型教师。工学结合模式要求英语教师要适应行业企业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作出调整。这就需要英语教师要全面审视教学过程,通过各类教学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行为,探索“教、学、训、做、评”五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王彦侠,2012)
(3)加强自主学习和培训。高职英语教师要强化自我提高的意识,以考取职业资格证来强化专业技能;参加专业研讨会,及时掌握行业企业发展最新动态;与已就业的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拓宽了解行业企业的渠道;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掌握行业企业英语,开拓职业英语教学模式;立足行业状况,开展高职英语科研,推动教学及教师专业的发展。(周芹,2012)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学校的政策激励,更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增强危机意识,拥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强化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77-83.
[2]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 2012,(24) .
[3]王成方.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师能力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5):50-51.
*本文是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编号:EA201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工学结合 英语实践 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自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教育战略部署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其职业性特点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一、高职公共英语发展新趋势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愿意接受英语教育的学生都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提升必须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刘黛琳, 张剑宇,2009)
因此,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英语必须在职场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因此,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刘黛琳,卢丽虹,2012)这也决定了在高职师资的构成中需要一大批与行业紧密接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刘黛琳,卢丽虹,2012)。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外,还需熟悉高职教育理念,了解所熟悉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刘黛琳,卢丽虹,2012)
二、我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
工学结合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具有以下特征:
1.工学结合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就高职英语而言,工学结合是以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为依据,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等多种模式结合的教学方式,创造校企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环境,融合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实现工作任务的完成,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2.工学结合的前提是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要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优势,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培养能满足企业或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王成方,2010)
3.工学结合的教育主体从以学校为中心单一主体转向学校、企业、社会参与的多元主体。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人才培养工作突破了课堂的中心地位,转向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学校与企业、社会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三、促进与工学结合要求相适应的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
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落实。高校和高职英语教师应努力成为具备行业英语教学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1.学校的积极引导。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要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激励高职英语教师的发展。
(1)政策导向。学校应通过完善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教师薪资制度来激发高职英语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动力。另外高职英语是实践性较弱的基础学科,学校要支持高职英语教师与专业相结合取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师证书,如涉外旅游英语资格证,以促进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契机,努力挖掘职业英语教师参加职业培训、企业培训、企业挂职的机遇,帮助职业英语教师更新专业知识,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及对于职业英语的最新需求,提高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2.高职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
(1)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高职英语教师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树立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观念,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重视语言实践能力的锻炼,强化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意识。(吴文亮,2010)
(2)做反思型教师。工学结合模式要求英语教师要适应行业企业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作出调整。这就需要英语教师要全面审视教学过程,通过各类教学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行为,探索“教、学、训、做、评”五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王彦侠,2012)
(3)加强自主学习和培训。高职英语教师要强化自我提高的意识,以考取职业资格证来强化专业技能;参加专业研讨会,及时掌握行业企业发展最新动态;与已就业的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拓宽了解行业企业的渠道;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掌握行业企业英语,开拓职业英语教学模式;立足行业状况,开展高职英语科研,推动教学及教师专业的发展。(周芹,2012)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学校的政策激励,更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增强危机意识,拥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强化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77-83.
[2]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 2012,(24) .
[3]王成方.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师能力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5):50-51.
*本文是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编号:EA201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