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是教学课堂的中心,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整节课堂的灵魂,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探索未知的知识,在此过程中,课堂阅读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學习探究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将对于一些阅读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一、 引言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所以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如此,一千个老师就会有一千种教学方法。现如今的阅读已经不仅仅是找出答案那么简单,而是在得出答案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究结论,提升文本获取信息的能力。把探究的精神引入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文本的感悟出发,带着问题进行研究性阅读,在鉴赏中找出问题的答案,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 情景假设,融情于景
  课堂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使学生全身心快速进入状态,投入感情,更好地理解文本知识的内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阅读时主动思考,并在指定的环境与氛围中主动进行小组探究,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与人沟通分享的能力,实现自己的阅读目的和人生价值。
  在当今社会,电脑和网络无处不在,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这一手段,通过视频、图片、音乐以及其他方式,将学生迅速带入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景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在文章《称象》当中,在讲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小段动画版的文章的视频,让学生先通过观看视频片段来了解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但是不要急着将故事的结果透露给学生,让学生看完开头后自行进行讨论探究,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想象文章中所描写的画面和视频中的进行巧妙融合,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得出如何合理称大象的方法,然后再和文章中的方法相对比,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充满活跃的氛围;再比如:当学习《雷雨》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先对作者进行简介,让学生对作者能够有一个了解,然后让学生闭上双眼,运用多媒体播放文章朗读的音频,将学生置于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让学生用双耳去感受朗读者的宏伟气概和饱满的感情,先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充满感情的环境和氛围,然后再让同学分角色来朗读进行比赛,看看谁的感情最饱满最投入,然后再带着学生们充满着想象去攻读课文,通过这种情景结合的方式学习,就会比直接让他们读文章更加直观,对学生的印象也更深刻,更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给予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 勤于思考,合作探究
  (一) 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
  教材是课堂阅读学习的基础,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将阅读与教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每一个学生的微表情而观察其内心,要用干练的语言技巧,多多提出问题,防止学生感到无聊厌倦,同时,教师应当把握好问题的时间。在提出问题后的一两分钟之内,应当保持一个安静的思考环境,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动脑思考,组织语言来说出答案,不能刚提出问题就马上让学生回答,这样即便学生内心有想法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去组织,最终给出的答案也是支离破碎,含糊不清的。精读课文,深入文本,体悟主旨。
  (二)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
  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是促进彼此进步的捷径。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独自个体的思考成为集体智慧。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以学生自发性提出的问题为基础,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参与,可以在一边对学生进行引发、提点和启迪,让学生围绕着问题一方面认真阅读文本和感知文本,另一方面是阅读加思考,学生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然后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和讨论,在建立新的认知框架的同时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和获得学习能力之后的喜悦。教师一定要时刻唤醒他们内心世界的动力,鼓励他们在探究的路上不断前行。
  四、 创新思维,拓展延伸
  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技术,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所以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应当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定的兴奋度,甚至要鼓励提出不同想法,运用一题多解、一解多题、一法多用、信息迁移题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敏捷性、创造性等品质。另外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本教材知识的同时多向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的知识,如果课本上学的是名篇名著里的节选内容,可以推荐学生将这些名著课下进行学习和阅读,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冰心也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交流会,分享彼此在某一段时间内在课外学到的知识或是读书心得,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定期阅读习惯。
  五、 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该重视课堂阅读模式的探究,以素质教育的角度来正确认识学生的自主探究形式,选取符合班级学生目前学习状况的讲授方法与策略,努力把传统意义上单一片面知识的传授课变成师生合作与交流的研究课、探究课,不断去鼓励,激励学生前进,让学生的无限潜能充分被挖掘,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秀琴.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6).
  [2]赵晶晶.试论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01).
  [3]程春玲.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23).
  作者简介:
  楼蕙兰,二级教师,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前陈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觉得语文作文很难教,许多小学生也觉得作文难学,小学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什么觉得作文学习那么难,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契机,许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开始成绩上来。因此,抓契机,巧习作,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一、 前言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抓好作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更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笔者针对当前社会上职业培训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依托高职院校建立新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议,并给出相应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高职;社会培训;职业教育  一、 问题的缘起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为高职教育达到完善指明的方向和途径就是要进一步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从办学模式的宏观
摘 要: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综合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其个性、性格、心理及思想等都不完全相同,并且学生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理论意义上的好学生,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属于“问题学生”,这里的问题学生也包括很多种类型,有纪律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也有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还有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