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培训的自主权还给教师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区域培训应成为教师职业所需
  【编者按】以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保证,目前,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活动开展了不少,有些培训还层层下达指标安排教师参加。对教师来说,这本是幸事,但不少教师感到烦,举办方吃力不讨好。那么,教师烦什么呢?他们需要的又是怎样的培训呢?《中国教育报》刊发了一位教育人士的文章,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相关学校带来了启示。由此而来,江西省玉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实践中探索了跨区域培训教师的做法。本期集中刊发他们在跨区域培训中的感受和体会,希望对此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教育说到底要靠教师。没有教师的积极性,没有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各项教学要求很难落实到位。抓教育,就必须抓教师素质提高,就必须抓教师培训。在提高教育水平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步地抓教师培训和教师水平的提高,抓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才可能达到目的。靠抢夺好生源,那只能是暂时的,只有全面深入持久地抓好教师培训,才是根本所在。教师培训是发展教育的一项永恒工程。尤其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补偿性、运动性、被动性、指定性的教师培训已无法满足要求。对于教师素质提升来说,我们迫切需要建立适应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制度。换而言之,也就是要由以前的指定性培训变为选择性培训。要办适合教师的培训,让他们充分享有培训自主选择权,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我选择培训,实现自我培训。只有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才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有开阔的眼界和广博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永远进行画地为牢、故步自封的培训。跨学科的教书育人已经是一种趋势,跨地域的选择培训也已经成为教师的呼声。为此,我们应当把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还给广大教师,并且从制度上建立保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中小学在研究相关培训工作、建立相关培训制度时,要着力推进选择性原则的贯彻落实。绝不能牺牲教师的选择权,而是要研究探索如何让教师的选择权体现得更充分、空间变得更大。从制度层面上讲,把选择权交给教师,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培训,都请教师来选择。千万不要把教师的培训固守在本县(市、区),而要让教师自主选择优质培训资源。(摘自《中国教育报》)
其他文献
2012年,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从政策层面对我国高等院校财务运行工作提供了相关指导和建议。但是,由于经费来源不足、权责不清、学校管理疏漏、监督机制不到位、风险评估不健全等原因,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高等院校不同于一般企业,作为人才密集型组织,其科研项目、基建投入等方面与一般企业有着显著的不同,按照企业的标准来管控高等院校财务风险并不符合实际,应该从学校的内部管理
期刊
如今,无论是来我校参观的,还是路过我校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说:“昌北二小变了,变化真大啊!”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心中便会涌起一阵欣喜,还掺和着几分自豪,这种潜在的精神力量足以让我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是的,昌北二小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外观上的花草树木和高大、美丽的建筑,更在于文化内涵:这里有敬业热情的教师、奋发向上的学生,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场景。  多年来,我们把“我奉献的岗位是昌北二小,我服
目前,我国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化,复杂的形势使我国当前的企业面临着各种挑战。确保企业能够完成战略规划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集团迫切想要解决的重大难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