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16世纪的明代江南园林中曾一度常见"桧柏亭"的特殊营造,其不仅被视为建筑景点,而且被赋予深刻的文化意义。这在吴宽宅园中出现原型,在苏州"拙政园"、松江"东庄"中已有成熟体现,并在《遵生八笺》中得到总结。对这一造园细节的现象、意义及其消失原因的探究,可以更细腻、清晰地认识到今日业已消失的明代中期江南园林的特点,以及17世纪的晚明江南园林中所发生的深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