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面神经瘫痪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由化脓性中耳炎、外伤、颞骨肿瘤引起的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方法 对29例面神经瘫痪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化脓性中耳炎所致面瘫18例,外伤性面瘫9例,颞骨肿瘤所致面瘫2例.面神经水平段或垂直段减压术8例,面神经膝状神经节至茎乳孔减压术19例,全程面神经减压2例,其中面神经端一端吻合1例,神经移植2例.结果 随访6~18个月,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分级标准)由术前的Ⅱ级6.9%、Ⅲ级17.2%、Ⅳ级34.5%、Ⅴ级31.0%、Ⅵ级10.3%恢复到Ⅰ级6.9%、Ⅱ级27.6%、Ⅲ级27.6%、Ⅳ级24.1%、Ⅴ级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面神经减压术和神经移植仍是治疗面瘫的有效手段.化脓性中耳炎所致面瘫和外伤性面瘫手术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盐酸氯普鲁卡因属苯甲酸酯类的局部麻醉药,是在普鲁卡因的结构基础上引入-Cl基因,在化学结构上形成了麻醉效应强、麻醉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以安全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麻醉.此文就盐酸氯普鲁卡因的硬膜外麻醉、脊髓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区域静脉麻醉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分析胃镜下表现为胃、食管糜烂性病变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胃镜下诊断为食管胃中~重度糜烂性病变494例所作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分析其与患者年龄、病变部位及内镜下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494例中,浅表性炎症188例;癌前病变(萎缩、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246例;胃癌60例(早期46例).50岁以上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68.6%)较50岁以下者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