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壶制作简述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82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紫砂传统成型工艺能有强有力的生命,客观上是由紫砂泥所具有的特定性能决定的。其次,是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而沿袭下来的。也是对弘扬独树一帜立于世界陶艺之林的紫砂工艺陶文化的继承。
  关键词:紫砂;工艺;圆壶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82-2
  在中国的陶苑中,陶器最早。然而自从瓷器发明之后,便出现了后来者居上的局面,陶器落在了后边,只能做些民间的应用杂器,所谓“不登大雅之堂”了。紫砂陶的出现明显改变了这种地位,它倍受推崇的程度超过了瓷器。紫砂的质地确实有许多优异之处,制成茶壶用来泡茶更是最佳的选择,
  紫砂泥的可塑性非常好。在草创期老僧以“捏筑为胎”,到供春“茶匙穴中,指掠内外”,供春又变革为“斫木为模”。这是制作工艺的一大改进和提高。“斫木为模”说的是用木制成一个内模,泥条在木模上奎制成型,这个方法传至时大彬,“时悟其法,则又弃模”,“时乃故入以砂练木,克谐审其燥湿,展之名曰土毡”。(周容《宜兴瓷壶记》),时大彬领悟其制作方法,不用模具制作,练好土,掌握好泥的干湿度的泥性,“展之名曰土毡”就是把泥打成泥条(土毡)、泥片来成型。“割而望诸月,有序先腹,两端相见,谦用媒土,土湿曰媒,次面与足,足面先后,以制之丰约定”。这说的是:把裁割好的泥条,以腹径围在木转盘上,用拍子拍打两端,先足后口面(满),用脂泥粘接底片和口片(满),这样制成壶身体的毛身筒。“次开劲、次冒、欠耳、次嘴、嘴后著戎也,体成”(周容《宜兴瓷壶记》)。在整理好的壶体上制壶颈、壶盖、装钮、装嘴,以完成整个壶的形体造型。
  “寿星壶”,文革中称之谓“圆壶”,它有大、小五号,传统旧称“顶海寿星”,容积约1000公升、“海寿星”容积约800公升、“寿星壶”(中寿星)容积约600公升、“小寿星”容积约500公升、“小小寿星”容积约300公升。文革称之为一号圆壶、二号圆壶、三号圆壶、四号圆壶。小小寿星,大都是精工细作的工艺品。有人问:“为什么叫寿星壶”?我也难以答出,但从吃茶的角度理解:“饮茶长寿”、“饮者寿”的意思推敲,饮茶既能长寿、养颜,取壶名为“寿星壶”似乎是自然和恰当的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统的成型工艺在技法处置上对制陶的工具亦十分讲究,“用木重首作椎、椎练土”(周容《宜兴瓷壶记》),这个“椎”就是现今的木搭子,用它澄练紫砂土,用它打泥条、泥片真得心应手。“用木作月阜其背”(周容《宜兴瓷壶记》)这指的是木转盘,在木转盘上拍打壶身筒靠拍打的自然惯性旋转把壶身筒制作圆正。“用鑐,长视笔,阔视薤”,这指的是铁尖刀,用来加工壶的细部。“用角,阔寸长倍五,或圭、或笏、俱前薄后劲,可以服我屈伸为轻重”,用五寸多长,平头和斜头的牛角薄片,现在叫明甄,变曲自如地在泥坯上光刮,使表面致密光洁。“用竹木如贝,窍其中纳柄,凡转而藏暗者藉是,至于中丰两杀者,则有木如肾,补规万所困”(周容《宜兴瓷壶记》)。在壶身上挖个孔把壶鋬塞入孔内粘接好,再用木贝在坯内把粘接的痕迹挡和顺。木肾是整修泥坯外的工具,现在叫篦子,拍打的泥壶身筒表面有拍子痕迹和疏松的表面,用篦子把毛坯篦和、篦光修治圆正。另外,“外用竹若钗之股,用石如碓为荔核形,用金作蝎尾、意至器生、因穷得变,不能为名”(周容《宜兴瓷壶记》)。这些工具就是,加工细部的竹尖刀,圆孔的圆独果,钻小孔的骨头针等等,应壶体加工的精细、周正,所需要的各种工具,不胜枚举。
  紫砂传统成型工艺能有强有力的生命,客观上是由紫砂泥所具有的特定性能决定。其次,是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而沿袭。也是对弘扬独树一帜立于世界陶艺之林的紫砂工艺陶文化的继承,在此,我推举大家熟知的一件传统紫砂“寿星壶”为例,让我们更好地来领略一下它博大精深的紫砂艺立意、工艺、技艺之紫砂造型艺术。
  寿星圆形壶制做常用工具有:搭子、木拍子(竹拍子)、尖刀、鳑鮍刀、线梗、独果、木鸡子、篾只、炬车、木榔头等。
  1、用木搭子将泥段拍打成厚薄均匀的泥片和泥条。这种打泥条、打泥片,徒手拍打成型制陶工艺,一直传承至今,不仅把这种传统的制陶技法保持得很完整,而且有提高和深化,为其它民间工艺所少见。严谨的工艺技法是历代艺人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的技艺精华,这具有科学规范的传统工艺技法,今天与陶艺家和陶艺爱好者共同探讨,主要是使大家更充实更全面地了解紫砂传统工艺的精髓,为弘扬紫砂陶文化而不受其它怪谈、玄说所困惑和褒贬。
  2、用矩车划出壶体各部位圆形泥片。
  3、用泥条围成壶身 。
  4、打身筒,先打底部,上好底部,上好底片翻身,将多余泥浆刮净。然后再打壶口部,与口尺寸配合好。
  5、脂泥是紫砂壶制作中的粘接料,水分以制壶需要而定,拌时要匀和,直接关系到成品壶的质量。
  6、口部满片,保持壶体中空及湿度,不使壶变形。
  7、用竹篾只规范壶身、壶腹、壶肩、壶底的弧度。
  8、依壶的结构,用脂泥接口部、颈部及底部。
  9、粘接结速,用复只、竹尖刀将其细部整理光洁。
  10、用刮底石加工壶底,使之均整。
  11、用脂泥粘接壶盖弧形的虚片,修整成预定的盖形。
  12、壶盖翻身,用勒只整理光洁。
  13、用泥段做成捻的子,装上壶盖并清理干净。
  14、用通嘴尖刀插入毛坯嘴中心,并来回滚动形成壶嘴内壁,然后,用手将毛坯弯曲成嘴形。
  15、将紫砂泥搓成泥段,弯曲壶把。
  16、钻嘴眼,并用脂泥粘接壶嘴。
  17、校正口、嘴、把,成三点一线,最高点保持三平。
  18、用独果等工具修整嘴孔。用明针刮光壶肩、壶嘴、壶把等部位。
  19、用矩车划开壶口。用鳑鮍刀修整壶口,并与壶盖相吻合。
  20、用竹拍子刮光、刮清壶体内部泥迹使其干净光整。
  21、壶体基本完成后,可在壶底、壶盖、把钤上壶艺术家印章,壶底用顶柱支撑,印章对准位置,并用木榔头敲击,使印文清晰。
  22、做好的茶壶首先要阴干,大概要两三天左右。器坯阴干后装匣钵进窑烧制。现在一般用隧道窑进行烧制,古代一直用龙窑烧制,解放后开始用倒焰窑。
  23、全壶制作结束,让其自然干燥,即可入窑烧。
  24、紫砂器烧成后有的还需磨光上蜡,有的还需抛光包铜、金银丝镶嵌等工序。
  参考文献:
  [1]范俊龙.紫砂物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
  [2]韩其楼主编.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80.
  [3]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4]范俊龙.紫砂物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
其他文献
摘要:紫砂壶的价值,主要分三个方面:使用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宜兴紫砂壶,用壶艺泰斗顾景舟的话来说,不但要用得舒服,还要看得舒服。  关键词:使用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90-2  宜兴紫砂壶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百花齐放于当代,其作品从明“供春壶”之实物集司礼太监吴径墓出土的“提梁壶”来看,宜兴紫砂壶特殊的
利用游戏展开教学活动,这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十分常见。五花八门,形式多样的游戏也让音乐课堂平添不少彩色。但在教学实践中,对游戏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又让课堂显得乱而无序,教
紫砂陶刻艺术的创作需要创作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工艺基础,其中包括良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和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以及造型技能。
摘要:宜兴紫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工艺技术和实用的功能闻名于世。紫砂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其工艺技术品味非同一般,它的工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陶文化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紫砂艺术;创造;新意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93-1  创新开拓必遇阻力,自古皆然,自不必说。紫砂壶不
会展旅游业是如今世界旅游业发展重要的目标,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增加了外汇收入,是开发城市相关产业收入的一种方法.本文分析了会展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背
摘要:紫砂壶是陶刻的载体,陶刻是壶的附属。只有它们结合得当,表现出作品的构图严谨、参差有致,体现陶刻艺术的精髓,这样才能凝聚成一件传世极品。陶刻是融书法、金石、绘画、文学修养为一体的综合性视觉艺术。好的陶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紫砂陶;艺术;陶刻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81-1  前人云:“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此话应该从
研究了基于模糊积分方法的多源信息融合算法, 当各传感器向融合中心汇报带有信任程度的分类结果时,融合中心利用计算出的各分类的模糊积分进行最终分类的一种决策融合方法.
近年来湖南省许多高校设计艺术专业都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校企合作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演化发展来的,通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来,文化馆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逐步得到保障。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党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的战略要求,摆在文化馆面前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重新思考。针对新时期文化馆面临的新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文化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体方向,如何抓住机遇,彰显文化馆的本质属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