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共产党宣言》对资本社会的分析和批判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23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毕生致力于对资本的批判和人的解放道路的探索,其透析资本的成果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中.早在"《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他就开始了"政治经济学转向",并将资本确立为其理论研究的真正"本题",此后他每一步思想进展都关涉他对资本与人、资本与社会、资本与历史关系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宣言》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们只把《共产党宣言》视为单纯的"宣言"性质的政治组织的纲领,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有限的篇幅中厘清了资本社会的形成及其效应、揭示了资本的展开逻辑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对超越资本的主体力量和具体途径进行了探究,为以后《资本论》更为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奠定了基础,使其成为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前奏曲".
其他文献
《神圣家族》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最终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署名问题上的态度,既反映了他们互相谦让的伟大人格,也表明了他们在思想层面的互相认可.恩格斯在英国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的经验材料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观点为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提供了经验基础和实证论据.马克思则通过持续的理论批判和探索,进一步发掘了他们的"共同见解"所具有的世界观革命意义,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打下了进一步的基础.
本文选取2010—2019年A股五类行业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国有股权比例区间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所选行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比例的门限效应显著,与政府所划分的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三种国有股权比例结构基本一致;所选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区间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国有资本对企业绩效存在着"帮助之手"和"掠夺之手"的双重影响,只有合理的股权比例结构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不同资本的优势;不同行业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