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东北“漂”到北京的一家人突遭劫难:家里的顶梁柱罹患肝癌,惟有尽快换肝才能保住生命。妻子和儿子想要捐出自己的一部分肝脏来拯救亲人,然而血型不符。此时,如果等待外援肝源,就会错过最佳的移植时机,患者随时都会失去生命。就在家人陷入绝境时,和佟常清血型相同的儿媳吴燕侠站了出来,主动要求捐肝救公公。吴燕侠的想法遭到了婆家人的反对,甚至医生也表示了担忧:因为她患有骨结核病,由她捐肝则是双倍的风险……
家里的顶梁柱突患重疾
1996年,46岁的黑龙江人佟常清,带着妻子张保洁和21岁的儿子佟营来到北京,在十里河租了一间平房,靠在市场摆摊,经营民间旧货及各种工艺品、收藏品等支撑生活,成为闯荡京城的“北漂”家庭。
1997年10月,佟营在做生意时和来自河北衡水的19岁女孩吴燕侠相恋,并于1998年5月结婚。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可爱的儿子。
2002年秋,经过全家人的多年奋斗,他们在北京周庄购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正式在北京落户了。2007年6月,吴燕侠又在居住地附近盘下一处门市,开了一家卖窗帘和床罩的布艺商店。这个来自东北的五口之家在北京越“漂”越好!
然而,厄运却在这时悄悄地逼近了这个和美的家庭。2007年8月27日下午,吴燕侠在搬运货物时,腰部忽然袭来一阵钻心的疼痛。佟营见妻子痛得直不起腰,急忙把她搀扶回家。张保洁当即带着她来到医院就诊。
医生给吴燕侠作了各种检查后,表情凝重地告诉张保洁,他们怀疑吴燕侠得了骨髓转移或是骨肿瘤、骨结核,具体是哪种病,还需要进一步确诊。张保洁的头“嗡”地一下胀大了,除了骨结核,骨髓转移和骨肿瘤不就是癌症吗?暮色中,她紧紧地攥着儿媳的手一路搀扶着她回家。
第二天凌晨4点,张保洁带着儿媳赶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张保洁把儿媳拍的片子递给医生,医生看后皱着眉头说:“患者的病很重,应该去骨肿瘤科专家门诊。”张保洁的心里咯噔一下,不得不心情沉重地返回挂号窗口。
中午,吴燕侠终于坐到了专家面前。经过CT扫描、核磁共振、骨髓穿刺等多项检查,一个星期后,专家确诊吴燕侠患的是骨椎结核。吴燕侠的腰椎上长了两个脓包,只要通过手术,刮掉脓包,在腰椎上放两个支架,消炎后就会痊愈。
“孩子,你可把妈吓死了!”拿到诊断,张保洁捉住儿媳的手放在了自己的胸膛上,眼里泪花闪闪。吴燕侠感觉到婆婆的手心湿漉漉的,胸口也“咚咚”地跳得厉害。想到婆婆为给自己看病急得在挂号窗口嚎啕大哭的情景,她的眼眶也湿润了:“妈,有你护着,我不会有事的,我舍不得离开你、离开咱们家啊……”
就在全家人对吴燕侠的病情有惊无险感到庆幸时,病魔却突然咬住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佟常清。2007年10月中旬,佟常清忽然感到浑身乏力,并伴有恶心等症状,他急忙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肝腹水。10月13日,为了节省医药费,佟常清只身一人回到了老家,住进了当地医院。
10月23日晚,一直牵挂着丈夫的张保洁忽然接到了小叔子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嫂子,跟你说个事,我哥在医院拍CT片子,肝部发现了两块阴影……大夫说是肝癌,得换肝才能活下来……”
张保洁如遭雷击般愣怔住了。她把凶讯告诉了儿子儿媳,一家人悲泣不已。稍顷,张保洁忍住泪水打电话对丈夫说:“你回来吧,回北京给你换肝……”电话那头传来丈夫的声声叹息。
大义媳妇毅然决定捐肝救公公
10月25日上午,佟常清由弟弟陪同返回北京。第二天,张保洁陪同丈夫来到医院。医生翻阅了佟常清的病历,给他做了必要的检查后,把张保洁叫到医生办公室,面色严峻地说:“患者情况很严重,肝部肿瘤长在关键部位,已经压迫血管,必须尽快进行移植手术。如果病情再发展下去,就不能做移植了,最好时机在一个月内。你丈夫是O型血,O型血肝源几乎没有,而他肯定等不到有外援肝源那一天。”
没有肝源丈夫就只有等死,张保洁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忽然,张保洁想起自己在上初中时,曾验过一次血型,自己是O型血。她顿时感到心头一亮,急切地对医生说:“我是O型血,把我的肝给他吧。”医生思忖了一下,同意接收佟常清住院。
当晚,张保洁把自己要给丈夫捐肝的决定对儿子、儿媳说了。佟营红着眼圈对母亲说:“我爸养了我一回,让我给我爸捐肝吧。”吴燕侠也说:“妈,还有我呢,你别忘了,我也是O型血。咱家最大的优势就是都是O型血,你放心,一定能救我爸。”看到儿子儿媳一片孝心,张保洁心里有了几丝欣慰,说:“还是妈妈来捐吧,不用你们,燕侠还有病,你们把自己的事业干好就行了。”
医院开始为佟常清进行肝脏移植作准备。可是,出乎意料的是,10月30日,经检验,张保洁的血型并不是O型,而是B型。原来,自己大半辈子在心里认定的血型居然是错误的,张保洁如遭棒喝,一下子懵了。半晌,她才缓过神来,失魂落魄地给儿子打电话,告诉他自己的血型和他爸爸配不上。
不一会儿,儿子和儿媳满头汗水地赶到了医院。化验室里,儿子攥住母亲的手,一边安慰母亲一边伸出了一支胳膊。然而,遗憾再次出现了:儿子的血型随母亲,也是B型。张保洁失望了,跌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泪水长流。
忽然,张保洁感到有两只手搭在了她的双肩上。她抬起泪眼,看见儿媳站在了她的面前。“妈,你不用哭,还有我呢。我把肝捐给爸爸。”吴燕侠话说得风平浪静,张保洁心里却掀起了波澜:她相信儿媳的真诚,但儿媳毕竟是儿媳,怎么能让儿媳做这么大的牺牲呢?“燕侠,妈知道你孝顺,可你自己的病还没有好,妈怎么能忍心让你捐肝?不行啊。”
吴燕侠动情地说:“妈,我虽然是这个家的儿媳妇,可你和我爸把我当亲姑娘对待,在我有病的时候你那样照顾我,亲妈也不过如此。现在,我也有义务来救我爸,咱们家五口人缺一不可啊。”吴燕侠的话,令七尺男儿佟营也潸然泪下。
医生听说吴燕侠有严重的骨结核病,虽然为儿媳要捐肝拯救公公的义举感动,但还是摇着头对吴燕侠说:“不行,取肝手术得10多个小时,你现在腰椎的骨头很脆弱,弄不好下不来手术台,风险太大,还是在患者的直系亲属或三代内旁系亲属,以及有帮扶和扶养关系的人中寻找肝源吧。”
当晚,张保洁把丈夫在北京的兄弟姐妹找到家里,请大家想办法救救佟常清。兄弟姐妹们表示,愿意给佟常清捐肝。第二天,几个人一同来到医院,验血筛选合适的捐肝者。结果,没有一个人符合捐肝条件。随后,张保洁忐忑不安地把电话打到老家,请求在东北的亲戚帮助寻找适合捐肝的人选。然而反馈回来的信息却令张保洁大失所望,老家那边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肝源。
看到婆婆绝望的神情,吴燕侠百感交集,捐肝救公公的想法愈发强烈地撞击着她的心灵。她再次找到了医生恳求说:“医生啊,你还是应该考虑我捐肝,如果不给我机会,我爸就没希望了。”医生考虑了一下,同意让吴燕侠做肝部检查和其他各项化验。
佟常清看到儿媳也来医院做检验,疑惑地问:“你来做检查干什么?”为了不招致公公的阻拦,吴燕侠搪塞说:“这里是移植科,没有肝源你就不能在这里住院了,我来是顶个肝源,滥竽充数的。”佟常清这才不再过问。妻子要给父亲捐肝,佟营陷入了矛盾,不知该如何取舍。吴燕侠对丈夫说:“你别犹豫了,现在,只有我是救咱爸的惟一希望了,你说,我能袖手旁观吗?”小夫妻已经在一起生活了10年,佟营深知妻子為人善良,个性柔韧,她认准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握住妻子的手,佟营哽咽无语。
经过严格检测,吴燕侠的肝脏完全符合捐献条件,等待医学论证后,就可以对供体、受体进行肝切除和肝移植手术,医院让吴燕侠和张保洁回家等待最后的消息。自己的肝脏可以挽救公公的生命了,而且用自己的肝脏家里还可以省下15万元钱,吴燕侠非常高兴,拉着婆婆要乘地铁回家。
婆媳俩刚走下地铁站的台阶,忽然,吴燕侠的手机响了,看号码是医院打来的。吴燕侠以为医院告知同意她捐肝,高兴地按下了接听健。谁知,医生却在电话里告诉她,医院担忧她的腰椎结核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手术,不同意对她进行捐肝手术。
情况出现了反复。吴燕侠不由分说,拉着婆婆返身走出了地铁站。
吴燕侠直接找到医生,恳切地说:“医生,现在我们家就剩下我这最后的希望了。我的腰以后可以再治,可我爸的病没有以后的机会了,你能看着他就这么抛开我们一家老少走吗?再说,我的腰离肝还远着呢。我求求你,就让我给我爸换肝吧。”说着,吴燕侠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医生被感动了:“你的取肝手术肯定要冒风险,但你的态度这么坚决,这个风险值得去冒,你们做准备吧……”
生死考验让一家人血脉相连
佟常清的肝移植手术定在了11月13日。在手术的前一天,佟常清终于知道了要为他捐肝的竟是自己的儿媳妇。那一刻,在病魔面前没有掉一滴眼泪的佟常清禁不住热泪滚滚,他躺在病床上摇着头,对刚刚住进医院的儿媳说:“你不该啊,不该用你的肝来救我,那样你的身体会垮的,爸爸拖累你了。”随即,他冲着妻子责备道:“你办了件糊涂事,怎么能让孩子给我捐肝呢?我这土埋半截的人了,死就死了,可孩子才多大啊?以后她要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会自责一辈子啊。”丈夫这么一说,张保洁也是泪眼蒙蒙。
吴燕侠的眼眶也湿了,“爸,不要怪罪妈妈,是我愿意给你捐肝的。我嫁到佟家十年,你和妈妈待我像亲生女儿,没让我受一点委屈。嫁到咱们家,是我的福分。你们娶一个O型血的儿媳,也是命里注定的缘。”儿媳一番话,令佟常清夫妇感慨万千。
11月13日上午10时,这台特殊的活体肝脏移植手术开始了。医生先进行供者肝脏切取术。捐献肝脏的最大期限量为供者肝脏的70%,根據受者需要,医生将吴燕侠的右半肝切取下来,达到了吴燕侠整个肝脏量的60%。为防止出血,医生精心在肝脏断面仔细止血,整个手术实现了零输血。
下午2时,佟常清被推进手术室,开始接受肝脏移植。吴燕侠的肝脏被移植到佟常清身上后,超声证实肝脏各血管血流正常,手术获得了成功。一直站在休息室大屏幕前提心吊胆观看手术过程的张保洁、佟营及吴燕侠的母亲等10余位亲属,相拥而泣。
术后13个小时,吴燕侠被推出了手术室,送往ICU病房接受术后观察和护理。第二天早上7点,佟常清在术后17个小时也被送回到ICU病房。
11月16日,吴燕侠平稳度过了监护期,从ICU病房转入移植外科普通病房。18日,佟常清也从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2008年春节前夕,佟常清因为胆管狭窄,做了支架手术,虽然又遭了点罪,但他已能乐观面对。
2008年8月初,吴燕侠到医院进行了复查。医生说,经过这半年多的休养,吴燕侠肝脏的大小和功能,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水平,这个消息令全家人都很欣慰。目前,婆婆张保洁正在筹划带儿媳去医院做腰椎结核手术,了却她的一桩心事。面对记者的采访,张保洁感慨万千地说:“尽管我遭受了丈夫患癌的不幸,但我却摊上了天底下最好的儿媳,我们永远是贴心贴肺的一家人。”
家里的顶梁柱突患重疾
1996年,46岁的黑龙江人佟常清,带着妻子张保洁和21岁的儿子佟营来到北京,在十里河租了一间平房,靠在市场摆摊,经营民间旧货及各种工艺品、收藏品等支撑生活,成为闯荡京城的“北漂”家庭。
1997年10月,佟营在做生意时和来自河北衡水的19岁女孩吴燕侠相恋,并于1998年5月结婚。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可爱的儿子。
2002年秋,经过全家人的多年奋斗,他们在北京周庄购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正式在北京落户了。2007年6月,吴燕侠又在居住地附近盘下一处门市,开了一家卖窗帘和床罩的布艺商店。这个来自东北的五口之家在北京越“漂”越好!
然而,厄运却在这时悄悄地逼近了这个和美的家庭。2007年8月27日下午,吴燕侠在搬运货物时,腰部忽然袭来一阵钻心的疼痛。佟营见妻子痛得直不起腰,急忙把她搀扶回家。张保洁当即带着她来到医院就诊。
医生给吴燕侠作了各种检查后,表情凝重地告诉张保洁,他们怀疑吴燕侠得了骨髓转移或是骨肿瘤、骨结核,具体是哪种病,还需要进一步确诊。张保洁的头“嗡”地一下胀大了,除了骨结核,骨髓转移和骨肿瘤不就是癌症吗?暮色中,她紧紧地攥着儿媳的手一路搀扶着她回家。
第二天凌晨4点,张保洁带着儿媳赶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张保洁把儿媳拍的片子递给医生,医生看后皱着眉头说:“患者的病很重,应该去骨肿瘤科专家门诊。”张保洁的心里咯噔一下,不得不心情沉重地返回挂号窗口。
中午,吴燕侠终于坐到了专家面前。经过CT扫描、核磁共振、骨髓穿刺等多项检查,一个星期后,专家确诊吴燕侠患的是骨椎结核。吴燕侠的腰椎上长了两个脓包,只要通过手术,刮掉脓包,在腰椎上放两个支架,消炎后就会痊愈。
“孩子,你可把妈吓死了!”拿到诊断,张保洁捉住儿媳的手放在了自己的胸膛上,眼里泪花闪闪。吴燕侠感觉到婆婆的手心湿漉漉的,胸口也“咚咚”地跳得厉害。想到婆婆为给自己看病急得在挂号窗口嚎啕大哭的情景,她的眼眶也湿润了:“妈,有你护着,我不会有事的,我舍不得离开你、离开咱们家啊……”
就在全家人对吴燕侠的病情有惊无险感到庆幸时,病魔却突然咬住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佟常清。2007年10月中旬,佟常清忽然感到浑身乏力,并伴有恶心等症状,他急忙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肝腹水。10月13日,为了节省医药费,佟常清只身一人回到了老家,住进了当地医院。
10月23日晚,一直牵挂着丈夫的张保洁忽然接到了小叔子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嫂子,跟你说个事,我哥在医院拍CT片子,肝部发现了两块阴影……大夫说是肝癌,得换肝才能活下来……”
张保洁如遭雷击般愣怔住了。她把凶讯告诉了儿子儿媳,一家人悲泣不已。稍顷,张保洁忍住泪水打电话对丈夫说:“你回来吧,回北京给你换肝……”电话那头传来丈夫的声声叹息。
大义媳妇毅然决定捐肝救公公
10月25日上午,佟常清由弟弟陪同返回北京。第二天,张保洁陪同丈夫来到医院。医生翻阅了佟常清的病历,给他做了必要的检查后,把张保洁叫到医生办公室,面色严峻地说:“患者情况很严重,肝部肿瘤长在关键部位,已经压迫血管,必须尽快进行移植手术。如果病情再发展下去,就不能做移植了,最好时机在一个月内。你丈夫是O型血,O型血肝源几乎没有,而他肯定等不到有外援肝源那一天。”
没有肝源丈夫就只有等死,张保洁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忽然,张保洁想起自己在上初中时,曾验过一次血型,自己是O型血。她顿时感到心头一亮,急切地对医生说:“我是O型血,把我的肝给他吧。”医生思忖了一下,同意接收佟常清住院。
当晚,张保洁把自己要给丈夫捐肝的决定对儿子、儿媳说了。佟营红着眼圈对母亲说:“我爸养了我一回,让我给我爸捐肝吧。”吴燕侠也说:“妈,还有我呢,你别忘了,我也是O型血。咱家最大的优势就是都是O型血,你放心,一定能救我爸。”看到儿子儿媳一片孝心,张保洁心里有了几丝欣慰,说:“还是妈妈来捐吧,不用你们,燕侠还有病,你们把自己的事业干好就行了。”
医院开始为佟常清进行肝脏移植作准备。可是,出乎意料的是,10月30日,经检验,张保洁的血型并不是O型,而是B型。原来,自己大半辈子在心里认定的血型居然是错误的,张保洁如遭棒喝,一下子懵了。半晌,她才缓过神来,失魂落魄地给儿子打电话,告诉他自己的血型和他爸爸配不上。
不一会儿,儿子和儿媳满头汗水地赶到了医院。化验室里,儿子攥住母亲的手,一边安慰母亲一边伸出了一支胳膊。然而,遗憾再次出现了:儿子的血型随母亲,也是B型。张保洁失望了,跌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泪水长流。
忽然,张保洁感到有两只手搭在了她的双肩上。她抬起泪眼,看见儿媳站在了她的面前。“妈,你不用哭,还有我呢。我把肝捐给爸爸。”吴燕侠话说得风平浪静,张保洁心里却掀起了波澜:她相信儿媳的真诚,但儿媳毕竟是儿媳,怎么能让儿媳做这么大的牺牲呢?“燕侠,妈知道你孝顺,可你自己的病还没有好,妈怎么能忍心让你捐肝?不行啊。”
吴燕侠动情地说:“妈,我虽然是这个家的儿媳妇,可你和我爸把我当亲姑娘对待,在我有病的时候你那样照顾我,亲妈也不过如此。现在,我也有义务来救我爸,咱们家五口人缺一不可啊。”吴燕侠的话,令七尺男儿佟营也潸然泪下。
医生听说吴燕侠有严重的骨结核病,虽然为儿媳要捐肝拯救公公的义举感动,但还是摇着头对吴燕侠说:“不行,取肝手术得10多个小时,你现在腰椎的骨头很脆弱,弄不好下不来手术台,风险太大,还是在患者的直系亲属或三代内旁系亲属,以及有帮扶和扶养关系的人中寻找肝源吧。”
当晚,张保洁把丈夫在北京的兄弟姐妹找到家里,请大家想办法救救佟常清。兄弟姐妹们表示,愿意给佟常清捐肝。第二天,几个人一同来到医院,验血筛选合适的捐肝者。结果,没有一个人符合捐肝条件。随后,张保洁忐忑不安地把电话打到老家,请求在东北的亲戚帮助寻找适合捐肝的人选。然而反馈回来的信息却令张保洁大失所望,老家那边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肝源。
看到婆婆绝望的神情,吴燕侠百感交集,捐肝救公公的想法愈发强烈地撞击着她的心灵。她再次找到了医生恳求说:“医生啊,你还是应该考虑我捐肝,如果不给我机会,我爸就没希望了。”医生考虑了一下,同意让吴燕侠做肝部检查和其他各项化验。
佟常清看到儿媳也来医院做检验,疑惑地问:“你来做检查干什么?”为了不招致公公的阻拦,吴燕侠搪塞说:“这里是移植科,没有肝源你就不能在这里住院了,我来是顶个肝源,滥竽充数的。”佟常清这才不再过问。妻子要给父亲捐肝,佟营陷入了矛盾,不知该如何取舍。吴燕侠对丈夫说:“你别犹豫了,现在,只有我是救咱爸的惟一希望了,你说,我能袖手旁观吗?”小夫妻已经在一起生活了10年,佟营深知妻子為人善良,个性柔韧,她认准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握住妻子的手,佟营哽咽无语。
经过严格检测,吴燕侠的肝脏完全符合捐献条件,等待医学论证后,就可以对供体、受体进行肝切除和肝移植手术,医院让吴燕侠和张保洁回家等待最后的消息。自己的肝脏可以挽救公公的生命了,而且用自己的肝脏家里还可以省下15万元钱,吴燕侠非常高兴,拉着婆婆要乘地铁回家。
婆媳俩刚走下地铁站的台阶,忽然,吴燕侠的手机响了,看号码是医院打来的。吴燕侠以为医院告知同意她捐肝,高兴地按下了接听健。谁知,医生却在电话里告诉她,医院担忧她的腰椎结核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手术,不同意对她进行捐肝手术。
情况出现了反复。吴燕侠不由分说,拉着婆婆返身走出了地铁站。
吴燕侠直接找到医生,恳切地说:“医生,现在我们家就剩下我这最后的希望了。我的腰以后可以再治,可我爸的病没有以后的机会了,你能看着他就这么抛开我们一家老少走吗?再说,我的腰离肝还远着呢。我求求你,就让我给我爸换肝吧。”说着,吴燕侠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医生被感动了:“你的取肝手术肯定要冒风险,但你的态度这么坚决,这个风险值得去冒,你们做准备吧……”
生死考验让一家人血脉相连
佟常清的肝移植手术定在了11月13日。在手术的前一天,佟常清终于知道了要为他捐肝的竟是自己的儿媳妇。那一刻,在病魔面前没有掉一滴眼泪的佟常清禁不住热泪滚滚,他躺在病床上摇着头,对刚刚住进医院的儿媳说:“你不该啊,不该用你的肝来救我,那样你的身体会垮的,爸爸拖累你了。”随即,他冲着妻子责备道:“你办了件糊涂事,怎么能让孩子给我捐肝呢?我这土埋半截的人了,死就死了,可孩子才多大啊?以后她要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会自责一辈子啊。”丈夫这么一说,张保洁也是泪眼蒙蒙。
吴燕侠的眼眶也湿了,“爸,不要怪罪妈妈,是我愿意给你捐肝的。我嫁到佟家十年,你和妈妈待我像亲生女儿,没让我受一点委屈。嫁到咱们家,是我的福分。你们娶一个O型血的儿媳,也是命里注定的缘。”儿媳一番话,令佟常清夫妇感慨万千。
11月13日上午10时,这台特殊的活体肝脏移植手术开始了。医生先进行供者肝脏切取术。捐献肝脏的最大期限量为供者肝脏的70%,根據受者需要,医生将吴燕侠的右半肝切取下来,达到了吴燕侠整个肝脏量的60%。为防止出血,医生精心在肝脏断面仔细止血,整个手术实现了零输血。
下午2时,佟常清被推进手术室,开始接受肝脏移植。吴燕侠的肝脏被移植到佟常清身上后,超声证实肝脏各血管血流正常,手术获得了成功。一直站在休息室大屏幕前提心吊胆观看手术过程的张保洁、佟营及吴燕侠的母亲等10余位亲属,相拥而泣。
术后13个小时,吴燕侠被推出了手术室,送往ICU病房接受术后观察和护理。第二天早上7点,佟常清在术后17个小时也被送回到ICU病房。
11月16日,吴燕侠平稳度过了监护期,从ICU病房转入移植外科普通病房。18日,佟常清也从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2008年春节前夕,佟常清因为胆管狭窄,做了支架手术,虽然又遭了点罪,但他已能乐观面对。
2008年8月初,吴燕侠到医院进行了复查。医生说,经过这半年多的休养,吴燕侠肝脏的大小和功能,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水平,这个消息令全家人都很欣慰。目前,婆婆张保洁正在筹划带儿媳去医院做腰椎结核手术,了却她的一桩心事。面对记者的采访,张保洁感慨万千地说:“尽管我遭受了丈夫患癌的不幸,但我却摊上了天底下最好的儿媳,我们永远是贴心贴肺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