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加强其质量保障,从而促进无缝线路铁轨的发展。
关键词:无缝线路;养护;维修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无缝线路是通过长轨条的焊接开始铺设,由于长轨条不存在轨缝,无缝线路的名称由此而来。随着行车速度、列车轴重及列车密度不断增长,普通线路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重载运输需求,直接威胁到行车的安全性,因此,修建无缝线路是非常重要的。维修养护线路的过程中应明确两个钢轨接头功能。首先,当温度出现明显变化时可以伸缩钢轨;其次,需稳定牢固接头的构造。针对普通线路来说,两者之间的要求是彼此矛盾的,因为保证了稳固,伸缩就不能很好的得到保证,增加了构造上的难度。
一、无缝铁路及其发展意义
无缝铁路又被称为长钢轨铁路,即:将若干标准长度钢轨焊接至1000——2000m再进行铺设的铁轨。相较普通轨道来说具有:接缝少,列车冲击振动少,养护费用低、有效延长车轨与机车使用寿命、噪声小、运行平稳等优势。无缝铁路作为轨道结构的发展方向,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项目之一。无缝铁路被公认为是20世纪轨道结构最突出的改进与创新,是铁路轨道结构上的创新变革,当今轨道结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无可争议的得了到各国铁路的认可与重视。我国自铺设无缝铁路以来,在理论研究、设计施工、养护维修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很大成果。同时,铁路工作者不懈研究无缝铁路的稳定性,致力于提高钢轨厂焊能力和质量,在大修施工中普遍应用移动式气压焊,改善了铝热焊剂质量,改进了铝热焊工藝以提高焊缝质量,使铺设跨越闭塞分区的超长无缝铁路和焊接长钢轨铺设工艺及装备的研究有了跨越性改进。加速扩大超长无缝铁路的铺设,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取消缓冲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固定区,能够充分发挥无缝铁路的优越性。发展无缝铁路不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探索并发展经济效益与实现社会效益的必然。无缝铁路作为铁路轨道结构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其问世前,普通线路上的钢轨接头,是轨道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钢轨接头对线路设备、能源的消耗、机车和车辆的使用寿命、旅客的舒适度等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而且对铁路行车安全有着很大威胁。由此就对钢轨接头的功能产生两个基本要求:温度变化时钢轨能够自动进行伸缩;钢轨接头构造要足够稳固。这两个要求对普通线路来说是互相矛盾的,保了伸缩就保不了稳定。实践证明,无缝轨道才是彻底解决钢轨接头的稳固与平顺的根本出路。在提速工程的带动下,超长无缝铁路发展迅速,长轨条连续焊接的长度可达数百千米,从而形成名副其实的无缝铁路。与有缝线路相比,它在技术经济上有明显的优势性。无缝铁路行车平稳,维护费用低、旅客舒适度高,非常适合高速、重载列车的运行,同时能够减少机车车辆的运营费用;由此可见,发展无缝铁路是一项具有极大技术意义与经济意义的发展措施。
二、无缝线路的特性
(一)无缝线路的轨道结构
无缝铁路所选取的轨道结构是在铁路之中消除了普通铁路上每隔一千米到一千五百米之间设置二到四根短轨的缓冲区的轨道结构情况,而是使用专门的绝缘轨和原有的铁轨进行焊接。通过减少铁轨之间连接的钢轨接头做到了线路之间缝隙的减少进而实现了铁路的无缝属性高效的完成了降低列车对轨道的冲击任务延长了无缝铁路的使用寿命。
(二)无缝线路的温度应力分布
由于无缝线路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长度很长的长轨条铁轨,因此无缝线路的温度应力分布应当是顺着这一条铁轨纵向直接传递温度应力的。因此在进行无缝铁路铺设和养护的过程之中要充分去考虑无缝铁路的温度应力分布情况稳定铁轨的受力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在无缝线路铺设时尽可能的控制好轨道温度和应力分布。
三、提高无缝线路养护维修质量的对策
(一)铺设前整修
铺设初期所进行的线路整修工作是使无缝线路优越性充分发挥的基本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铺设无缝线路前,根据具体的铺轨安排,应要求工区提前结束综合维修,并有计划的全面整修线路,此类工作于铺轨前#%天内完成。铺设初期主要的整修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线路。组织力量,合理安排整修工作,主要内容为拨道、改道与夯拍道床等,尽快稳固无缝线路。其次,整修扣件。接管线路完成后,全面复紧轨枕扣件一次,锁定线路。再次,按照标准整修扣件,及时改正不良方向与轨道距离,并组织一支专业组,对线路进行逐根整修,按照公里数逐段验收。最后,应力分散。某些地段的锁定轨温出现明显的偏高或者偏低,针对此类地段需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合理调整或分散应力。
(二)对施工重点进行重点养护工作
为了保证无缝线路的后续使用效果必须在后续的养护工作之中充分的去保证无缝线路的特性保证这些特性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之中能够保持稳定。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无缝线路的养护工作过程之中要坚持对无缝线路几种特性的检测工作,这些检测工作不仅仅要在施工过程之中进行检查在后续的养护工作之中也要进行检查。在进行全面的养护和维修工作过程之中要为保养工作准备好足够的施工原材料,以便于在施工检查过程之中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完成对无缝线路出现问题的纠正。这些问题主要指的是无缝线路的方向问题在养护过程之中要充分的对无缝线路的方向进行检测,并保证无缝线路在养护之后重新回到正常的方向上去。与此同时,对无缝线路的温度应力分布也要进行充分的检查,以便于保证在养护之后无缝线路上的温度应力可以分布均匀保证无缝线路的使用力学性能。
(三)放散锁定工艺的选择
无缝线路放散锁定工艺主要包括两种施工方法,第一种为滚筒放散法,第二种为拉伸放散法,两种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锁定时钢轨的实测轨温决定,一般情况下,只有在钢轨实测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的情况下才进行单元轨节的放散锁定作业,如实测轨温高于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不进行单元轨节的放散锁定作业。如果放散完毕后实测轨温恰好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则采用滚筒放散法进行放散锁定;如放散完毕后实测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则采用拉伸放散法进行放散锁定。
(四)铺设后严格验收
验收新铺的无缝线路时,注重考察轨道联结件扣压力,尤其是轨道铺设时实际轨温同锁定轨温出现较大差距的地段,加强锁定新铺线路,避免锁定轨温出现明显变化。尽快实施扣件的复紧工作,保证全面锁定无缝线路。此外,将无缝线路的技术台账健全规范,做好技术资料的具体交接工作,对施工方所移交的各种资料认真核查,确保资料数量完整全面,数据准确真实。完善工区、领工区的管理台账,保证日常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与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同时注意加强定期巡查线路,密切观察并掌握线路的实际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发生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五)校正性打磨钢轨
钢轨打磨是最有效的钢轨波磨减缓的措施。校正性打磨是钢轨波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打磨,钢轨波磨消除,轨面的平顺性得以恢复。由铁路局统筹安排年度计划,全面的校正性打磨低于400m半径R的波磨钢轨,修理钢轨的轮廓,中断钢轨波磨的发展。由工务段对钢轨波磨严重地段,利用小型波磨打磨机械及时打磨修理。工务段下达任务给线路车间,车间组织机工队进行打磨。实践证明,打磨后轨面平顺,轨检车和人体添乘感觉好,线路结构状态也得到了加强。
结束语
无缝铁路的养护与维修和传统有缝铁路有着很大区别,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计划并实施。无缝铁路技术在当今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养护与维修必然成为铁路轨道结构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邢立强.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方法初探[J].四川建筑,2006,06:154-155.
[2]马明正.跨区间无缝线路维修养护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
关键词:无缝线路;养护;维修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无缝线路是通过长轨条的焊接开始铺设,由于长轨条不存在轨缝,无缝线路的名称由此而来。随着行车速度、列车轴重及列车密度不断增长,普通线路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重载运输需求,直接威胁到行车的安全性,因此,修建无缝线路是非常重要的。维修养护线路的过程中应明确两个钢轨接头功能。首先,当温度出现明显变化时可以伸缩钢轨;其次,需稳定牢固接头的构造。针对普通线路来说,两者之间的要求是彼此矛盾的,因为保证了稳固,伸缩就不能很好的得到保证,增加了构造上的难度。
一、无缝铁路及其发展意义
无缝铁路又被称为长钢轨铁路,即:将若干标准长度钢轨焊接至1000——2000m再进行铺设的铁轨。相较普通轨道来说具有:接缝少,列车冲击振动少,养护费用低、有效延长车轨与机车使用寿命、噪声小、运行平稳等优势。无缝铁路作为轨道结构的发展方向,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项目之一。无缝铁路被公认为是20世纪轨道结构最突出的改进与创新,是铁路轨道结构上的创新变革,当今轨道结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无可争议的得了到各国铁路的认可与重视。我国自铺设无缝铁路以来,在理论研究、设计施工、养护维修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很大成果。同时,铁路工作者不懈研究无缝铁路的稳定性,致力于提高钢轨厂焊能力和质量,在大修施工中普遍应用移动式气压焊,改善了铝热焊剂质量,改进了铝热焊工藝以提高焊缝质量,使铺设跨越闭塞分区的超长无缝铁路和焊接长钢轨铺设工艺及装备的研究有了跨越性改进。加速扩大超长无缝铁路的铺设,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取消缓冲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固定区,能够充分发挥无缝铁路的优越性。发展无缝铁路不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探索并发展经济效益与实现社会效益的必然。无缝铁路作为铁路轨道结构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其问世前,普通线路上的钢轨接头,是轨道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钢轨接头对线路设备、能源的消耗、机车和车辆的使用寿命、旅客的舒适度等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而且对铁路行车安全有着很大威胁。由此就对钢轨接头的功能产生两个基本要求:温度变化时钢轨能够自动进行伸缩;钢轨接头构造要足够稳固。这两个要求对普通线路来说是互相矛盾的,保了伸缩就保不了稳定。实践证明,无缝轨道才是彻底解决钢轨接头的稳固与平顺的根本出路。在提速工程的带动下,超长无缝铁路发展迅速,长轨条连续焊接的长度可达数百千米,从而形成名副其实的无缝铁路。与有缝线路相比,它在技术经济上有明显的优势性。无缝铁路行车平稳,维护费用低、旅客舒适度高,非常适合高速、重载列车的运行,同时能够减少机车车辆的运营费用;由此可见,发展无缝铁路是一项具有极大技术意义与经济意义的发展措施。
二、无缝线路的特性
(一)无缝线路的轨道结构
无缝铁路所选取的轨道结构是在铁路之中消除了普通铁路上每隔一千米到一千五百米之间设置二到四根短轨的缓冲区的轨道结构情况,而是使用专门的绝缘轨和原有的铁轨进行焊接。通过减少铁轨之间连接的钢轨接头做到了线路之间缝隙的减少进而实现了铁路的无缝属性高效的完成了降低列车对轨道的冲击任务延长了无缝铁路的使用寿命。
(二)无缝线路的温度应力分布
由于无缝线路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长度很长的长轨条铁轨,因此无缝线路的温度应力分布应当是顺着这一条铁轨纵向直接传递温度应力的。因此在进行无缝铁路铺设和养护的过程之中要充分去考虑无缝铁路的温度应力分布情况稳定铁轨的受力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在无缝线路铺设时尽可能的控制好轨道温度和应力分布。
三、提高无缝线路养护维修质量的对策
(一)铺设前整修
铺设初期所进行的线路整修工作是使无缝线路优越性充分发挥的基本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铺设无缝线路前,根据具体的铺轨安排,应要求工区提前结束综合维修,并有计划的全面整修线路,此类工作于铺轨前#%天内完成。铺设初期主要的整修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线路。组织力量,合理安排整修工作,主要内容为拨道、改道与夯拍道床等,尽快稳固无缝线路。其次,整修扣件。接管线路完成后,全面复紧轨枕扣件一次,锁定线路。再次,按照标准整修扣件,及时改正不良方向与轨道距离,并组织一支专业组,对线路进行逐根整修,按照公里数逐段验收。最后,应力分散。某些地段的锁定轨温出现明显的偏高或者偏低,针对此类地段需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合理调整或分散应力。
(二)对施工重点进行重点养护工作
为了保证无缝线路的后续使用效果必须在后续的养护工作之中充分的去保证无缝线路的特性保证这些特性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之中能够保持稳定。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无缝线路的养护工作过程之中要坚持对无缝线路几种特性的检测工作,这些检测工作不仅仅要在施工过程之中进行检查在后续的养护工作之中也要进行检查。在进行全面的养护和维修工作过程之中要为保养工作准备好足够的施工原材料,以便于在施工检查过程之中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完成对无缝线路出现问题的纠正。这些问题主要指的是无缝线路的方向问题在养护过程之中要充分的对无缝线路的方向进行检测,并保证无缝线路在养护之后重新回到正常的方向上去。与此同时,对无缝线路的温度应力分布也要进行充分的检查,以便于保证在养护之后无缝线路上的温度应力可以分布均匀保证无缝线路的使用力学性能。
(三)放散锁定工艺的选择
无缝线路放散锁定工艺主要包括两种施工方法,第一种为滚筒放散法,第二种为拉伸放散法,两种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锁定时钢轨的实测轨温决定,一般情况下,只有在钢轨实测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的情况下才进行单元轨节的放散锁定作业,如实测轨温高于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不进行单元轨节的放散锁定作业。如果放散完毕后实测轨温恰好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则采用滚筒放散法进行放散锁定;如放散完毕后实测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则采用拉伸放散法进行放散锁定。
(四)铺设后严格验收
验收新铺的无缝线路时,注重考察轨道联结件扣压力,尤其是轨道铺设时实际轨温同锁定轨温出现较大差距的地段,加强锁定新铺线路,避免锁定轨温出现明显变化。尽快实施扣件的复紧工作,保证全面锁定无缝线路。此外,将无缝线路的技术台账健全规范,做好技术资料的具体交接工作,对施工方所移交的各种资料认真核查,确保资料数量完整全面,数据准确真实。完善工区、领工区的管理台账,保证日常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与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同时注意加强定期巡查线路,密切观察并掌握线路的实际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发生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五)校正性打磨钢轨
钢轨打磨是最有效的钢轨波磨减缓的措施。校正性打磨是钢轨波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打磨,钢轨波磨消除,轨面的平顺性得以恢复。由铁路局统筹安排年度计划,全面的校正性打磨低于400m半径R的波磨钢轨,修理钢轨的轮廓,中断钢轨波磨的发展。由工务段对钢轨波磨严重地段,利用小型波磨打磨机械及时打磨修理。工务段下达任务给线路车间,车间组织机工队进行打磨。实践证明,打磨后轨面平顺,轨检车和人体添乘感觉好,线路结构状态也得到了加强。
结束语
无缝铁路的养护与维修和传统有缝铁路有着很大区别,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计划并实施。无缝铁路技术在当今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养护与维修必然成为铁路轨道结构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邢立强.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方法初探[J].四川建筑,2006,06:154-155.
[2]马明正.跨区间无缝线路维修养护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