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学实验探究课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立的实验探究课,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成为我国新课改的一大亮点。近年来通过对生物学实验探究课的教学,笔者深有感悟,在此谈点个人的浅见。
  
  一、实验探究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验探究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更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经验相结合。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都是向学生提出自己熟知而学生却不一定知道的现成问题,这种教学违背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这一人类自身的认知规律,而实验探究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亲眼所见的生命现象等,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这无疑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注意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热爱科学,珍爱生命的情感培养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实验探究课要求学生针对问题作出相应的假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天真活泼,大脑兴奋性强,好奇心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足够的想象空间,以利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实验探究课让学生自己作出假设,就是要求教师还给本该属于学生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机会,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针对同一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认真思考比较,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的科学假设,这必将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传统的生物学实验教学多数是对前人科研成果的重复性验证,学生多数时候是按固定步骤方法机械地操作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不会自己设计并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也不明白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实验探究课需要学生自己制定并实施实验计划,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更可贵的是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可打破固有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全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想法来设计规划实验蓝图,这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科研需要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成果共享。实验探究课也体现了这一宗旨。实验探究课要求学生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责任感、荣誉感和合作精神的养成。
  
  二、实验探究课应该注意的问题
  实施实验探究课,教师应该组织好学生,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素质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尽量保持每组学生整体水平的均衡性,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搭建一个能发挥其个人能力的平台,不可厚此薄彼。
  实验探究课中所提出的问题多数源于学生生活中所观察的现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科学性和探究价值。
  实验探究课中所作出的假设必须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多向性。教师应引导学生作出便于验证的科学性假设,不能让学生将假设等同于胡说八道。
  制定实验计划是实验探究的核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开动脑筋,独立制定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实验计划,不能纸上谈兵。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工协作、规范操作,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教育学生不能因为贪图好玩而忘记了实施计划的任务和目的。
  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素养,实事求是是科研工作中必须坚持的科学态度和基本准则。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也是在怀疑“用人工方法几乎不可能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这一当时学术界已有的“定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艰难地探索,终于在1973年打破了这一“定论”,从此,世界上有了人工培育的高产杂交水稻。在实验探究课教学中,当学生的探究结果与原有的知识或他人的探究结果发生矛盾时,教师不应嘲讽和责备学生,而应帮助学生寻找发生矛盾的原因,引导学生重新探究,反复实验,相信自我,大胆修正原有的知识。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树立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又可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求实精神,建立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
  实验探究课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应该保持谦虚求实的心态,与学生一起进行科学探究。
  总之,生物学实验探究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具有传统课堂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二十多年的生物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只要努力探索,认真实施,实验探究课必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大有裨益,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让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四川省会理县益门中学)
其他文献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动态量化地反映新农村建设进程,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的基础工作。该文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涵为根本依据,应用系统科
生鲜蔬菜流通是我国农产品物流运销体系中最薄弱的部分,因此,研究我国生鲜蔬菜流通体制对增加农民收入和丰富居民菜篮子具有深远意义。通过纵向透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蔬菜流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湖南农业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约束,主要是土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把城乡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进行论述,形成了丰富且具有预见性的城乡关系理论。回顾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于今天统筹城
学生除了学校生活外,家庭生活时间最长,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氛围的熏陶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潜移默化是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
我国老龄化问题严峻,培养更多高素质老年护理技能人才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学校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基地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一是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社区实践基
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内涵发展,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定位,统领发展思路,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