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在脓毒症大鼠肝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ehu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PPAR-γ)在脓毒症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 SO组)、经典盲肠结扎穿刺术组(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group, CLP组)和吡格列酮预处理组(pioglitazone pretreatment group, PIO组),术后3、6、12、24、48 h检测大鼠血中白细胞计数、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肝脏组织中PPAR-γmRNA的表达情况,取肝脏组织HE染色作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与SO组比较,CLP组术后肝组织逐渐出现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性、炎症细胞浸润,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AST含量明显升高,PPAR-γ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而PIO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发生过程中肝脏细胞PPAR-γ的表达显著下降,使用吡格列酮能有效提高脓毒症大鼠肝脏PPAR-γ的表达,保护肝脏。
其他文献
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农业生产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与制约,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也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充分认识兵团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采取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命运如何?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许多人担心“全球化”将消灭文化的特色,把全世界都笼罩在灰蒙蒙的“全球文化”之下,正好像灰蒙蒙的天空笼罩了
期刊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 lymphocyte stimulator,rh BAFF)对其特异性受体(B lymphocyte stimulator receptor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PD患者73例,对其进行NMS问卷调查,统计各项NMS的发生率、总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1例HCC术后癌组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