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实践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独立思考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之基础,是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改的具体目标。数学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数学培养起来是必要的。本文将主要围绕如何在通过小学数学教育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对策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小学生自己通过所学的基础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基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中所蕴含的生活问题和掌握数学思维,更深层的目的是希望小学生通过数学,来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小学生初接触数学常会觉得困难,也由于老师授课模式枯燥而提不起兴趣等等因素,阻碍了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接下来将介绍几种如何改善这一状况的方式方法。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的“趣味课堂”
  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它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小学生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老师如果以一种“填充式”的教育方法,不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更换成小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那么本来可以生机勃勃的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不仅如此,如今大部分课堂,都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缺乏学生对于知识的反馈。老师不清楚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态,学生也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如此往复便成了一个死循环。单调和不活跃的传统课堂氛围是亟待改变的,为了后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以轻松、活跃为主基调的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趣味新课堂”。
  建立以学生为主的“趣味课堂”之后,当老师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提升了,有了更多更好的师生互动才有可能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进而使学生充满兴趣,这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角的初步认识》为例,这一章节中,第一次出现“角”的概念,教师可以用五星红旗中的五角星为例,让小学生们认识锐角和钝角,也可以让小学生们指出他们生活中所发现的角。在“指角”的过程中就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大小不同的角让小学生了解角的性质。通过实践来增强课堂的活跃性,进而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选择有趣生动的、贴合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
  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进行调查,得出大部分的小学生认为授课内容略显枯燥,缺乏新意和创意,无法提高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更不要说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了。但实际上数学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更是要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解决数学问题。仔细的观察生活,不难发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新颖、有创意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高年级的同学,生活经验相对丰富,让他们发现生活中未曾察觉到的数学现象,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就尤为重要。对于低年级同学,更要注重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内容的新奇程度就尤其重要,尊重教材、基于教材的基础上要将课本适当拓展。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自行车里的数学》為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学习,在课堂上请学生测一测自行车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和车轮半径等参数,并记录一下当前轮转一圈,后轮会转多少圈。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变速车拍成视频,在教室里进行播放,对自行车变速原理的数学现象进行讲解。把生活中的现象也变成教材的一部分,辅之以生动的“趣味课堂”新型授课形式,这在大大提高同学兴趣的同时,也将知识运用“活”了。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思考,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决,进而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参与、消极接受,而是要在积极的思考与思维中主动构建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积极拓展课外“第二课堂”
  小学生在校园里上课时间是不多的,课余时间也较为充足,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起小学生的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趣味数学”主题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目的等。这些主题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小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好习惯的养成,参与完成这些竞赛也有利于小学生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教育改革一直以来的目标方向。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趣味课堂或组织数学知识小竞赛。比如,教师可以上一堂关于数学史和历史上著名数学家的趣味故事的课。通过讲授数学从古至今的变化。例如从绳子打结到如今的超级计算机,讲述历史上发生的三次数学危机,来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数学小竞赛,对于低年级,可以举办口算心算小比赛,选出班级里算术小能手,对冠军进行嘉奖,对参与者进行表彰,增强同学们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也可以举办数学知识趣味问答比赛,通过解释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提高同学们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著名的“1元钱去了哪里”故事,“4个人相互握手共握几次”,“四个人互相寄邮票共寄几次”等等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解答。在直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同时,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数学是现代科学之基,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良好的小学数学基础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启蒙。教育教学工作者们和家长也需共同努力,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思考,激起学生更大的思考热情,从课堂内外实现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万文.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
  [2]韩淑珍.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
  [3]张爱民.尝试教育理论下转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的研究[J].学周刊,2019(10).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习中,阅读是教学中占比重很大的一个板块,是学生最直接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一种必要途径。但小学生因为识字少或知识的理解面较窄等原因,绝大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不能有效理解。因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当前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该课题进行思考分析以及采取可行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外阅读;有效性  小学学生因为自身能力的限制,对些许课文理解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由于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的不成熟,小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集中度普遍不高。为了更好的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兴趣,以微课为背景的翻转课堂逐渐进入到小学教学课堂。本文将对微课背景下的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小学英语;应用  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越来越多的被提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持
◆摘 要:小学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小学的教育来说,数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数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对于游戏的热爱表现的更是强烈,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在数学课堂开展游戏化的教学,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自身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数学
◆摘 要:运算能力作为数学素养中很重要的要素之一,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应该针对性训练。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重点是要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通过不断的练习成就运算能力的提升。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尽早养成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对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  小学生的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通过探究有依据地猜想和发展,凭借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守着“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都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他们很多东西;填完以后,到期终就是“考鸭子”;最后学生都变成了“板鸭子”。反
◆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内容,它贯穿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每一个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重视计算教学,人人把好计算关,实现计算人人过关。本文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有效策略:教师要破除思维定势;教师要重视算法推导;教师要合理设计对比性练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小学高年级的一些学生在
◆摘 要: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文化遗迹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对外交流不断深入和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进行工作游玩的背景下,越发凸显了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化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科目,它更注重于实效性。故根据中外的文化差异,研究英美文化教学的方法策略,是推动我国英美文化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以往传统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行为中,教师多采用单一授课形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文章对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分析,探讨一至四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新型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