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袭来,花开遍地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设计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用于讲解某个知识点的一段短视频或音频就是微课。将其应用于教学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和直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文章分析“微课”的特点,探讨微课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微课 小学美术课 教学应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发生改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介绍美术知识、傳授美术技能外,还要引导其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推动网络课程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微课,其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学习方式得到学生的喜爱,显著增强教学效果。
  一、把握小学美术“微课”特点
  微课并非直接将教学视频与教案展示给学生,也不是简单地缩短实际教学,其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个疑难问题加以讲解,比较凝练,针对性较强。微课教学的核心是微视频,录制时间大约为5分钟,短小精悍。与常规教学相比,微课内容较少,除了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之外,还具有反映教学重点环节和教学主题的作用。教师可以用摄像机、电脑摄像头、随身携带的手机等录制微课,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视频容量不大,可支持多种不同的媒体格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引入微课,与学生共同观看制作的视频,也能向班级博客、微博、微信、QQ群等平台中上传微课资源,方便学生下载和随时随地观看学习,对于不懂的问题,可重复观看多次,有助于深入理解与内化知识。利用微课教学,可使用丰富的资源,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有助于顺利解决重难点问题。其教学主线是短视频,教学资源包括专家点评、课件、多媒体素材、教案、学案等,虽然时间有限,但微课的主题却是完整的。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种,微课中的视频、动画技术等虽然能将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但技术展示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无论在微课的制作还是评判过程中,教师都要认识到技术的辅助手段,将重点放在知识讲解上,不可舍本逐末。
  二、开展小学美术“微课”应用
  1.运用微课直观化小学美术教学
  教师制作微课时要以教学实践和新课标的要求为依据,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有机组合各种教学资源,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和提供教学资源,要求其在课余时间下载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反复观看不懂的部分,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展示、互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直观地展示美术教学中的知识点,比如演示方法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十分常用。小学生在看待问题时的角度和成人不同,甚至和中学生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一些学生常常会感到看不明白或看不清楚。若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带领学生共同探究这些重难点内容,就会使美术教学显得更有效、直观。
  比如,在教授《剪对称鱼形》时,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完善对称形剪纸。教师应当将剪纸的步骤,如画、折、剪等,对应结合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各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加以探究。先将一张纸对折,接着提问学生在对折后的纸上画鱼,是画半条鱼,还是必须画一整条鱼?要将鱼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上?待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加以总结:将纸对折后,只需要画半条鱼,要画在与折痕相靠的一侧。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种类鱼的结构、外形特点,画出自己喜爱的鱼。教师在微课中绘制飞鱼、剑鱼、热带鱼等鱼形的示意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鳍、尾、身、头,比较和叙述不同鱼类的区别。许多学生发现鱼的大小、长短都不相同,有的鱼瘦瘦长长,有的则胖胖圆圆;鱼鳍的形状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像鸟的翅膀,有的像半圆形;鱼的尾巴长短不一,既有水滴形状的,又有剪刀形状的。若使自己剪出的鱼更独特,在绘画时可抓住某个有趣的特征加以放大和夸张。教师在微课教学中可以将示范视频反复播放给学生,鼓励其自主尝试和探索,根据学生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指正与示范。该方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大大增进师生互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指导。所以将微课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自我探究,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直观性。
  2.运用微课生动化小学美术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拉近师生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多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可以独立思考问题,并且创作欲望较强,教师要把握好其兴趣,向其展示奇妙的美术世界,引导其自主探究,丰富自身体验。例如,讲解《画太阳》时,教师可提出设计好的问题:我们回忆一下,太阳在春、夏、秋、冬这四个不同的季节中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学生说:“夏天的太阳高高挂在天空中,它又大又热。”教师则通过微课展示红着脸蛋、流着汗、戴着墨镜的太阳;有的学生说:“秋天的太阳暖暖的,是金黄色的。”微课中呈现出金黄色的太阳照耀着成熟的庄稼和果实的景象。微课中丰富、精美的图片资源正好满足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其心中的向往受到触发,学生纷纷画出自己喜欢的太阳,并与其他同学相交流,在小组内选出最有趣的太阳,并且在班级内展示最有创意的作品。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每节课只有一个主题,教师在课前需要提前准备许多范例和资料,工作量较大,教学效果不理想。微课为小学美术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在微课教学中融入和重点、难点内容相应的视频资料等,微课凭借自身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增强对学生的诱惑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重要的知识点。
  3.运用微课形象化小学美术教学
  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学习中要为学生创造探究与感悟的机会。比如讲解《美丽的昆虫》时,为了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各种昆虫的结构,教师可利用微课将蚂蚁、蜻蜓、知了、蝴蝶等常见昆虫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在对其色彩、花纹与体形进行欣赏的同时,观察其共同特征。要求学生数每种昆虫腿的数量,观察身体和头的形状。昆虫图片具有视觉冲击力,学生会被可爱、有趣的图片吸引,激发其创作欲望。微课可以将丰富的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取美术知识、学习美术技能,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与此同时,微课还能应用于美术课中的“欣赏、评述”教学。为了对齐白石先生的艺术风格与形式加以探究,了解其文化背景与生活经历,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在微课中介绍齐白石先生的生平事迹,叙述其热爱生活的精神,及充分发挥我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吸取各派艺术家的优点,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当齐白石步入老年后,其画作中仍然能体现出他的童心,他喜欢小的生灵,特别是蜻蜓、蚱蜢、鱼虾等,他画的花鸟鱼虫都向孩子一样天真活泼,仿佛在嬉戏一般。通过对齐白石先生的作品加以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美术思维,拓宽审美眼界。
  三、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具有使用方便、内容丰富、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等特点,其可以弥补传统小学美术教学的不足之处,运用动画、图片、声音等元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引入微课,教师可以将学生由原本的被动学习转变至主动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创建高效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2]杨文艳.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2(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饮料类广告实例,着重从会话合作原则、言语行为以及语境操纵三个角度研究电视广告的语用策略,并对该类广告语在语用上的发展新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电视广告语言 语用策略 语境 新趋势  1.引言  电视广告作为商家宣传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时刻出现在各大卫视的荧幕上。众所周知,电视广告的创意是广告的生命所在,其中电视广告语言对于创意的表达而言,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據电视广
摘 要: 西南官话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其中一部分构词材料已被普通话吸收。本文从被普通话吸收的西南官话的构词材料探究其来源和使用范围、构成形式和所反映的西南地区的传统文化,由此预测西南官话构词材料对普通话的影响,并呼吁人们重视并继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 普通话 西南官话 构词材料 传统文化  作为北方方言四个次方言之一,西南官话受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影响,汇合了南北诸省籍移民方言
摘 要: 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产品同质化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告作为营销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人们的消费由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时,广告需要通过意义建构手段将普通物质产品升华为品牌赋予的精神产品,因此产品的意义建构是广告的重要功能。本文由此出发,以Miss Dior 香水影视广告为例,分析影视广告中产品的意义建构,包括意义建构的内涵、意义、过程,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以期为影视广告创造和解析
摘 要: 要将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乐器教学现已陆续进入小学课堂,竖笛成为首选乐器,本文对竖笛进音乐课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音乐课堂 竖笛 教学策略  为更好地贴近小学音乐大纲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中心,全面发展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诠释《新课改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要将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乐器教学已陆续进入小学课堂,竖笛因为其价格低廉
摘 要: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鲁迅对爱的反作用力的认识、对革命真相的剖析和对自身“中间物”状态的透彻认识来揭示鲁迅看待事物的穿透力以及这种穿透力所带来的思考和启发。本文多立足于鲁迅的杂感,同时辅以鲁迅的一些小说和散文诗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 鲁迅 爱的反作用力 革命真相 中间物  前言  鲁迅在他去世前一个月,曾在《死》这篇文章里做过几条遗嘱,其中一条是:“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
摘 要: 秘鲁诗人塞萨尔·巴略霍与中国诗人孟郊的诗歌有许多趋同的地方。在内容方面,二人在诗歌中都体现出了自己受到的苦难,却又都体现出了对于社会、历史、人生的关怀。在风格方面,二人也都独树一帜,却又有共同的峭硬独立的特点。但二人诗歌也明显存在着差异,这一方面是由个人审美、思维的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基于西方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区别。本文通过分析二人的生平、文本等内容,将二人诗歌进行详细比对,研究其异同
摘要:张承志《心灵史》抒情性特别浓厚,而理性的批判力、判断力则极度缺失。批判力缺失具体表现为是非不分、戴有色眼镜、自相矛盾、以偏概全、故作高深五个方面。《心灵史》之所以丧失批判力,根本原因在于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作者在书中对哲合忍耶的一味赞美和对其他地区流露出来的嫌恶。正是东西部地区贫富悬殊而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这一社会问题的体现。《心灵史》主观性浓厚但缺乏公正客观的批判,理性根基薄弱,缺少理性力
摘 要: 悼亡诗是爱情诗的一个独特类型,涉及的是诀别生死恋,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怀念。本文选取中外两首悼亡诗:我国北宋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英国诗人哈代的《旅行之后》,通过解读和比较看出中西方悼亡诗的相似和不同并试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 中西悼亡诗 《江城子》 《旅行之后》 解读 比较  悼亡诗,广义的理解是所有对死者悼念的诗歌都可以称作悼亡诗。狭义的理解是指丈夫对
摘 要: 要有效消解民族虚无主义、传统文化空壳化和道德放任主义的侵袭,就必须大兴国学,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重筑中华民族信仰之根和魂。  关键词: 国学 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 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社会主
摘 要: 2011年夏,在内蒙古呼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出土了两枚先秦铜玺印,一枚“明上”玺,一枚“正行亡私”玺。从形制与印文上看,二者均属战国时期晋系箴言玺。这两枚战国古玺印的发现为研究战国时期该地区玺印殉葬习俗及当时的社会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大堡山墓地 战国 玺印 考释  大堡山墓地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十一号村东南约500米处。2011年夏,为配合呼杀段(呼和浩特至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