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当前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的整体形式进行分析,结合宁夏区内各市县2015年枸杞苗木销售、经济收入,从宁夏区内各市县育苗面积来看,提出原州区枸杞育苗面积偏大、苗木过剩,品种纯度不够,质量不高,投资成本高等问题。建议今后以合作社或公司为主体,通过引进项目、资金,建立采穗圃来提高品种纯度,培育优质壮苗,从而达到促销、畅销,积极稳妥地推进原州区枸杞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枸杞;苗木产业;问题;建议;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319-01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提高认识,加大对枸杞产业的扶持力度,原州区区委、区政府抢抓机遇,不断地壮大枸杞产业规模,先后引进宁夏正杞红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宁夏金瑞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企业和育苗大户。同时,引进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项目,凭借宁夏枸杞品牌,依据宁夏枸杞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枸杞产业是宁夏实现精准扶贫、促农收入的重要手段。原州区必将迎来枸杞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掀起了枸杞种植和育苗热潮。
1 原州区概况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总面积为2 766 km2,辖3个街道、7个镇、4个乡,总人口46.10万人,海拔1 470~2 900 m;年降水量350~650 mm,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年降水量的57.7%,蒸发量1 361 mm,全年日照时数为2 527 h,年均温6.2 ℃,年积温2 263 ℃,无霜期103~148 d。土壤类型多为淡黑垆土和湘黄土,质地为砂壤土,且土层较厚,pH值8.7,盐碱化较重。银平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宝中铁路贯穿南北,西兰公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境内地形平坦,川地、塬地较多,井灌、库灌和引黄扩灌较便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使原州区成为发展枸杞栽培、育苗的首选区域。
2 枸杞育苗现状
由于该区气温适宜枸杞育苗,特别是一些企业、种植大户枸杞育苗技术成熟,近年来发展枸杞育苗取得了成功。在他们的带动下,该区形成了以三营为中心,头营、彭堡、黄铎堡等乡镇最大的枸杞繁育基地,培育的品种主要有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9号、黑枸杞等品种,苗木远销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及区内各市县。2015年原州区枸杞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苗木取得跨越式发展,通过大量的硬枝扦插、温棚嫩枝扦插,培育各种枸杞苗木200 hm2以上,产苗2 300万株,均价3.0元/株,总产值6 000万元以上,当前枸杞苗木产业正处于畅销、热销中,不仅给育苗企业、大户带来巨大经济收入,同时也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务工需求。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2016年原州区枸杞育苗倍增[1-2]。
3 存在的问题
3.1 育苗面积大,生产苗木过剩
目前,枸杞育苗热在全宁夏掀起,主要有具有代表性的中宁、同心、海原、原州区等县区。一些企业纷纷进驻原州区,大量流转土地,由此引发枸杞育苗新的“热潮”,育苗面积突破333.33 hm2以上,产苗量超过5 000万株。与原州区接壤的海原县三河镇、七营镇枸杞育苗面积超过333.33 hm2,产苗量超过5 000万株;其他市、县区苗木产量更大。加之用苗的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也在生产枸杞苗木,但栽植省份用苗有限,将造成原州区生产的枸杞苗过剩。
3.2 生产枸杞苗品种纯度不够
原州区目前生产的主要品种有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9号、黑枸杞、菜枸杞等。由于没有采穗圃,育苗的插穗主要来自枸杞修剪的枝条,而且穗条大量不足,大量的穗条来自区内各市县及青海省,部分企业、生产大户管理粗放,分类不严,造成生产苗圃品种混乱,纯度大幅度降低。新品种宁杞7号占50%,宁杞1号及其他品种占50%[3-4]。
3.3 生产的苗木质量不高
生产管理多为传统模式,生产技术不高,管理粗放,苗期管理不得当,苗木生长的高低、粗细参差不齐,病虫害防治不够,导致苗木生长质量不高,销售不畅。
3.4 枸杞育苗投入高
由于原州区没有采穗圃,插条主要来自枸杞修剪的枝条为主,加之销售快,经济收入可观,导致育苗农户倍增,插条严重不足,主要从中宁、海原及青海等地调运,增加了育苗费用,造成企业、农户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农户资金主要来自信贷,新品种苗木费约为22.5万元/hm2,加上土地流转费、人工费、肥料、灌水、农药及管理费等生产成本投入约22.5万元/hm2,给育苗企业、农户带来极大压力。
4 建议
一是要以公司、合作社为单位,由合作社通过考察、掌握信息,与用苗单位签订订单,统一规划、种植。二是要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种植面积,抓好机遇和商机,谨慎投资,减少风险。三是要建立宁杞1号、宁杞7号等采穗圃,保证育苗纯度,加强管理,以硬枝扦插为主,以嫩枝扦插为辅,以培育优质壮苗。四是要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科技为支撑,加强技术培训,推进枸杞产业发展。
5 参考文献
[1] 余广军,王耿.宁南山区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园艺,2013(14):17.
[2] 周志宝.固原市原州区枸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8):322.
[3] 王海宾.固原市原州区枸杞生产现状与对策[J].甘肃农业,2013(9):9.
[4] 金小平,殷爱萍,刘德海.原州区枸杞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北方果树,2006(3):38-39.
关键词 枸杞;苗木产业;问题;建议;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319-01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提高认识,加大对枸杞产业的扶持力度,原州区区委、区政府抢抓机遇,不断地壮大枸杞产业规模,先后引进宁夏正杞红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宁夏金瑞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企业和育苗大户。同时,引进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项目,凭借宁夏枸杞品牌,依据宁夏枸杞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枸杞产业是宁夏实现精准扶贫、促农收入的重要手段。原州区必将迎来枸杞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掀起了枸杞种植和育苗热潮。
1 原州区概况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总面积为2 766 km2,辖3个街道、7个镇、4个乡,总人口46.10万人,海拔1 470~2 900 m;年降水量350~650 mm,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年降水量的57.7%,蒸发量1 361 mm,全年日照时数为2 527 h,年均温6.2 ℃,年积温2 263 ℃,无霜期103~148 d。土壤类型多为淡黑垆土和湘黄土,质地为砂壤土,且土层较厚,pH值8.7,盐碱化较重。银平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宝中铁路贯穿南北,西兰公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境内地形平坦,川地、塬地较多,井灌、库灌和引黄扩灌较便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使原州区成为发展枸杞栽培、育苗的首选区域。
2 枸杞育苗现状
由于该区气温适宜枸杞育苗,特别是一些企业、种植大户枸杞育苗技术成熟,近年来发展枸杞育苗取得了成功。在他们的带动下,该区形成了以三营为中心,头营、彭堡、黄铎堡等乡镇最大的枸杞繁育基地,培育的品种主要有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9号、黑枸杞等品种,苗木远销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及区内各市县。2015年原州区枸杞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苗木取得跨越式发展,通过大量的硬枝扦插、温棚嫩枝扦插,培育各种枸杞苗木200 hm2以上,产苗2 300万株,均价3.0元/株,总产值6 000万元以上,当前枸杞苗木产业正处于畅销、热销中,不仅给育苗企业、大户带来巨大经济收入,同时也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务工需求。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2016年原州区枸杞育苗倍增[1-2]。
3 存在的问题
3.1 育苗面积大,生产苗木过剩
目前,枸杞育苗热在全宁夏掀起,主要有具有代表性的中宁、同心、海原、原州区等县区。一些企业纷纷进驻原州区,大量流转土地,由此引发枸杞育苗新的“热潮”,育苗面积突破333.33 hm2以上,产苗量超过5 000万株。与原州区接壤的海原县三河镇、七营镇枸杞育苗面积超过333.33 hm2,产苗量超过5 000万株;其他市、县区苗木产量更大。加之用苗的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也在生产枸杞苗木,但栽植省份用苗有限,将造成原州区生产的枸杞苗过剩。
3.2 生产枸杞苗品种纯度不够
原州区目前生产的主要品种有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9号、黑枸杞、菜枸杞等。由于没有采穗圃,育苗的插穗主要来自枸杞修剪的枝条,而且穗条大量不足,大量的穗条来自区内各市县及青海省,部分企业、生产大户管理粗放,分类不严,造成生产苗圃品种混乱,纯度大幅度降低。新品种宁杞7号占50%,宁杞1号及其他品种占50%[3-4]。
3.3 生产的苗木质量不高
生产管理多为传统模式,生产技术不高,管理粗放,苗期管理不得当,苗木生长的高低、粗细参差不齐,病虫害防治不够,导致苗木生长质量不高,销售不畅。
3.4 枸杞育苗投入高
由于原州区没有采穗圃,插条主要来自枸杞修剪的枝条为主,加之销售快,经济收入可观,导致育苗农户倍增,插条严重不足,主要从中宁、海原及青海等地调运,增加了育苗费用,造成企业、农户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农户资金主要来自信贷,新品种苗木费约为22.5万元/hm2,加上土地流转费、人工费、肥料、灌水、农药及管理费等生产成本投入约22.5万元/hm2,给育苗企业、农户带来极大压力。
4 建议
一是要以公司、合作社为单位,由合作社通过考察、掌握信息,与用苗单位签订订单,统一规划、种植。二是要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种植面积,抓好机遇和商机,谨慎投资,减少风险。三是要建立宁杞1号、宁杞7号等采穗圃,保证育苗纯度,加强管理,以硬枝扦插为主,以嫩枝扦插为辅,以培育优质壮苗。四是要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科技为支撑,加强技术培训,推进枸杞产业发展。
5 参考文献
[1] 余广军,王耿.宁南山区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园艺,2013(14):17.
[2] 周志宝.固原市原州区枸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8):322.
[3] 王海宾.固原市原州区枸杞生产现状与对策[J].甘肃农业,2013(9):9.
[4] 金小平,殷爱萍,刘德海.原州区枸杞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北方果树,2006(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