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混凝土材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响度较高,在施工中不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材料应用的范围响度较广。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如果受到各种不同程度地影响,混凝土结构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在裂缝现象出现的初期,并不会对建筑结构造成严重地影响,但是,如果施工人员或者是养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就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严重地安全隐患。因此,控制混凝土的裂缝现象一直都是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1建筑结构设计原因
  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不科学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果结构设计工作中出现断面或者是应力集中的现象,就会造成严重地裂缝现象。另外,如果构件施工的预应力不科学也会造成严重严重的裂缝现象。如果混凝土的等级过高,水灰比过大,都会出现严重地收缩现象。
  1.2混凝土材料选择的原因
  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来说,应该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其中水泥砂浆的干缩性过大就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另外,混凝土材料中的水分蒸发现象也是造成混凝土材料收缩的主要原因。另外,骨料的含泥量相对过大或者是骨料的级配收缩性相对较大,都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问题。现如今,建筑工程中的钢混结构也是比较常见的施工形式,如果钢筋的数量过多,由于受到握裹力的影响,混凝土也会出现一定的裂缝现象。
  1.3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原因
  在混凝土材料中,集料的颗粒径大小以及级配等因素都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程度的主要因素。如果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或者是在配置的过程中,施工的粉砂量过大会对混凝土楼板造成严重地影响。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强度大小和水灰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在对粉砂结构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如果拉力过大,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强度过大,也同样会造成混凝土材料的裂缝现象。在水灰比配置的过程中,骨料的种类以及外加剂的选择都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
  1.4施工工艺和养护原因
  混凝土工程的后期养护和设计、施工工程同等重要,有些养护人员往往对这一环节的养护工艺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搅拌、运输以及浇筑时间过程的现象,严重地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出现裂缝的现象也是常见的。另外,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另外,如果养护时间过长或者是过短,都会引起混凝土的裂缝。可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应用以及养护工作对混凝土本身的裂缝现象会造成严重地影响。
  2、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1施工前的设计和准备工作
  在建筑施工进行之前,做好设计和准备工作是前提和基础。其中设计工作主要是以工程的特点和要求为主,在实际的施工中。如果设计工作不科学,就会给接下来的施工工作带来难题。另外,准备工作的内容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广。不仅包括施工工作的准备工作,还包括各种施工材料和技术的准备。在施工中应该合理地安排施工的科学性,实现各种工种的交叉性。在板底钢筋绑扎工程中,应该尽量少留尾巴,对施工人员的数量进行控制,选择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施工人员来进行。可见,做好设计和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2.2注重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
  混凝土中的骨料是必备原料类型,其干缩性相对较大,骨料的含泥量也相对较多。如果骨料的粒径较大,级配也比较高。因此,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情况进行控制和分析。另外,在掺加粉煤灰或者是水泥材料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和易性以及抗渗性。配合比设计的工作人员应该进入到施工现场来提升工艺的科学性,提升操作水平。
  2.3强化混凝土浇捣工作
  在浇捣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采用垂直振捣的形式,按照行列垂直的形式来进行排列,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来进行振捣。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会对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工作更为重视,积极地排除混凝土材料内部的水分,让混凝土材料可以达到自由流淌的状态,另外,在浇筑时要想进行分层浇筑,振捣工作更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通常情况下,在振捣上一层的混凝土是,应该直接插入到相邻的下一层结构中,这样可以减少两层之间的裂缝现象。另外,混凝土层的厚度也应该受到施工人员的控制,不能超过振动棒的1.2倍。而且振捣的时间不能过长,以10秒为宜。另外,为了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严重的不均匀现象,应该在浇筑面层的时候,做好表面的抹平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泌水的现象。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当中,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是至关重要的。
  2.4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
  首先,保温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可以降低混凝土浇注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力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
  其次,适当提高养护环境温度有利于减少内外温差、缓解降温速度,从而减小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增大和应力松弛发挥作用,可以避免混凝土因表面干裂而产生的塑性收缩。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其中心温度之差不大于25℃。
  3、结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在施工中切实抓好混凝土的配和比设计、施工工艺、切缝时间和深度、混凝土的养护等各个环节,通过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并采取有效的浇注后的防治措施,混凝土的裂缝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单位:衡水市房屋产权产籍监理处)
其他文献
结合典型车系,分析了由发动机供油系统的主要部件电动燃油泵和喷油器、点火高压电路及机械故障引起的非正常熄火现象.
针对教师对试卷分析的需要,利用最新的数据库、计算机技术,结合试卷分析的要求开发出了具有良好用户界面的试卷分析软件.经过使用,证明该软件计算准确、操作简单方便,是教师
一、前言  由于清水混凝土是在混凝土的结构上一次性浇筑而成,在拆模之后不需要另外加上装饰层,直接将混凝土的表面作为桥梁的外露面,其展现出来的独特风格以及简约庄重美感让清水混凝土逐渐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但是因为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必须对其施工进行全面控制才有利于保障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以下分析清水混凝土在施工时的施工标准以及相关控制方法,以期提高工程效率。  二、模板工程  1、设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和脑钠肽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以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60例及体检健康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
目的观察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1(PPARγ)反义寡核苷酸对THP-1巨噬细胞CD36表达及细胞胆固醇流入的影响,探讨PPAR7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分别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积极投身新闻活动,领导和创建党的新闻机构,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闻事业的精辟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新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目的探讨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围治疗期营养状况特点。方法对45例晚期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在HIPEC围治疗期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清转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