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柏拉图的伦理观比较——关于“善”的根据与实践方法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与柏拉图批判了相对的、可变的道德善的判断标准,试图从理论上确立永恒不变的、绝对的道德善的标准.孔子认为最高的善是“仁”,而柏拉图认为最高的善是“理念(Idea)”.在“善”的实践方法上,孔子主张以彻底的个人修养为基础,从家庭伦理向社会方向展开.在孔子看来,“孝”所追求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朝向大同社会的高层次的道德精神.柏拉图则将个人伦理与国家伦理视为等同.柏拉图的伦理观所追求的不是整体主义,而是成熟的市民意识.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广角X 射线衍射仪,示差扫描热分析仪对PAB( 对氨基苯甲胺)/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 热致液晶共聚酯酰胺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聚合物链组成对共聚物晶态结构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
“别跟我分析什么对错,老子在家就是天。”“如果不是你那么蠢,我在外面能这么累吗?”  这是昨晚打车回家时,听到一位中年司机师傅说的话。对话中,他不断痛斥着电话那头的人,言辞激烈。而我虽无法確认与他通话的是谁,却能确定对方一定是他最亲近的人。  有时候,你总是可以通过一些人,看到自己的影子……  想起之前自己的种种行为,跟眼前这位司机师傅如出一辙,每当自己不顺心的时候,总是有理由怪罪到身边人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