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写字教学:回顾与反思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邵怀领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汉字文化教育与课程开发体系研究” (课题批准号:09YJZH059)的成果之一摘要:通过对建国以来小学语文课程文件中写字教学的梳理与回顾,笔者认为,写字教学目标不应仅囿于技能培养层面,还应对其中的情意素养加以关注;写字教学方法不应简单机械,而应遵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写字教学过程不应随机随意,而应以足够的时间为保障和以规范的教材为依托;写字教学评价不应笼统模糊,而应制定一个科学精细的评价量表。
  关键词:写字 教学 回顾 反思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建国至今写字教学是如何发展的,对当前及未来写字教学有何启示?本文对1950-2012年小学语文课程文件中写字教学的相关规定加以梳理分析,以期对写字教学有所镜鉴。
  一、对建国以来写字教学的回顾
  (一)改革开放前小学语文课程文件中的写字教学
  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写字目标是“能正确、迅速地书写正书和常用的行书”。“教材大纲”第一学年有“正书的练习”,“铅笔的执法和写法”,“笔顺的基本规范”;第二学年有“正书中小字的练习”,“钢笔的执法和写法”;第三学年有“正书中小字的练习”,“毛笔的执法和写法”;第四学年有“字体间架结构的研究”,“简笔字、常用行书和正书对照辨认”;第五学年有“各类应用文件的练习”“简单的文字构造研究”。“教材编选”包括“其编法应依笔画的规律和学习的程序”等。
  1954年《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写字教学的目的是“养成儿童写字的熟练技巧”。“写字教学程序”为“第一要训练儿童掌握笔这个工具,要求拿笔拿得稳,能运用它,做到得心应手,第二要训练儿童会写笔画,把基本笔画都练习纯熟,而且知道笔顺,第三要训练儿童了解字的结构”。写字教材“要把汉字形体的特点加以整理,并且按照由简而繁、由易而难的原则加以编排”。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写字教学”课包括写字任务、教学顺序、教材编排要求。写字任务是养成儿童写字的技巧。写字教学顺序包括在准备课中,“教儿童写字的正确姿势,教儿童正确地执笔和运笔”;阅读教学开始后“结合识字教学,逐步把课文中生字的各种笔画及其名称,书写笔顺,结构单位及其中常见的偏旁的名称,教给儿童,并作生字的书写练习”;从第二学年起,“每周用系统的写字教材进行写字教学三次,每次半课时”。写字教材“必须依据汉字字形结构加以选择编排”。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写字教学要求“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教给学生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和常见的偏旁部首,养成爱惜文具保持整洁的习惯”。一二年级不设写字课。“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中认为,“每教一个字,都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写几遍,不仅眼到,而且手到”。
  (二)改革开放以来小学语文课程文件中的写字教学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写字教学要求是“会用铅笔、钢笔写字,学习写毛笔字”。“各年级具体教学要求”中,一年级“学会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工整,写字姿势端正,执笔方法正确”,二年级“继续练习写铅笔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下学期练习用毛笔描红”,三年级“能比较熟练地写铅笔字,开始练习用钢笔写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开始练习用毛笔描影”,四五年级“继续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练习用毛笔临帖”。
  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写字教学要求”是“学会用铅笔、钢笔写字,做到正确、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学习写毛笔字,写得正确、匀称、干净”。“各年级具体教学要求”中,一年级删去了对汉字知识的要求,增加了“要激发写字的兴趣”,二年级增加了“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运笔方法,学会使用、保管写字用具”,三年级增加了“做到写字姿势端正,继续学习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培养使用、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四五年级增加了“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1988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写字教学要求“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各年级具体教学要求”中,一年级“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二年级“开始学习用毛笔描红,学习执笔和运笔的方法”,三年级“练习用钢笔写字,学习用毛笔仿影”,四年级“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五年级要求钢笔写字“有一定速度”。
  1994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调整意见》关于写字教学仅有一语:一二年级练习写铅笔字,三年级开始学写钢笔字、毛笔字。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用毛笔描红,下学期学习用毛笔字仿影,四年级开始学习用毛笔字临帖。
  (三)进入21世纪后小学语文课程文件中的写字教学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教学内容和要求”为“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低年级要求“用铅笔写字,姿势要正确,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中年级要求“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描红、仿影、临帖,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高年级要求“用钢笔写字有一定的速度,抄写汉字每分钟不少于20个,字迹工整,行款整齐。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2001年《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在“总目标”中提到“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提到“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教学建议”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评价建议”提出“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2011年《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2001年语文课标基础上在第一学段增加了“写字姿势要正确”,把第二学段“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调整到“综合学习”中去,在“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写字“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在“附录”中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两个字表,为写字教学提供了依据。
  二、对建国后写字教学的反思
  从教学目标、教法择取、教材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反思建国后写字教学,笔者认为:
  (一)写字教学目标定位不应仅囿于技能培养层面,还应对其中的情意素养加以关注。纵观写字教学发展历程,“正确”“端正”“整洁”“速度”是贯穿写字教学目标始终的核心词汇,这反映了不同时期在写字教学方面的共识,也体现出写字教学发展的稳定性,未来写字教学仍然而且也必然会以此为目标。同时,这些目标只是写字这一动作技能的要求,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写字教学还应对情意目标加以关注。
  (二)写字教学方法不应简单机械,而应遵循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写字教学离不开练习,但简单机械的练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成了教师惩罚学生的手段,这不仅对写字教学无益,反而使学生对其产生抵制情绪甚至敌视。写字教学应充分遵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写字兴趣的激发、写字姿势的规范、写字习惯的培养、写字成就动机的满足,使学习者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学习写字。
  (三)写字教学过程不应随机随意,而应以充足的时间为保障和以规范的教材为依托。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因过于强调写字与识字的关系,“学认什么字就学写什么字”,写字教学陷入随机和随意之中。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交流与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受其影响,学生的写字质量也严重下滑。面对新问题,写字教学应改变散漫无序状态,如同1950、1956年课程文件所要求,“依笔画规律和学习程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系统地”编制一套写字教材或写字范本,唯有如此,才能使写字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四)对写字教学的评价不应笼统模糊,而应制定一个科学精细的评价量表。纵观写字教学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写字教学的评价标准是非常笼统模糊的。如,历次课程文件都要求写字“端正”、“有一定速度”等,但何谓“端正”?“一定速度”怎样衡量?这为写字教学评价带来难度。为此,应制定一个科学精细的写字评价量表,对“规范”、“端正”、“有一定速度”等标准通过条款或数据,分级分层地体现出来,使写字教学评价真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 [2][3][4][5] [6] [7] [8][9][10]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2-72、73-80、117-152、153-193、176-193、194-208、209-231、253、255-260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4-26
  [1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温儒敏,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2011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二、学科教学胜任模型建构应当以学科教学知识和能力为核心  以学科课程为基本格局的现代学校,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重要的任务是学科教学,其教育职能也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学科教学胜任力应该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或评价、选拔教师时,学科教学胜任力理应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所以有人认为“我国教师职业属于专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尚且无法把整个教师职业称之为专业特征明确、专业要求
摘要:《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这三篇小说都入木三分地揭露和针砭了生活中的荒谬与丑陋,显示了讽刺的力量。都是通过一些社会的小人物来描写这个社会的一些弊端。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的病态。这三篇讽刺小说来自古今中外,无论从作品的内容还是形式上看,它们均有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而且同中显异。  关键词:《孔乙己》 《范进中举》 《变色龙》 异同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摘要:“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不应该作为《落花生》的唯一题旨安排到教学目标的设计之中。作为经典著作还应有更深层的文化意蕴,需要高校指导教师在职前培养和未来小学教师职后教育教学中准确把握并多元理解,决不能拘泥于教材的教学目标,以偏代全,否则则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  关键词:《落花生》 教学目标 文化关注  一、语文教学目标中现有的思想价值  《落花生》(以下简称《落》)是著名作家许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目标主要有三种基本实践方式,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其中“梳理与探究”是首次明确提出的,旨在“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作为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出的语文实践方式,“梳理与探究”在小学语文领域是否需
《荣誉与爱荣誉》是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前身)校长罗家伦对学生所作的一篇演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遭日军空袭,中央大学被炸,罗家伦带领师生西迁重庆。在重庆期间,罗家伦为学生作了一系列演讲,1942年他将讲稿汇编成《新人生观》一书,希望引领学生和读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荣誉与爱荣誉》是其中一篇。解读《荣誉与受荣誉》,不能割断它与《新人生观》的联系。  罗家伦是中国现代史上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  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进乡村振兴。2020年7月,由中共都江堰市玉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共郫都区唐昌镇党委、政府两个基层组织发起,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青城山太极书画院、政协郫都区诗书画院承办,蜀中10名美术
看别人跳绳,一甩手,一抬脚,绳就跳过去了。这么容易的事儿,对我来说却太难了。可是为了参加运动会,不练也不行啊!  刚开始练习,感觉手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一点儿也不听从指挥:不是手把绳子甩快了,就是两脚抬慢了。一个都跳不过去,更别提连续蹦跶了。一点也不好玩!我把绳子一摔,泪珠子就下来了。  妈妈走过来,从地上捡起了绳子,一邊安慰我,一边跳了几下给我做了示范,随后又掏出手机,让我看跳绳视频。看妈妈这样耐
全世界都知道梵高是著名艺术家,除了他自己。  晃动拙笔之前,我将自己整个浸入黄家驹名曲《海阔天空》中,试图以渺小生命去参透被苦难和信仰浸泡的大师灵魂,像萤火虫努力仰望星辰的光亮。   太多人品评过他,如果列成名单组成队,可以从湘乡排到荷兰。我鼓捣着肚子里有限的藏货,行文时仍然感到言辞左右支拙。   阅读梵高有三类境界。第一境界是门外汉、反对派和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这次第,怎一个乱字了得!”;第
请不要跟我谈论这个春天  不说如果,不要假设  这些天,我常常路过他曾经走过的路  特别是那个春雷轰鸣的夜晚  我想起了他离开这座城市之后  倾盆暴雨中驱车百里  只为印证大街小巷是否有渍水浸漫  我记得他说起这件事时的满脸笑意  一座曾经与他休戚与共的城市  那一刻,全在他的眼底  这个春天还下了场雪  长江披着薄纱呜咽奔去  他意外化作两千多颗星星中的一颗  一座城的人在惊愕中抬起头  多少片
摘要: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犹太小说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美国牧歌》讲述了犹太移民瑞典佬,其美国田园梦的悲剧性破灭。小说是一首罗斯式的挽歌,罗斯在嘲讽对美国梦的伤感怀念和人们面对瑞典佬崩溃时的无能为力时,将笑声与痛苦,喜剧与致命严肃结合了起来。  关键词:《美国牧歌》 田园梦 悲喜剧性  Karl Marx Famously曾写道,历史会重复两次,第一次作为悲剧,第二次作为喜剧。这两种元素弥漫于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