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毒供应室是承担医院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部门。供应室的高效管理,是有效地控制重复使用医疗用品清洗过程中的感染传播的风险,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感染扩散的重要一环。
  学习管理理论内涵、加强风险知识培训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即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进行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医务人员的安全以及医院功能和效益的发挥,通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损失。
  强化全科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识别及应对能力。制定风险管理流程、收集、分析医疗风险事件,提出风险干预措施。将供应室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保证消毒供应工作质量的高水平,保证消毒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合格。规范供应室人员的培训工作,针对本室人员将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计划。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适应消毒供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使每项工作标准均有章可循,保证供应的物品质量。
  采取集中式管理模式:以消毒供应中心为平台,我院实行消毒灭菌物品集中管理模式。形成有效而比较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较有规模的循环系统,减少污染扩散,减少设备投入和人员编制,管理技术专业化。
  风险鉴别和评估
  根据工作中的作业流程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列出各环节可能存在和发生的风险因素,由有经验和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质控员,针对所列项目进行重点布控,防患于未然。
  风险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在清洗过程中,如清洗方法不规范,清洗分类不明确,洗涤剂与消毒剂选择不正确等。均可导致清洗不彻底,影响灭菌效果而存在风险隐患。
  自我防护意识差:由于操作人员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如徒手接触污染器械,在接触各种消毒剂、清洗剂等,均可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影响,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设备管理与使用不完善:设备使用时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如灭菌器的仪表不准、压力表、安全阀、减压阀等不定期监测;仪表小故障不及时维护;均存在着导致灭菌失败的风险隐患。
  物品装载过程中的隐患:物品的摆置不规范;包与包之间无空隙;不同种类装放在一起未按最难达到灭菌效果的时间温度设置灭菌程序。
  灭菌物品存储过程中的隐患:无菌包潮湿;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无菌间环境不符合要求;无菌物品的存放期超过有效时间等。
  规范器械循环流程,严格环节质量控制
  重复使用器械处理的标准化和技术操作要求,包括10个程序即: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无菌发放应遵循由污到净的单向操作流程,包括过期物品处理流程,10个工作程序是技术操作重点环节、指控环节追溯的节点。
  加强污染物品的回收管理,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感染发生: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因此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对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严把清洗质量环节:①清洗流程的质量控制: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直接关系到随后进行的消毒、灭菌效果[1]。污染器械的前期处理十分重要,需要使用者做好器械的冲洗及保湿工作。去污区工作人员要根据器械的形状、功能等采取合适的洗涤方法。②严格清洗质量检测:专设岗位,依据标准,认真检查。
  严格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质量控制:灭菌过程和灭菌物品的质量监测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关键。①装载量不得超过灭菌器容量的90%,使每个物品达到灭菌效果。密切注意灭菌过程中的动态监控如温度、压力、时间的控制,排气孔是否通畅。②严格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质量控制,每天空锅进行1次B—D实验,以檢测予真空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生物检测法进行。
  严格无菌物品质量管理
  无菌物品存放在无菌室内,存放区严格限制人员进出,凡进入无菌区人员必须洗手、更衣、换鞋。无菌物品存放应规范化,配有专柜分类放置,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标志明显。提高发放人员对无菌物品的质量意识,无菌包存放在储物架上,尽量减少裸手接触无菌包的次数,严格落实查对制度,严禁发出湿包、散包、不洁包、过期包和灭菌不合格的包等,应按先灭菌先发放的原则。在运送无菌物品时,必须专车专用,及时下送到各临床科室,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知识的普及,法制及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医院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供应室承担着各种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工作,是病原微生物最集中的地方,处理不好,易造成灭菌失败,形成物品间的交叉感染,引发院内感染。加强供应室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医院40%左右的院内感染是由手术器械导致[2]。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把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使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临床提供了合格的无菌物品和优质服务。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从而适应医院诊疗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希兰,周刚,古渝屏,等.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器械清洗灭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2):1387.
  2王继梅,叶颂,张荣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再生医疗器械集中式处理的优势分析.护理学报,2008,15(5):81—83.
其他文献
在十三届三中全会的领导下,我国国企进入到全面改革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由党领导"。国企在党建工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开展党建工作,可以使国企
为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消化科作为全院第一批示范病房,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支持、督导下,积极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号召,开展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三满意”的创优
针对某公司二期填方区地基处理项目,对试验场地进行强夯振动测试。在此基础上,分析强夯振动加速度、速度随测点距离之衰减关系;强夯能级、夯击数与测点振动加速度、速度之关
天津市正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随着天津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及机动车辆的不断增
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在人民生活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企业电子办公管理成为一种行业趋势。在工作调度、品质监控和运营管理上,计算机
当今我国的地铁建设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地铁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依靠人工进行地铁工程建设管理越来越力不从心。许多企业为了保证地铁工程建设管理的高效性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临床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临床上以胃脘胀满、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为主要表现。病理特点为胃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2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
摘 要 目的:调查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发症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进行2型糖尿病并发症分析。其中男136例,女102例;年龄38~90岁,平均48.6岁;病程0~27.6年,平均11.5年。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相关病史资料、代谢指标及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诊断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随患者病程延长、年龄增长及血糖升高而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