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客从下车处到登机口距离是600多米,走路最多8分钟就能登机。
而且,从航站楼正下方就能快速换乘京霸高铁、廊涿城际、新机场快轨等,相当于是把火车站塞进了机场!
同时,整个机场的建设也采用了环保节能的理念,其暖通系统、采光系统、供水系统等都进行了绿色设计。
比如,全机场雨水海绵设施总容积280万立方米,相当于1.5个昆明湖,雨水回渗率不低于40%。
还有“地源热泵工程”,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向室内供热,每年节省天然气近2000万标准立方米。
不过,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航站楼的屋顶。
为了让阳光洒满整个机场,航站楼一共使用了12800块玻璃,白天室内几乎不需要照明灯光。
光是屋顶就使用了8000块玻璃,由于屋顶采用流线曲面构造,所以这8000块玻璃没有两块是完全一样的。
整齐排列的铝网根据屋面曲面变化而有不同角度,不仅可避免强烈日照,还能满足航站楼自然采光需求。
超强大的综合交通体系
也许有人会问,已经有了首都机场,为何还要花800亿元建新机场?
2017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约9580万人次,2018年更是达到了1.098亿人次,旅客吞吐量居世界第二。
然而,其设计容量却仅有7600万人次,运营处于严重饱和状态。
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缓解北京首都机场的压力。
建成后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T1航站楼,可以满足4500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高峰小时进出港1.26万人次的容量需求,相当于T3航站楼的总量。
机场还预留有控制用地:按照终端(2050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飞机起降量103万架次,9条跑道的规模预留。
而大兴机场的实际意义远不只是北京的新机场,它还将带动北京南城的经济,并有效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1小时内可到天津、唐山、保定等城市;
2小时内到石家庄、秦皇岛、济南等城市;
3小时内更可通达太原、郑州、沈阳
未来与雄安新区也是相辅相成,形成强大区域辐射能力的综合交通体系。
超贴心的设计
大兴机场不过是外观、功能超硬核,里面也是满满的黑科技。
機器人自动泊车
停车位难找,几乎是所有机场的通病,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大兴机场停车楼首次配上了AGV机器人智能停车区。 旅客不用担心“车位不好找”、“技术差不好停”等麻烦事,只要将车开进交接站,即可轻松离开。
自融冰雪路面技术
下雪天去机场,面对湿滑的路面,恐怕是老司机也得小心翼翼吧!
为解决这一难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全线首次大面积采用了融冰雪材料,可以把结冰点降到零下12℃左右。
不仅克服了冰雪天气对高速通行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常规融雪剂材料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和桥梁结构的破坏。
“全程无障碍”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方面,大兴机场虑到残障人士、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也相当的人性化。
不仅设有行动障碍人士专用问询柜台、地面铺设盲道、156间无障碍卫生间,就连自助值机设备也特别调整了高度,方便行动障碍人士自如使用。
中国,值得你骄傲
面对如此有颜有实力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不仅是湾湾,就连外国网友也不淡定了。
“中国已经把世界最大的机场弄好了,希斯罗的第三跑道,你还好吗?”
“BBC也是伤人,都报了大兴机场了,还提什么希斯罗,横向比较很伤自尊的。”
同样嫌弃自家机场建得慢的,还有德国网友。
当然,还有来自美国网友的赞扬。
“新的北京机场不论从大小、吞吐量还是空间上来说,都会让西方所有机场相形见绌,会有更多美国人酸掉牙。”
而此時的中国网友呢?
报之以微微一笑,然后淡淡地说道:“坐下,那只是基本操作。”
可心里呢,别提有多自豪了!
从高铁到大飞机,从卫星到核电站,从天眼到大兴机场,中国迈出的每一步都包含艰辛。
但中国人骨子里就是有股子不服输、不怕苦的劲头。
困难重重又怎样?大不了一个一个去攻破!
如今的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上演着“大国的崛起”,正在用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证明着:
我们不仅能“中国制造”,更可以“中国智造”!
飞跃万米高空,俯瞰神州大地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为你骄傲,大国工程!
来源:环球旅行
资料来源:微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瞭望智酷《正式投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