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分布式空中机器人施工研究的延伸,本项目对作为设计内在特征之一的施工排序进行了研究。偏远地区的桥梁施工为无人机3D打印施工技术提供了契机。这些施工地点很难到达,因此需要从两边建造一座桥梁,如同两根悬臂在中间交汇。由于采用了施工排序,在施工过程中结构负荷会从两根悬臂一致转移至桥梁的横梁上。在这两种情况下,应力荷载的分布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材料组织。通过并联机器人的打印方式,无人机群能够将桥梁打印出来,同时灵敏地应对结构类型的变化。此外,由于认识到在空中施工过程中,强风和极端天气可能造成与原始设计模型之间的偏差,因此该项目进行了实时预测性结构分析,让无人机在结构挠度过高时能够自动停止当前活动,并背靠峭壁建造一个附加的支撑结构,然后继续施工,以保持桥梁的结构完整性。该项目充分考虑了预想的设计和结构意图,并结合进行实时分析和反馈,以建造一座能体现施工机器人、环境与打印材料之间局部交互作用且材料优化的桥梁。研究表明,最终设计离不开其施工过程,设计和制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在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AA.DRL罗伯特?斯图尔特-史密斯工作室研究了各种施工情况下的实际问题,并希望通过创意设计过程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设计并非与合理化施工相对立,而是在生产过程得到统一的一种协作关系。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独特的创新设计,这些设计应该在其概念阶段就能体现其切实而又经济的原则,确保设计和生产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