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进行不同酸处理方式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及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酸处理方式制备半夏不同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取各供试品溶液与空白对照液,在波长416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总生物碱含量,按照经典小鼠急毒试验方法,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公斤体重法计算最大耐受量(MTD),考察半夏酸水提取,酸醇提取(MTD)值、酸水渗漉、酸醇渗漉提取(LD50)值,连续给药观察14天,记录各组动物体重变化,毒性症状谱及死亡情况。结果半夏不同酸处理提取(酸水提取、酸醇提取、酸水渗漉、酸醇渗漉)中总生物碱含量为酸醇渗漉液>酸醇提取液>酸水渗漉液>酸水提取液。急毒研究结果显示,半夏酸水提取MTD可达29.6 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30.2倍;半夏酸醇提取MTD可达27.2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11.6倍;半夏酸水渗漉提取LD50值为14.15 g.kg-1.d-1,95%的可信限为12.981~15.563 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10.0倍。半夏酸醇渗漉提取LD50值为14.27g.kg-.1d-1,95%的可信限为13.167~15.204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11.0倍。通过小鼠急毒实验观察:呼吸抑制、抽搐、腹泻、烦躁,呕吐和流泪是半夏不同酸处理提取样品主要的急性毒性症状,小鼠死亡多发生于4小时之内。结论半夏总生物碱部位有明显毒性,是半夏产生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同时温度对半夏总生物碱富集物毒性影响较大,说明半夏产生毒性作用的部位中某些成分加热易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