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ed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如自主阅读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与结构;重点段落分角色朗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这些都能为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朗诵  交流讨论  自主领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025-01
   一、老师让学生多多阅读,提高语感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其中,朗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将无声、静止的语言变为有声、灵动的语言。尤其是有效朗读与文字语言、思想情感紧密相连,需要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激活已有的经验与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就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阅读与朗读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自主体验的机会。当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朗读的形式,不能只是单一的自由读或者齐读,还
  要根据文本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比如分角色朗读、模仿性朗读、跟读学读、配乐朗读、感知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等,从而诱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根据文章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
   (一)教师范读,或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受文本的语调。
   (二)播放相关音乐,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梳理文本的基本结构与脉络。
   (三)教师让学生自由串读,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
   (四)学生自由选读,细细品读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与精美片段。
   (五)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读。
   (六)让学生背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这样,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文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如自主阅读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与结构;重点段落分角色朗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这些都能为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同学和老师之间应该多多交流,多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有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一味地将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不明智的,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再者,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独特体验、个人理解与感受。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交流讨论活动,给学生自由表达与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敢想敢说。而教师则应随时关注学生,及时给予他们帮助与提示。尤其是在学生们进行深入讨论、激烈争论时,教师更需要巧妙点拨,打开学生思维,启发他们思考,让他们有所感悟。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总结与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比如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本文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请说说原因。教师还可适当予以提示:主人公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文中的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都是围绕主人公而展开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以及活动均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一般而言,若要判断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要看该人物形象是不是表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于是,通过讨论以及教师启发,学生会明白莫泊桑着意刻画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虽然文章情节紧扣于勒的命运展开,然而本文并非靠于勒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于勒只是作为线索人物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于勒的遭遇不断发生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随之产生变化。而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又折射出他们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认钱不认人的丑恶现象,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交流讨论,学生逐渐体会到文章的耐人寻味。
   三、学生要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学会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领悟能力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如果学生出现不少疑惑或问题,则说明他们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定的疑问,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收获不大。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质疑的意识与习惯。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质疑为主线”的思路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敢想、敢问、敢说。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写出自己的疑惑点。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问题为引导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质疑与发问。比如教师可提问:小说中写了哪些“笑”?这些人为什么没有同情孔乙己,没有帮助孔乙己,却一味哄笑取乐?以哄笑声凸显孔乙己的悲剧有着怎样的艺术效果呢?教师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后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通过共同探讨,加深理解,解决问题。
   总之,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教导,老师的教导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老师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她们的想法,以便更好地提高阅读语文的技能。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基层党员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和带动作用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基层党员;带动;发展;策略  一、基层党员在党组织中的作用  (一)示范作用。基层党员对员工的引导是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完成的,基层党员的教育途径有很多种,比如思想、学识、言行等,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趋向性,往往会对长期接触的各种行为进行无意识的模仿,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基层党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非常广泛的覆盖面,异常丰富的内容,非常强的实效性,不仅
劳务派遣被我国各大单位广泛应用,在减少开支,降低运营风险的同时也凸显了关于该类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强度所实际,利用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
文章分析了企业差异化的策略,探讨了如何塑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保持竞争优势的措施。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rategy of enterprise differentiation, discusses ho
在当前企业重组整合、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责任,坚持经常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注重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
小学生在做数学练习时产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应当对学生犯的错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探索在错误背后潜在的资源,让错误的存在变得有意义.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2例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4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大多症情好转.结论:治疗脑卒中后出现吞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