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精细管理中的创新策略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s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涉及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创新、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等。文章以学校精细管理中的创新策略为主题,从师德提升、值日管理与国旗下讲话三个板块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意的管理策略,以期能为促进学校管理创新,提升学校管理实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学校管理;精细管理;创新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1世纪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为使命。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应责无旁贷地挑起这项重担。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精细化管理理念用于学校管理也是必然趋势。回顾个人的办学经验,笔者将从师德提升、值日管理、国旗下讲话三个板块谈谈如何在精细管理上实施创新的管理策略。
  一、师德提升的创意分享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任何东西。”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的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的工作不只是要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还应以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去影响和引导成长中的学生,使之终身受益,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人。
  为了培育教师健康、积极的教育观念,学校定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比如学校三年来每个学期末都会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分享,教师分享的主题不尽相同,有“我的教育精彩点滴分享”“我的从教故事分享”“我的家访故事分享”“我的好同事分享”“我的师傅经验分享”“我的徒弟成长分享”。每次活动,教师都真情流露,倾情诉说,不管是分享的,还是倾听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当教师的自豪与感动。
  又如,刚开始时,一部分教师对学校提出的要100%家访的任务有点抵触,但最后从教师分享的故事中,感受到更多的是他们对这项工作的认定与无悔。通过家访,更多的教师对后期育人的目标与策略更为清晰。有教师说:“家访是一条心灵之路,它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故事,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动着。关爱比授业更重要,生活比课堂更广阔。我要做一个坚定的麦田守望者,撑起一把爱的绿伞,跟孩子们牵手走过快乐成长的岁月!”
  定期的创意分享,已经成为全校教师真情倾诉、相互启迪、分享快乐、共同提升的大平台。
  二、值日管理的创意反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校管理是一种境界,它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不断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事事力求“精细”,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习惯、成为品质。
  学校的管理涉及诸多层面,师资队伍、学生管理、教学流程、后勤保障、基础建设等方面无不需要学校管理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志向只有靠志向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同样,智慧,只有靠智慧去启迪。鉴于管理的细化要求以及反馈途径的创新便捷,从2013学年开始至今,学校当天的值日领导在每天下班前都会及时地通过学校工作群,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反馈当天的校园动态。
  反馈内容相当于记录校园每天发生的大小事件,涉及每个部门的工作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只要是值日领导与值日教师知晓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反馈的内容。
  这样做的创意在于:
  (一)保障教师的知晓权
  全校教师,不管在校内的还是外出的,都能及时知道学校当天发生的事情,从而像家庭成员那样关注学校的动态,而不是只完成育人任务就满足了。
  (二)提升教师的荣誉感
  学校会每天公布当天不同部门组织的各项赛事成绩,比如学校象棋队参加的番禺区三棋比赛,男队、女队都获得冠军,某老师代表学校外出参加班主任技能大赛获得的成绩等等,教师们都会从当天的值日反馈中知晓,从而由衷地为自己的团队获得的荣誉而倍感自豪。
  (三)保证教育的及时性
  反馈的内容也会涉及某个部门管理上出现的漏洞,或者某个班级个别学生在校园里出现的突出的违纪行为等,如“教学楼三楼右侧的消防栓的门被打开了、某班某学生在下午第一节课期间擅自攀爬篮球架”等,相关信息不仅让负责人员能及时做出补救措施,其他班主任也会对本班学生作出相应的教育,让学生引以为戒,避免错误行为再发生。
  (四)发挥榜样效应
  只要是值日领导知晓的,反馈的信息也可以涉及某个教师或某个班级当天优秀的表现,比如:午读课前,某班在教师还没到班的情况下,全班学生已经在班干部的带领下进行午读,值日领导会赞扬这个班级的自主管理或者班主任对班干部的培养效果等;少先队大队部提前启动仪仗队的衔接训练,值日领导会赞扬组织者的未雨绸缪精神等。群里个案的公开赞扬,能起到时刻传播正能量的效果。这些被赞扬的主体也会于无形中成为其他教师或班级的学习榜样。
  一个单位里,不是一群人同时做一件事,更不是聚集在一个场所中各做各的事情,而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凝聚在一起。分工不同,但每一位教师都能和学校同发展,共命运,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共同的目标,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国旗下讲话的全员参与
  教育对人的主要影响不在知识,而在于精神。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道德教育是最高的教育,不以知识教育为满足”。一个人不能没有方向、没有思想。有了思想才会有想法,有了想法才会有事做,有事做才会有突破,有突破才会有改革,有改革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发展,而发展是办学者追求的永恒目标。
  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很多学校的做法是:校长、教师代表或者学生代表站在讲话台上,对台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讲话,台下的师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表情,觉得这是一项非常枯燥的活动。德育绝不能只是空洞、严肃的说教,不能流于形式,要明白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愉悦、自主地明白每次国旗下讲话的意义,从而能正确地落实到行为习惯中。所以,我们一直考虑并践行的是如何让学生真正、自觉地融入每一次的讲话中,成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活动的主人,真正起到全员参与的有效教育效果。
  因此,德育处会在开学初计划好整个学年的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国旗下讲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及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篇,诚信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篇,崇尚科学、抵制陋习教育篇,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教育篇等活动主题,让学生学会爱国爱校、明礼做人、珍爱生命、超越自我、团结协作、心怀感恩等,树立崇高理想,争当一名文明的现代小学生。
  德育的创新点在于,德育处要求每个负责讲话的教师或者班级代表,提前两周准备好发言稿,并且,特别强调每篇讲话稿都必须考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喜欢的形式并穿插师生互动的环节。
  如开学典礼上校长会让台下的学生自主分享自己的学期目标以及行动目标,副校长进行安全讲话时,会把安全常识要求列成选择题或者辨别题或者填空题让学生互动完成,班级代表会用日常常见的小品的形式完成“尊老爱幼的传统教育”,教导主任讲话时会让学生自己讲讲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或讲讲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
  因此,国旗下讲话变成了学生非常喜欢的一次德育大聚会,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自觉地领悟主题的意义与要求。
  近年来,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与育人作用。这些创新形式既产生了“树立榜样、激励进步”的作用,也拉近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讲话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作为一名多年奋斗在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真可谓指导学校精细化管理的金玉良言。正如一开始所强调的,教育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涉及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创新、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等。显然,光具有理论知识,不足以在学校精细管理的日常中游刃有余,还需要众多实际操作的示例来启发思想,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程振响,胡淑云,龚孝华,季春梅.校长走向卓越的实践智慧——京苏粤优秀中青年校长办学思想辑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唯.国旗下讲话微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夜读徐霞客游纪  半生步履未辞忙,万里遐征叩四方。  酷暑山中思五服,严寒洞外觅三皇。  路歧遇盗潇湘冷,岭断寻幽雁字长。  游圣至今嗟旷世,同垂史记付森锵。夜梦庭帏,醒后作  鼓盏含虚酒欲赊,蓬门一出即天涯。  岁催七十情难抑,纸废三千怨未嗟。  雨細稻粱谋碧甸,诗吟兰芷叹蒹葭。  可怜白发寒风夜,梦绕云山叩故家。寒 溪  风急天高暗玉波,寒溪月下叹萧何。  但酬社稷横刀剑,欲济彤庭奋?戈。  
期刊
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战略,其宗旨是谋求沿线各国和地区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中国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细分行业转移,通过降低
期刊
根据中国社会组织舆情信息监测平台显示,10月监测到有关社会组织媒体报道消息6500余条,其中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信息共23条,有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送信息,信息报送积极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飞速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城市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区平地而起,并且小区发展的规模和等级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诸多的小区物业
蜿蜒于黔北川南的大娄山脉,兼有喀斯特与丹霞两种地貌,赤水河便在它的峭壁间穿行.rn赤水河是一条古老的河.古称大涉水,叉名习部水,后称安乐水.rn赤水河的得名,据《中国古今地
电视新闻编辑是决定电视新闻质量的关键点,特别是在目前的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针对编辑工作展开创新.因此,文中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